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时期,现在的江苏属于徐州刺史部和扬州刺史部的管辖范围。具体来说,长江以北的地区隶属于徐州刺史部,而长江以南的地区则隶属于扬州刺史部。值得注意的是,“江苏”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明朝,是由“江宁”和“苏州”两个地方名称组合而来的。
江苏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化。春秋时期,现今的江苏地区分别属于吴国和越国的统治范围,因此这片土地被称为“吴越之地”。进入秦朝后,江苏地区被划分为会稽郡和九江郡。会稽郡的治所设在今天的苏州,而九江郡的治所则设在今天的南京。汉朝时期,这一地区又被划分为徐州刺史部和扬州刺史部,其中徐州刺史部的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山东等北方地区,而扬州刺史部则管辖江苏、安徽、浙江等南方地区。
随着历史的演进,江苏地区的行政划分和名字也发生了变化。到了唐朝,这一地区被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淮南道三个部分。江南东道的治所设在今天的苏州,江南西道的治所设在今天的南昌,而淮南道的治所设在今天的扬州。宋朝时期,江苏再次被划分为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和淮南东路三个部分,治所依旧分别设在南京、南昌和扬州。
到了明朝,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为了纪念自己的家乡江宁(今南京),将原属于南直隶的“江”和“苏”两州合并,命名为“江苏”。这也是“江苏”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清朝时期,江苏的名字被延续了下来,并且在行政区划上将安徽也并入其中,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江苏省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