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天,刘备的臣子们纷纷劝他进位为汉中王,并上表请汉献帝批准。随后,他们在沔阳设坛,范围九里,按东西南北中五方布置,每方设有旗帜和仪仗,众臣肃穆相陪。诵读完上表后,刘备头戴王冠,正式被称为汉中王,治所在成都。在《汉中王劝进表》中,诸葛亮名列第五,那么前四位大臣分别是谁呢? 一、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代,马腾的儿子。他自幼英勇,曹操曾多次召他入京任官,但均被拒绝。后来马腾入京任卫尉,马超接管了家族部队。 马超出身名门,又拥有东汉王朝封授的官职,如徐州刺史、偏将军、都亭侯等,这些官职含金量极高。他和刘备一样都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因此在《汉中王劝进表》中排名第一毫无争议。 二、许靖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人,东汉末年的名士,以品评人物著称。他曾投奔多位名士,如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刘备占据益州后,本打算不任用许靖,但法正劝说刘备:“天下有许多虚名之人,许靖是真正有德才之士,如果不礼待他,远近都会议论您轻视贤才。” 于是刘备起用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并在进位汉中王时将其列前名,还册封为汉中王傅。后来刘备称帝时,许靖被封为三公之一的司徒,但实权有限。 三、庞羲 庞羲,生卒年不详,司隶河南(今洛阳)人。汉末曾任议郎,是刘焉时期的重要部下,也是东州集团代表人物。刘璋时期,他任巴西郡太守,是防御汉中张鲁的重要屏障,并与刘璋结亲,其女嫁刘璋长子刘循。 因此,刘备入蜀后必须拉拢庞羲,将其任命为左将军府司马。相较之下,诸葛亮当时只是左将军长史,所以庞羲在《汉中王劝进表》中名次靠前。 四、射援 射援原姓谢,出自北地谢氏,因先祖谢服战功显赫被改姓为射。他投靠益州牧刘璋,妻子是东汉名将皇甫嵩之女。皇甫嵩与卢植曾平定黄巾之乱,并历任多项高官,因此射援也得到刘备重视。后来,诸葛亮任用射援为祭酒,并升为从事中郎。史料虽少,但他的地位显赫,使其在劝进表中排在诸葛亮之前。 这样一来,《汉中王劝进表》的前四位大臣分别是:马超、许靖、庞羲和射援,而诸葛亮位列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