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不可否认的是,距离我们现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上千年。即使是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对这些朝代的了解也很有限。如今我们想要研究夏商周,只能依赖考古学的方法,史书中的相关记载也非常少。 夏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公元前2097年,禹的儿子启继位,并开始将国家传承为家族王朝,称为夏朝。从这个时候开始,夏朝的历史开始进入记载。但直到今天,很多历史学者对于夏朝是否真的存在提出了疑问。原因之一就是,至今没有发现与夏朝相关的文字资料。 不仅如此,夏朝的文物上也没有出现夏朝的文字。一个文明是否存在,最有力的证明通常是它的文字记录。然而,夏朝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这一点让人感到困惑。从殷商的甲骨文来看,根本没有发现与“夏”相关的字形,这更让人难以理解夏朝的存在。
更让人疑惑的是,夏朝的继任朝代是商朝,而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商朝的文献里也没有提到打败夏朝的事迹,这更让人费解。但从周朝的文物资料中可以看出,周朝的历史记载涵盖了夏朝,尽管周朝与夏朝的时间相隔了六百多年。周朝的文物详细记录了夏朝的政治体制、帝王体系,甚至包括夏朝的日历《夏小正》,以及各种历史事件和礼仪等。总的来说,周朝的出土文物对夏朝的描述相当完整。然而,在现有的甲骨文中却没有任何关于夏朝的记载。 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来了,周朝是如何知道夏朝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殷商的甲骨文为什么没有提到夏朝。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第一,商朝在其前300年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在这样动荡的时期,夏朝的记录可能被遗失了。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有可能的。第二,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是占卜,而非历史记录。经过对甲骨文性质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即使夏朝使用了甲骨文,也很可能只是用于占卜,而非用于记录历史。最后,有一种说法认为,甲骨文有一部分在使用过程中被当作龙骨烧掉了。因此,关于夏朝的许多记录可能也因此遗失。 从周朝的角度来看,它并没有必要虚构一个并不存在的王朝。商朝灭亡后,周朝爆发了武庚之乱,也叫三监之乱,经过周公旦的平定,周朝进入了稳定的时期,直到周幽王时期。在这样相对平稳的环境下,周朝没有理由去编造一个虚假的历史。而且,周部落的历史悠久,它绝不是一个小部落。如此大的部落,肯定会有专门的史官记录历史。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周朝能够对夏朝做出如此详细的记载,这一切都来自于当时的史籍资料。 今天,许多人都听说过《尚书》这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意味着它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历史,成书时间正是周朝时期。《尚书》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夏朝的记载。不可否认,《尚书》作为古代的历史资料,它的可信度非常高。传说中,孔子曾编辑过这本书,并在其中记录了从尧舜时代直到春秋时期的历史。因此,孔子没有必要去编造虚假的内容。此外,儒家将《尚书》列为核心经典之一,这更增加了它的权威性。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流传下来的《尚书》内容已经丧失了很多,大部分部分已经遗失。《尚书》中的夏朝记载与甲骨文没有提及夏朝、尧舜禹等历史人物之间的差异,表明甲骨文可能没有记录这些内容,或者这些内容已经遗失。毕竟,从夏朝到周朝之间,已经有了六百多年的时间跨度,期间的历史资料很容易丢失。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尚书》中的夏朝记载应该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