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蒙古铁骑势如破竹,尤其是西征时,蒙古军队打得对手溃不成军,先后消灭了多个国家,并扩展至欧洲。然而,在征服南宋的过程中,蒙古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足足用了近70年的时间才最终解决。那么,为什么蒙古西征时如猛虎下山,而在征南宋时却要耗费如此长的时间呢?
第一,蒙古内部的权力斗争拖延了进程。
窝阔台大汗去世后,蒙古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大汗之位一直没有明确继承人。虽然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继位,但很快就去世了。直到蒙哥继位,蒙古的内政才开始稍有恢复。这段时间,蒙古的精力大多消耗在了内部争斗上,战争进展缓慢。在此期间,蒙古虽然继续征战,但战争往往停停打打,双方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直到蒙哥继位后,蒙古才重新启动南下,但不幸在钓鱼城遭遇惨败,蒙哥也因此丧命。蒙哥死后,蒙古再次陷入了汗位争夺战,这一次是忽必烈与四弟阿里不哥的四年长达斗争。只有忽必烈的帝位最终稳定后,蒙古才正式再次对南宋发起进攻。
第二,南宋并非毫无反抗之力。
尽管南宋的实力较弱,尤其是在赵构开国时被金国赶得四处流亡,后期也出现了腐败的政权和民生困苦,但这并不意味着南宋就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在蒙古南下期间,南宋并未坐以待毙,统治阶级也曾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自救。许多正直的将领依然在努力抵抗蒙古的侵略。而且,南宋的土地面积不小,经济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基础,尽管兵力不足,但在防守上仍有一定的保障。
第三,南宋地理环境与西亚国家不同。
相比西亚的开阔地带,南宋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山河险峻。蒙古骑兵在这些地方的机动性受到限制,难以像在其他地区那样肆意扩张。此外,南宋的防线也并非如其他国家那般脆弱。即使面对蒙古强大的骑兵,南宋依然能够通过地理优势、战术布置和防守策略,拖延蒙古的进攻,增加了蒙古的征服难度。
综上所述,虽然蒙古军队在西征时一度所向披靡,但在面对南宋时,由于内部的政治斗争、南宋的坚强抵抗以及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蒙古的征服过程变得异常艰难,最终耗时近70年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