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构被人骂,崇祯被人同情。同为皇帝为何如此偏差
迪丽瓦拉
2025-10-22 23:04:40
0

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而崇祯则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一般来说,大家更倾向于认为崇祯比赵构要好,虽然赵构在历史上得到了一定的尊敬,但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而对崇祯的评价,虽然较多的带有同情,但也因其努力治理的举措而有所认可。那么,为何两人的评价差距如此之大呢?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功绩和过错来分析。

南宋赵构

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他在靖康之耻后成功逃脱了金军的侵略,成为当时唯一逃脱的王子,因此得到了不少支持,最终登上了南宋的皇帝宝座。他活了80多岁,但在其统治期间也经历了很多起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赵构的主要功绩和过错。

功绩:

1. 抵抗金朝并签订《绍兴和议》:赵构通过和金朝达成和议获得了暂时的和平,但这一举措却值得商榷。因为在岳飞的强力进攻下,金朝正处于节节败退之中,南宋有能力反攻并收复失地,但赵构却选择了和议,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妥协。

2. 经济发展:在赵构的治理下,南宋的经济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推行了经界法并促进了海外贸易。但遗憾的是,尽管南宋获得了这些经济上的收益,大部分财富却还是要交给金朝,相当于无奈的经济发展。

3. 良好的传位安排:赵构传位给了其子赵昚,后者被公认为南宋的明君之一,甚至被称为“南宋第一明君”。

过错:

1. 冤杀岳飞:这无疑是赵构最大的过错。岳飞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却因为赵构和秦桧的权力斗争而被冤杀,这一历史遗憾至今令人痛心。

2. 对金朝的软弱:赵构及其继任者赵昚一味地对金朝妥协,采取了割地赔款等屈辱手段来换取和平,而非积极抵抗,这让南宋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3. 重用奸臣:赵构重用秦桧等奸臣,秦桧在历史上名声极坏,这让许多人认为赵构对国家的治理失去了应有的把控。

明末崇祯

崇祯即位时,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政局混乱,国家的根基早已腐朽,整个朝廷陷入了危机。尽管如此,崇祯仍然付出了许多努力来挽救局势。接下来,我们来看崇祯的功绩与过错。

功绩:

1. 勤政爱民:崇祯勤政爱民,甚至在历史上能够排进前五。他常常亲自下诏忏悔,关心百姓疾苦,并多次尝试安抚起义军。然而,由于明朝末年的腐败,农民起义几乎无法避免。

2. 铲除魏忠贤:魏忠贤是阉党的一员大将,导致许多忠良被害。崇祯皇帝采取了果断措施,铲除魏忠贤,虽然他的死并未完全根除明朝的腐败,但这一举动本身是值得称道的。

3. 节俭治国:崇祯的生活非常节俭,甚至穿着破旧的衣服。他为了振兴大明做了许多努力,尽管这些办法最后并没有显现效果,但他的节俭和努力是不可忽视的。

过错:

1. 刚愎自负,不肯背锅:崇祯的刚愎自负使他无法及时作出正确判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袁崇焕和陈新甲的冤死。袁崇焕是抗清的大将,却因反间计被冤杀;而陈新甲则因泄露与清朝议和的计划被处死,这都是崇祯因执迷不悟所导致的。

2. 错误判断形势:崇祯在面对清兵和李自成的起义军时,未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他没有及时与清朝议和,也没有及时安抚起义军,更未迁都南京,错失了许多可以扭转局面的机会。

3. 重用东林党人,忽视贪官问题:东林党人中虽有正直之士,但也有不少贪官,这使得明朝末期财政问题愈发严重。崇祯未能有效整治腐败,使得政局更加动荡。

总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赵构和崇祯的历史评价各有千秋,赵构由于在关键时刻的软弱和错误的政治决策,导致了许多国家的屈辱和失误。而崇祯尽管身处困境,仍尽力挽救大明,但由于固执和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导致了明朝的覆灭。最终,崇祯虽然拼尽全力,但未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赵构的评价不如崇祯,主要是因为他在历史上犯下的错误较为严重,尤其是对岳飞的冤杀,以及对金朝的软弱态度。崇祯的悲剧更令人同情,他虽有过错,但更多的是因历史环境的无奈。正如崇祯所言:“朕非亡国之君,为何天下尽是亡国之象。”

这两位皇帝的经历,也许正是历史复杂性的体现——一方面有他们的功绩,另一方面却也有不可避免的过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覆灭后,太监的命运:从权势到流离失所 在清朝的末期,随着朝代的衰败,曾经的皇宫成了一个动荡的战...
原创 谁... 清朝后宫的女性形象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并不光彩,常常被认为是“丑女”们的聚集地。但实际上,这个看法并不完...
原创 彭... 让我们来看两个令人费解的案例。 1952年8月3日,彭德怀前往北京玉泉山观看西郊机场的空军飞行表演。...
原创 曹...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揭示了在权力争斗中的残酷现实,许多昔日的谋士和武将最终都走向了悲剧。东...
原创 如... 李自成和洪秀全分别领导的明末和清末农民起义,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然而,这两场起义...
原创 皇... 朱元璋曾问过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深意的问题:“天下什么最大?”这个问题像一把无形的剑,割开了宫廷的层层...
原创 周... 今天我们来聊聊周朝的第二任君主——周成王姬诵。虽然他当时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王位,但他的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原创 原... 博尔济吉特家族有四位著名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各不相同,其中最后一位的遭遇尤其悲惨。 首先是博尔济吉特...
原创 原... 说到明朝,大家一般都知道它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之一,因为它坚持不割地、不纳贡,直到明朝灭亡时,依然...
原创 此... 1004年,辽国的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北宋,直接抵达黄河边的澶州。宋真宗亲自带兵...
“共铸中华 光阴为证”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王承昊) 21日,“共铸中华 ...
原创 清...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许多封疆大吏曾在各自的领地上叱诧风云,有的才智出众,有的则能力有限。然而,...
原创 他... 自从李世民登基后,唐朝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成为了历史上的“盛世”典范。人们称赞李世民的治国之才...
两岸学者驳“终战”论:莫将历史... 南京大学2025年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19日至20日在南京举行。多位两岸学者表示,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共...
原创 楼... 楼兰:沙漠中的繁华与命运的悲歌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因其命运而深深刻印在人们的心中,那就...
原创 曹... 老天津卫谝三国:曹操为啥没要貂蝉?(天津腔版) 要说三国里的曹操,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打仗有一套...
原创 经... 现在不少年轻人吐槽找工作难,有人一头扎进考公考研大军“避世”,老家的房价也没了前些年的冲劲,这场景,...
原创 古...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的封建历史中,朝代更替频繁,几乎成了一种常态。每...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朝建立初期,时间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这次政变是由李渊的二子、当时的...
原创 贺...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用来夸赞湖北人聪明机智,而“旋风司令”韩先楚正是这位聪明的湖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