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有四个儿子,其中有一位是义子刘封,他是最年长的,其余三个都是刘备的亲生儿子。刘禅是甘夫人所生,而甘夫人只是刘备的一位妾。至于另外两个儿子,刘理和刘永,他们的生母没有在史书上记载,因此也可以认为是庶子。而在这三位庶子中,刘禅是年龄最大的。 在刘备建立蜀汉之后,他又立了吴皇后,但史书上并未提到她有子嗣。因此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度,既然没有嫡长子,那就只能立庶长子作为继承人。即使刘禅的能力平庸,但他毕竟是长子,在这种情况下,他成了继位的最佳人选。尽管刘禅在能力上不算突出,史书也没有记录其他三个儿子有更为杰出的表现。 首先来说说刘封,虽然不清楚他具体是在哪一年出生的,但由于刘备早年的妻子们接连去世,未留下其他子嗣,所以刘封被刘备认作义子。刘封性格刚毅,体力出众,曾跟随赵云、张飞等大将征战西川,立下了不少战功,打起仗来也有一定的能力,刘备对他十分信任。然而,后来发生了几件事让刘封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关羽北伐时多次请求刘封协助,但刘封没有响应,后来他还侵犯孟达,迫使孟达投降魏国。孟达与魏国将领徐晃联手攻打刘封,劝他投降,但刘封坚决不降,最后甚至遭到自己部下的背叛,最终逃回成都。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最终赐死了刘封,刘封自尽,刘备对此深感痛惜。 刘禅则是刘备的亲生儿子,出生于荆州,幼年多灾多难,幸得赵云两次救命,关羽和张飞也都对他关爱有加。刘禅被立为太子后,张飞的女儿还成为了太子妃,这使得他在三个庶兄中,占据了年龄和势力上的优势。虽然刘禅的资质平平,但相较于东吴的孙皓,他还算得上是一位相对合格的君主。在刘禅当政初期,基本上听从诸葛亮的意见,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他也没有做出过于荒唐的举动。然而,后来刘禅宠信黄皓,使得蜀汉政权逐渐衰弱。 关于刘理和刘永,史书上对他们的记载非常简略。两人都在章武元年(221年)被封王,刘理封为梁王,刘永封为鲁王。九年后,他们分别改封为安平王和甘陵王。可惜刘理很早就去世了,公元244年病逝,且他的儿子们也都短命。刘理的儿子哀王在公元256年去世,而另一个儿子殇王则在公元257年去世。刘禅之后让刘理的另一个儿子刘辑继承王位。蜀汉灭亡后,刘辑随刘禅一起迁往洛阳,担任奉车都尉,并封为乡侯。
至于刘永,史书上也没有很多记载,但可以看出他与宦官黄皓关系不好,黄皓在刘禅面前诬陷刘永,刘禅耳根软,结果将刘永疏远,并将他外放,长达十几年不再召见他。由此可见,刘禅与刘永的兄弟关系并不亲密。蜀汉灭亡后,刘永的命运与刘禅类似,也被迁往洛阳,任奉车都尉,封乡侯。 这些儿子们的事迹在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也没有什么显著的功绩。从这些记载来看,刘备的儿子们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印记。如果他们有什么杰出的才干,史书应该会有更多记载。然而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他们的表现普遍平庸,与刘禅相似。 至于刘备为何选择刘禅继位,或许是因为他看重刘禅作为长子的位置,尽管刘禅资质平平,但他仍然是刘备的直系继承人。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欢迎交流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