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是如何被朱元璋处死的呢?胡党之狱,也被称为“胡惟庸案”,是明朝初年的四大血案之一。洪武十三年的正月,丞相胡惟庸声称自己家的老宅井中涌出了甘甜的泉水,并邀请明太祖前去观赏。这被认为是大明的祥瑞之兆,朱元璋心情大好,欣然前往。然而,当他走到西华门时,一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马车前,紧紧抓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卫士们立刻将云奇按下,乱棍齐上,几乎打死他,可他仍指向胡惟庸的宅邸,不肯松手。这让朱元璋意识到情况异常,急忙返回宫城。回到宫中,他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隐藏了大批士兵,刀枪林立。朱元璋当即下令逮捕胡惟庸,当天就将他处死。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早在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就已向朱元璋报告胡惟庸可能谋反。考虑到朱元璋多疑的性格,为何他还会去胡惟庸家观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告急的事情很可能是子虚乌有。胡惟庸案的影响极其深远,前后株连达十余年,处死和牵连的人数超过三万,成为明初一大案件,列入洪武四大案之一(其他三案为空印案、郭桓案和蓝玉案)。案发后,朱元璋亲自颁布了《昭示奸党录》,以胡惟庸为警示,告诫臣下慎行。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存在许多矛盾,因此当时是否确有谋反行为便引发怀疑。明代学者郑晓、王世贞等都持否定态度。还有学者认为,胡惟庸案实际上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最终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晚明学者钱谦益曾指出:“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史家潘柽章也认为云奇之事不过是“凿空说鬼,有识者所不道”。如果胡惟庸真的谋反,他又怎么会在家中布置刀兵,让这些武装士兵在城墙上轻易被看见呢?几百年后,也就是现代,明史学者吴晗写了一篇著名文章《胡惟庸党案考》,对整个案子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证明胡惟庸案实际上是一个冤案。这起案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宰相的权力被彻底剥夺,中国的政治制度进一步走向了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