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打仗,第一排的士兵内心是什么样的呢?
许多现代人认为古代的战争,就是一场惨烈的屠杀。在冷兵器时代,双方作战完全依赖于人数和力量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场上士兵的伤亡就非常严重。尤其是站在队伍第一排的士兵,他们的主要职责通常就是充当人墙或“肉盾”,因此他们面临的危险要远远高于其他士兵。
尽管所有士兵在战场上都表现得非常勇敢,但没有人愿意死在战场上。因此,大部分士兵并不主动站在第一排。这并不是说第一排的士兵不怕死,而是因为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他们不得不站在最前面。
首先,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古代的行军打仗非常讲究阵法,而阵法的安排是固定的。士兵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已经习惯了每个士兵所站的位置。当战斗开始时,站在第一排的士兵必须担任排头兵的角色。如果排头兵牺牲了,第二排的士兵就必须迅速顶上,继续保持阵型。
其次,军功和战利品的诱惑也是一个原因。站在第一排的士兵除了要服从军令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可以通过冲锋陷阵获得战利品。因为排头兵是第一个冲向敌阵的,所以他们的死伤风险非常高,相对于后排的士兵,伤亡率要高得多。然而,风险往往与回报成正比,排头兵也常常能得到更多的特权,比如战后获得更多的战利品。
第三,伤亡率未必很高。很多人认为站在第一排的士兵伤亡率肯定非常高,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会根据具体的战争形式和士兵的装备情况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第一排的士兵都会配备盾牌,盾牌能够有效抵挡敌人的攻击,保护士兵免受伤害。当士兵面临生死危机时,盾牌也能成为自保的工具,帮助他们保命。
总的来说,古代行军打仗确实是一件非常残酷和血腥的事情,尤其是当士兵离敌人越近,伤亡的风险就越高。然而,如果当时的军事装备比较完善,而且排在第一排的士兵具备较强的个人武力,那么他们的伤亡率也会相应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