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珍贵的合影拍摄于建国后,照片中四位将军都是人民军队中的杰出人物,他们在革命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建国后都获得了较高军衔。
熟悉历史的人会发现,照片右边的两位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最右边的是著名的陈赓将军,紧挨着他的是粟裕将军。陈粟二人在战场上都非常出色,无论是战绩还是指挥才能,都名列前茅。
陈赓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是黄埔三杰之一,兼具军事才能和政治素养。粟裕将军则不同,他没有经过正规的军校教育,而是在战争中学习和成长,通过实战积累经验,成为让世人敬仰的顶级名将。
在解放战争期间,陈赓将军担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是部队的中坚力量,参与了渡江战役及华南、西南等地的解放行动。粟裕将军则是第三野战军的核心人物,多次策划华东和华中地区的重要战役,是部队灵魂般的存在。可以说,陈粟二人都是各自野战军不可或缺的将领,因此他们获得大将军衔实至名归。在十位开国大将中,他们也是战功最显赫、最擅长作战的两位。
由于战争年代奔波各地,陈粟二人的交集很少,这张合影更显得珍贵。照片中,他们身穿新式军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每年一次的国庆大典。
除了陈粟两位大将,照片中左边的两位将军同样来头不小。最左边的是洪学智将军,旁边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洪学智和萧华都是文武双全的将领,既能作战又能处理军政事务。
洪学智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王牌铁军第43军首任军长,抗美援朝期间主管志愿军后勤工作,表现出色。萧华则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干部,他创作的《长征组歌》广为流传,在红军中起到精神支柱作用。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与萧劲光共同领导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成功解放长春。此后,他又参与部队改编,担任特种兵司令员,并在建国后投身人民空军建设,与刘亚楼将军一同奠定了空军基础。
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四位将军的风采,也见证了他们为新中国立下的不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