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到了慈禧执政的末期,清朝已显得有些衰弱,但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国力,处于世界的顶尖地位。那时,清朝的疆域曾经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甚至曾拥有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这样的成就离不开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起兵时,只有18名士兵,这一小股力量,最终却打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王朝之一。努尔哈赤的起家,靠的是他从祖先遗留的18套骑兵铠甲开始,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努尔哈赤的传奇开始于他在东北的奋斗。
努尔哈赤出生在今天辽宁省的一个小部落酋长家庭。为了崛起,他首先统一了女真各部,逐渐在关外的广阔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基础。那时的明朝正处于衰败期,内部党争不断,阉党与东林党的斗争使得朝廷无暇顾及远在东北的女真部落。努尔哈赤巧妙利用这一时机,凭借其骑兵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征服了所有女真部落。为了确立自己的地位,努尔哈赤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取名“大金”,年号“天命”。
在统一女真之后,努尔哈赤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将目光投向了蒙古。他三次亲自出征蒙古,最终将蒙古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当时满族人口较少,努尔哈赤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积极宣扬满蒙一体的思想,力图将满族和蒙古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对蒙古和东北的征服,努尔哈赤逐渐增强了自己的国力。他多次带领军队侵略明朝的边境,不仅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还加速了清朝的强盛。这些行动为清朝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努尔哈赤去世后,他的继任者皇太极继位,并正式建立了清朝。皇太极改变了金族的名称,将其改为满族,这标志着清朝的正式成立。随着政权的稳固,皇太极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中心——华夏大地。
1644年,李自成攻占了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煤山自尽。皇太极看准了这个时机,决定出手。他通过劝降了吴三桂,后者毫不犹豫地投降清朝,帮助清军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清军顺利进入中国内地,迅速占领了明朝的十八个省份,完成了清朝的最大扩张,奠定了其在中国的大一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