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年,清朝大臣戴梓制造出了一种威力惊人的冲天炮。这种大炮威力巨大,一炮就能将小山包夷为平地。当时,康熙正在远征蒙古准噶尔部,他当场在战场上使用了这门新炮。结果,准噶尔三十万铁骑被彻底击败。康熙喜出望外,当即封戴梓为威远大将军。群臣纷纷前来祝贺,戴梓一时间成为康熙极为器重的人物。
然而,戴梓并不擅长处理官场事务。他最热衷的始终是科学发明。戴梓出身卑微,早年在康亲王手下工作,后来随康亲王赴福建。在福建期间,藩王耿精忠赏识了他,并给了他制造大炮的机会。康熙平定耿精忠之后,便将戴梓招入自己麾下。康熙对这个奇才寄予厚望,但戴梓的过往履历并不光彩,使得朝中高层对他颇有顾忌。
戴梓为人老实,闲暇时喜欢撰写科学典籍。作为汉人,他心中其实不太认同满人。有一次,满人官员南怀仁邀请他赴宴,戴梓不愿前往,甚至直接把请柬原样退回。南怀仁心中不快,暗自发誓要整治戴梓。数月后,南怀仁带着几位大臣对戴梓进行陷害,指控他与台湾郑氏有联系。康熙大为恼火,立刻将戴梓发配到沈阳。
那年正值寒冬,沈阳异常寒冷,而戴梓自小在南方长大,难以适应北方的严寒。不到几个月,他便因病去世。戴梓去世后,他的科学著作全部被焚毁,使得后来鲜有人愿意从事科技研究。不过,他发明的冲天炮仍被保留下来,并成为清朝抵御外敌的重要武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久西方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失去了戴梓的大清,如同盲人摸索前行,陷入自负之中,不知不觉间远远落后于世界。后世专家对此感慨万千,认为如果戴梓还在,清朝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即便面对美日联手,也无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