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吉林省抚松县的兄妹张金泉和张金禄,突然接到一份来自有关部门的通知,得知朝鲜的领袖金日成邀请他们前往朝鲜访问。这个消息让他们感到非常紧张和不安。 尽管母亲曾告诉过他们,父亲张蔚华和金日成在年轻时有过交情,但现在金日成已经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差距如此之大,他们怀疑去朝鲜是否显得有些突然。然而,既然已经收到了邀请,他们不能拒绝,于是兄妹俩满心忐忑地乘上了前往朝鲜的火车。 我国东北与朝鲜接壤,火车交通十分便捷。火车经过边境,顺利进入了朝鲜。到达后,张氏兄妹震惊地发现,他们已经去世48年的父亲张蔚华,竟然在朝鲜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英雄。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得从60多年前金日成进入中国的故事说起。 那时是20世纪20年代,朝鲜被日本侵占,许多朝鲜人民为了生计,被迫迁移到中国东北。在1920年,一个叫金亨稷的朝鲜人带着8岁的儿子金成柱来到抚松暂时定居。 当时日本在中国的气焰极为嚣张,不止一次通过驻华领事馆威胁中国,要求不接纳朝鲜的难民,理由是这些难民中很多人组成游击队,计划对抗日本的侵略。东北地区当时处于军阀统治,尽管不满,但也不敢轻易反抗。 金亨稷一家人在这里落脚困难,这时,一位叫张万程的富人看不下去,出面帮助金氏父子,顺利让他们在抚松定居。张家与金家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 张万程的儿子张蔚华年仅7岁,便和金成柱成为了好朋友。而这位金成柱,就是后来的金日成。 1927年,金日成在吉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准备带领队伍返回朝鲜,赶走日本侵略者。张蔚华深受金日成的激情和理想的感染,决定跟随金日成加入共产党。但张万程认为儿子年纪还小,学业尚未完成,便劝阻他去沈阳继续上学。于是,张蔚华与金日成泪别,暂时分别。 到了1928年冬天,金日成在吉林意外遇见了前来寻求加入游击队的张蔚华。原来,张蔚华为了加入共产党,偷走了父亲的手枪,来到吉林准备加入金日成的队伍。金日成感动于张蔚华的执着,但也为他违背父命而感到不安,于是劝他还是以学业为重。正好,张蔚华的哥哥张蔚中也来吉林找弟弟,最终劝说张蔚华再次回到沈阳上学。
然而,金日成依旧在东北坚持着艰苦的游击战斗。特别是在1931年,日本大举侵略中国,朝鲜游击队成了日本军队重点打击的目标。金日成只得将部队转移到深山老林中,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合阵线共同坚持抗战。 到了1937年,金日成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游击队员们在密林中经常没有粮食可吃。而此时,他听闻张蔚华已经成家,生活安稳,还开设了照相馆,过上了安定的日子。金日成暗暗为朋友感到欣慰。 一些部下建议,可以请张蔚华帮忙为游击队提供一些粮草。金日成最初拒绝,但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还是派人给张蔚华送了信。金日成并未抱太大希望,毕竟张蔚华也有自己的生活要顾及。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张蔚华已经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很快,一大批黄豆、棉衣和药品就送到了金日成的游击队。 不久后,金日成与张蔚华在抚松附近的一个山洞中见面。曾经的少年,如今都成了铁骨铮铮的革命者,两人相对而泣,喜极而泣。然而,这次见面竟成了永诀。 见面后不久,张蔚华与金日成失去了联系。金日成派人去打探,才得知张蔚华在此期间被日本宪兵抓走了。原来,金日成的部下向张蔚华运送物资时,遭到叛徒郑学海的告密,张蔚华被捕并遭到严刑拷打。 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四处奔走,花费巨资才将儿子从日本宪兵手中救出。金日成心中痛苦,但他并不后悔,认为革命战士为了理想,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然而,金日成万万没想到的是,张蔚华的革命意志以及两人深厚的革命情谊,使得张蔚华在生死关头作出了惊人的选择。尽管他被救了出来,但由于长时间的酷刑,他已经奄奄一息。面对特务的严密监视,张蔚华最终作出了一个决定:为了保护金日成的安全,他选择了服毒自尽。 他对妻子说:“我以一人之死,换取同志们的安危,这样做值得。”张蔚华年仅25岁,就这样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捍卫了革命的事业和朋友的安全。 不久之后,张家人按张蔚华的遗愿,急忙向金日成报信,告知抚松密营已经暴露,必须迅速迁移。金日成得知后悲痛欲绝,长时间无法平复内心的震撼。 1959年,金日成委托外交部门寻找张蔚华家人的下落。当时,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已经去世,而张蔚华在去世时年仅25岁,留下了年幼的儿子张金泉和刚出生的女儿张金不久。张蔚华的妻子独自一人抚养着孩子们,生活平凡而简单。 张蔚华的妻子将丈夫的照片交给金日成,金日成见到照片后,泪流满面,内心感慨万千。他将这张照片送往朝鲜的革命博物馆,希望朝鲜人民永远铭记这位英雄。他告诉所有人,张蔚华是我最亲爱的朋友和忠诚的革命战士。 听说金日成的恩情,朝鲜人民纷纷开始纪念张蔚华。很快,“张蔚华”这个名字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成为了朝鲜历史中的重要名字。在朝鲜的教科书、纪念馆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此后,金日成多次与张家后人通信。1984年,金日成访问中国时,还特别请求中国政府协调,让张家后人能够去朝鲜参观。1985年,经过各方面的协调,张金泉和张金禄终于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金日成看着已成年的兄妹俩,亲切地将他们搂在怀里,久久凝视。透过他们的面庞,他仿佛看到了已故朋友张蔚华的影像。73岁的金日成感动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994年7月8日,金日成在朝鲜去世。在他的回忆录中,金日成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