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三国历史充满了许多令人惋惜的事件,其中最令人叹息的,或许就是关羽的惨死与蜀汉的衰退。可以说,关羽的死亡标志着三国局势的真正形成。
在三国争霸中,吴国与蜀汉之间的荆州争夺战,尤其是在江陵之战中,东吴的胜利让刘备失去了关羽,并让蜀汉永久性地丧失了荆州这一战略要地。随着这场战斗的结果,东吴达成了占领长江的战略目标。然而,取得胜利的吕蒙为何却被后世唾骂,成为历史上的“小人”呢?
东吴的长江战略
东吴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完全掌控长江,这一计划最早由鲁肃提出。他不仅与孙权保持着深厚的朋友关系,也在孙权即位为帝后,继续为东吴出谋划策。鲁肃早在孙权还未称帝时,就为东吴描绘了一幅“长江之滨”的宏伟蓝图。他提出,东吴应当消除刘表和黄祖等地方势力,沿长江北上占据重要城市,最终以建业为根基,称帝并谋取天下,这一战略构思可以与刘邦在汉高祖时期的举措相媲美。
当时,孙权并不具备直接与曹操抗衡的实力,因此他与刘备联手,共同抵抗曹操。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孙刘两家之间的联盟提供了契机,但随后的荆州瓜分问题却埋下了矛盾的种子,也为之后两国的决裂奠定了基础。那么,孙权如何在这场争夺中获得了荆州呢?
吴国如何夺取荆州
荆州曾是刘备理想中的战略要地,但由于刘表家族内乱,荆州的归属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刘表的庶长子与嫡长子的争斗,使得荆州一度被刘表交给曹操,而刘备则失去了控制荆州的机会。赤壁之战后,荆州被分割,襄阳和樊城等地归曹操所有,而东吴得到了长沙、岳阳等地。孙权为了进一步掌控地理优势,与刘备交换了一部分区域,关羽便驻守在荆州。
然而,孙权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他始终希望完全控制荆州。这种贪婪心态,使得东吴自周瑜开始就一直力图夺取荆州。周瑜去世后,鲁肃继任,但他始终未能成功地从关羽手中夺取荆州。直到吕蒙出任东吴大都督,他提出要彻底夺取襄阳,并打算不再依赖关羽阻挡曹操的南下大军。这一策略不仅推翻了之前鲁肃与刘备的和平协议,还在关羽北伐时付诸实践,最终导致了荆州的失陷和关羽的死亡。
吕蒙为何被唾弃
吕蒙通过夺取荆州并杀害关羽,在历史上成了一桩大事。可为何他最终却被后世所唾骂,甚至被当时的英雄豪杰所鄙视呢?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吕蒙杀关羽的行为显得极其残忍,关羽是众人心中的“武圣”,忠义的象征。对于中国人来说,关羽的形象近乎神圣,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尊崇他。因此,吕蒙不仅在历史中被视为小人,也遭到民众的强烈反感。
而从当时的英雄豪杰来看,吕蒙的行为显然破坏了孙刘联盟的稳定。东吴夺取荆州后,并未能彻底吞并蜀汉,反而使蜀汉与东吴的关系更加紧张。若蜀汉和东吴发生内斗,曹操可能乘机统一天下。幸运的是,诸葛亮在此时积极修复了孙刘联盟,并成功稳住了局势,避免了东吴的进一步扩张。
总结
吕蒙的成功并没有为东吴带来长远的利益,反而使得东吴在战略上陷入了困境。孙权称赞吕蒙是“大才”,但他更倾向于与鲁肃这样的战略家合作。吕蒙被后人诟病,最终不仅因为他在关羽背后做了“背刺”,而是因为他个人的私心破坏了孙刘联盟,给东吴带来了巨大的战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