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大野战军中,最小的是由西北野战军改编而成的第一野战军,其规模只有两个兵团和六个军。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彭老总领导的一野不像四野那样长期活跃在复杂的白山黑水地带,作战环境相对不同。
不过,到了1949年6月,第一野战军的规模发生了急剧变化,一下子扩大了一倍,增加了两个兵团和六个军。原因在于中央将华北野战军的第18兵团和第19兵团划归第一野战军指挥。这两个兵团分别由周士第和杨得志领导,他们都是深具战斗经验的老革命家。
周士第是一位资历深厚的革命者,192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远早于许多其他将领。作为黄埔军校一期的毕业生,他曾在孙中山领导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任职,并参与了北伐战争。在南昌起义时,他担任了第25师的师长。虽然起义失败后他一度失联,后来重回党的怀抱,但周士第的革命历程依旧不平凡。长征期间,他担任了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抗战初期则是八路军120师的参谋长。到1949年5月,他开始担任第18兵团的司令员,并领导兵团向西北推进。随后,在贺老总的指挥下,他参与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
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杨得志,他是解放军中的“三杨”之一,解放战争期间表现出色。杨得志从南昌起义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部队一路南下到达井冈山。在长征中,他担任团长,负责前卫任务。他指挥红1团强渡乌江,成功全歼国民党守军,并在随后的战斗中组织了“十七勇士”突击队,强渡大渡河。到达陕北后,他迅速被提拔为副师长,并在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
这两位指挥官的加入,无疑让第一野战军的力量大大增强,为后续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