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一书中提到:“汉称七制,唐羡三宗”;其中的“唐羡三宗”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和唐宪宗李纯。这三位帝王为何会被称为“唐羡三宗”呢?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前期,他们都非常勤奋努力,做出了许多成就;在中期,他们凭借个人的才智和决策,创造了盛世;但到了后期,他们却逐渐懈怠,对政务不再关心。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初期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和渭水之盟,后来开创了盛大的“贞观之治”。尽管后期他因连年征战而遭到批评,但总体来说,他在位期间并未出现太大的政治问题,大唐的政权得以平稳运行。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时经历了韦后专权和太平公主的叛乱。经过自己的英明领导,李隆基结束了女主专政的时代,并帮助父亲唐睿宗李旦重新恢复了帝位。可惜的是,李隆基在盛世之后似乎过于安逸,开始忽视政事,沉迷享乐,并宠信权臣。最终,这种松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曾经英勇果断的李隆基也在乱世中,带着疲惫和沮丧,逃离了长安,避难他处。 唐宪宗李纯的童年并不安逸,藩镇割据和泾源兵变让他深受忧患之苦。正因为如此,李纯决心改变国家的困局。通过他的努力,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得到控制,并成功开创了“元和中兴”的盛世。然而,如果他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领导风格,或许大唐的辉煌还能够延续下去。遗憾的是,李纯在后期开始沉迷于追求长生,痴迷炼丹,最终因服用仙丹而丧命,导致了大唐王朝的渐渐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