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的祖父刘雄曾被推举为孝廉,担任过县令。然而,刘备的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刘备和母亲靠编织席子、贩卖鞋履为生,过得十分艰难。随着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决定投身军队。在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和苏双的资助下,刘备组建了一支自己的队伍。之后,他参与了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多次战斗,并活跃在激烈的军阀混战中。 由于当时实力较弱,刘备在许多战斗中屡次失败。为了生存和有一块安身之地,他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等各方势力。直到赤壁之战后,刘备终于在荆州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后来,刘璋为了抵抗张鲁的进攻,邀请刘备入川支援,但刘备却趁机夺取了益州。接着,他在汉中之战中大败曹操,势力达到了巅峰,并自封为汉中王。
此后,刘备多次以“恢复汉室”为口号,向曹操发起讨伐,并称曹操为“汉贼”。那么,刘备真的是在为恢复汉室而努力吗?其实,通过他的四个儿子的名字,就能看出他真正的野心。刘备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刘封,实际上并非刘备的亲生儿子,而是在刘备投靠刘表时收养的义子。刘封跟随刘备征战南北,立下不少战功,但在关羽败走麦城时,他没有出兵相救,最终被刘备赐死。 刘备的次子是刘禅,他是刘备的亲生长子。刘备在伐吴失败后死于白帝城,刘禅继位成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后来,司马昭派遣邓艾和钟会攻打蜀汉,钟会被姜维挡在了剑阁,而邓艾则带领少数兵力通过阴平偷渡成功,最终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兵围成都。尽管成都城防坚固,霍弋率领的援军也赶来支援,但刘禅最终选择在光禄大夫谯周的劝说下投降了。刘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也因此断送。 刘备的第三子是刘永,第四子是刘理,他们在历史上没有留下显著的事迹。然而,刘备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却揭示了他的野心。刘封、刘禅、刘永和刘理的名字连起来,正好是“封禅永理”,这意味着“封禅之后,永远治理理政”。在古代,封禅是帝王的重大仪式,只有在改朝换代或天下太平时,才会举行,象征着君王天命的确立。 根据《史记》记载,秦汉时期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进行过封禅。而刘备居然也有意进行封禅,试图将自己与秦始皇、汉武帝并列,足见他的雄心壮志。刘备所谓的“恢复汉室”,其实是为了借此手段笼络人心。若汉献帝曾由刘备亲手掌控,结局未必比在曹操手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