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一生心狠手辣,临终前却对一人念念不忘,特意下诏为他平反
迪丽瓦拉
2025-10-21 00:04:11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在古代历史中,武则天可是个不得不提的传奇女子。

她从一个小小的才人爬到了皇后之位,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手段之狠辣让人心惊。

可就是这样一个掌握生杀大权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对一个人念念不忘,甚至专门下诏为他平反。这个人究竟是谁?他与武则天之间又有怎样的恩怨情仇?

老皇帝托孤,忠臣肩负重任

公元649年,一代明君李世民病重在床,眼看就要撒手人寰。

作为开创“贞观盛世”的皇帝,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太子李治的未来。这个儿子性格温和,缺乏帝王的霸气,李世民担心他镇不住朝中的文武百官。

就在弥留之际,李世民把褚遂良叫到床前。褚遂良当时已经是朝中重臣,深得皇帝信任。

李世民握着褚遂良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出了那句托孤的话。从那一刻起,褚遂良就把辅佐新皇帝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使命。

李世民死后,年轻的李治顺利登基,这就是唐高宗。褚遂良也没有辜负先皇的信任,尽心尽力地辅佐这位新君主。

朝政井井有条,国家继续繁荣昌盛。褚遂良以为日子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却不知道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李世民生前有个才人叫武媚娘,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按照宫廷规矩,皇帝死后,没有生育的嫔妃都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武则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送到了寺庙,本来应该青灯古佛度过余生。

谁也没想到,年轻的高宗李治会在祭拜父皇时偶然遇到武则天,两人竟然燃起爱情的火花。

这在当时是天大的丑闻,儿子娶父亲的女人,这在礼法上是绝对不容许的。李治不顾朝臣反对,硬是把武则天接回了宫中,封为昭仪。

武则天回宫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王皇后。

王皇后出身名门,在后宫中地位稳固,自然不会容忍一个尼姑出身的女人来分宠。两人之间的较量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

武则天先是利用王皇后对萧淑妃的嫉恨,暗中挑拨两人关系,让她们互相消耗。自己则在一旁坐收渔翁之利,逐渐获得了高宗的专宠。

后来,武则天生下女儿后没多久,这个婴儿突然暴毙。武则天立刻指控是王皇后害死了孩子,哭得泪流满面,让高宗心疼不已。

现代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个婴儿很可能是武则天自己杀害的,目的就是嫁祸给王皇后。这种手段确实毒辣至极,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能下得了手。

计谋得逞后,武则天的地位急剧上升。高宗开始考虑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这个想法传出后,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其中反对声音最强烈的就是褚遂良。

朝堂血谏,忠臣以死明志

公元655年的一次朝会,高宗在朝堂上正式提出要废王立武的想法,满朝文武顿时炸了。

褚遂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的理由很简单:王皇后出身名门,品德无亏,没有理由废黜;武氏曾经是先皇的女人,现在要立为皇后,这是有违伦理纲常的。

高宗被说得面红耳赤,但已经被武则天迷得神魂颠倒的他,怎么可能听得进这些话。

他恼羞成怒,让褚遂良退下。褚遂良不但不退,反而走到御座前,脱下帽子,用头猛烈撞击殿前的石阶。

血,顺着褚遂良的额头流了下来,染红了他的衣襟,也染红了大理石的台阶。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震撼了。一个年过六十的老臣,为了坚持心中的正义,竟然不惜以死相谏。

褚遂良抬起血流满面的头,声音颤抖但异常坚定地说道:

"先皇临终托臣辅佐陛下,如今陛下要做这种有违祖制的事,臣就是死也不能同意!"

说完,他把象征着权力的笏板狠狠摔在地上,表示要以死明志。

这场面实在太过悲壮,连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也被感动了,纷纷站出来支持褚遂良。高宗被逼得下不来台,只好暂时搁置了这个提议。

武则天在帘后看得清清楚楚,从那一刻起,褚遂良就成了她的“死敌”。这个倔强的老头子,成了她通往权力顶峰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女皇复仇,忠臣客死他乡

武则天是个极有耐心的人,她知道急于求成只会坏事。

她一边继续讨好高宗,一边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到了657年,时机终于成熟了。

这一次,武则天学聪明了,她不再让高宗直接提出废后的要求,而是通过各种手段让朝中的亲信大臣主动建议。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再加上高宗的坚持,反对派的声音就显得微弱了许多。

褚遂良再次站出来反对,这一次他的态度依然强硬,甚至比上次更加激烈。

他痛斥那些“墙头草”大臣,指责他们背叛了先皇的托付。这种不给任何人面子的做法,让他在朝中越来越孤立。

高宗终于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反对声音,废掉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新皇后。

武则天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那些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

褚遂良首当其冲成了她的目标。武则天先是让人弹劾褚遂良贪污受贿,这当然是子虚乌有的罪名。

褚遂良一生清廉,这一点连敌人都不得不承认。罪名不成立,武则天就改用别的借口,总之就是要把褚遂良赶出京城。

659年,褚遂良被贬到潭州做都督,这已经算是很偏远的地方了。

武则天还是不满意,又让人继续找茬,把他贬得更远。最后,这个曾经的朝廷重臣被流放到了桂州,也就是现在的广西一带。

对于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来说,这样的打击是致命的。

褚遂良在那个瘴疠横行的南方蛮荒之地,心情郁闷,身体每况愈下。公元659年,这个曾经叱咤朝堂的忠臣,就这样含恨死在了异乡。

褚遂良死了,武则天的报复还没有结束。她下令剥夺褚遂良的一切官职和爵位,还要株连他的家族。

褚遂良的儿子们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整个褚家从此败落。这种“赶尽杀绝”的手段,确实让人不寒而栗。

武则天用这种血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谁敢挡她的路,就是这个下场。从此以后,朝中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她了。

690年,武则天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临终忏悔,女皇良心发现

权力的巅峰并没有给武则天带来预想中的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

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经常会想起那些被自己害死的人,其中最让她愧疚的就是褚遂良。

武则天逐渐意识到,褚遂良反对自己并不是出于私人恩怨,而是出于对大唐江山的忠诚。

作为先皇的托孤重臣,褚遂良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皇室的尊严和国家的稳定。他的反对虽然激烈,但确实是为了国家着想。

这种认知让年老的武则天感到深深的内疚。她开始明白,自己当年的做法可能太过残忍了。

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就因为坚持自己的原则而被她迫害致死,这确实是一个“污点”。

705年,已经八十多岁的武则天病重在床,自知时日无多。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她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为褚遂良平反。

这道诏书的内容让朝臣们大吃一惊。

武则天在诏书中承认了自己当年的错误,称褚遂良是"忠贞之士",他的反对是出于"忠君爱国"的本心。

她下令恢复褚遂良的一切官职和爵位,还要为他的家族平反。

诏书颁布后,褚遂良被追谥为"文忠",这是对一个大臣品德和才能的最高评价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72499345646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68481464543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70486341703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71346174114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74907138080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76823672922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78648457436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79495706871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0607197619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1475155987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3459062112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4734130207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5460007077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6579886145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7326472209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8286705775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9230424247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89931135027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90631583928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91336227006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92082550954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92774611214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93479254165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23794175508579

武则天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忏悔和愧疚,也算是对这位忠臣的迟来正义。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个一生都以“强硬”著称的女皇,在临终前主动为自己的政敌平反,这种做法确实出人意料。

有人说这是武则天的政治手段,想要为自己留个好名声;也有人认为这是她真心的忏悔,是良心的觉醒。

不管动机如何,这道平反诏书确实体现了武则天内心对褚遂良的敬意。

她终于承认,这个曾经的“死对头”其实是个真正的忠臣,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结语·】——》

武则天这个女人,一辈子都在权力场上厮杀,为了达到目的什么都干得出来。

可就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还是选择了向正义低头。

褚遂良的忠诚和正直,最终还是感动了她,让她在临终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复杂吧,再坏的人心里也会有那么一丝良知,只是平时被野心和欲望掩盖了而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在春秋时期,秦国的主要对手是晋国,而且秦国被困在西边,形势非常艰难。同样,楚国的对手也是晋国,而晋国...
原创 杜... 这篇文章讲述了韩信和晁错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结局,其中分别涉及他们的伟大功勋和最终命运。 首先,韩信的死...
原创 他...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百年屈辱中,武器落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然而,武器的落后并非源于国人的智慧不足,而...
原创 偶... 清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康熙皇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圣祖”。他成为皇帝的经历有些特别。在古代,天花病毒十分...
历史故事库丨天地万象,笃正风华 -晨星历史故事库- 天地万象 笃正风华 当风云变幻成为笔下的方程,当万里山河化作案头的数据,叶笃正先...
哥哥传位给他,他跪地拒绝,2年...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南朝陈的宫墙下,权力在安静地移动。陈顼,一个出身...
原创 为...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在中华文明的孕育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古代由于科技和生产力...
原创 他... 在三国时期,东吴的战略家中,鲁肃无疑应当位居首位。鲁肃(172-217年),字子敬,来自临淮东城(今...
大运河如同“古代高铁”,这场讲...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芳 谢梦冰 10月19日,《文史研究中的大运河: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主题讲座...
破除“西方伪史论”的迷障:一场... 近年来,在短视频的鼓噪与算法的推波助澜下,“西方伪史论”如同一场网络瘟疫席卷中文舆论场。从“金字塔是...
原创 不... 这段文字讲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的悲壮故事。 一、李陵的早年经历 李陵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早...
原创 万...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防御工程之一。它的意义远不止一座简单的砖石墙,它还承...
原创 他... 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多场激烈的战斗,其中最为惊险、困难的一场战役,就是平定陈友谅的鄱阳...
为何“乌孙归去不称王”? 全文共2807字 | 阅读需6分钟 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一封自乌孙发往长安的信函,随着急促...
原创 八... 1900年8月14日的北京城,算是彻底没了往日的样子。 八国联军打进来,慈禧带着光绪帝一路往西逃,留...
原创 他... 在中国古代,科技水平不高,许多方面的发展都相对落后,军备也未能例外。现代战争常以国家间的武器先进程度...
原创 三...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来自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是东汉末年的蜀国名将。年轻时,他一直跟...
原创 位... “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古话揭示了古代功臣们常常面临的悲惨命运,尤其是...
原创 伴... 在明朝历史上,锦衣卫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理解锦衣卫的背景,就得先提到一个叫做内卫的职能。内卫和锦衣...
原创 刘... 刘宋和北魏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尤其是在刘宋尚未建立之前,刘裕就与北魏结下了仇恨。刘裕曾北伐,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