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在古代是指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文臣和武将,最初这个称呼是比较普通的。然而,在南宋时期,功臣的称号却需要得到皇帝的亲自认可。南宋初期,由于宋金之间的战争频繁,涌现了许多忠诚的臣子和勇敢的将领,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表彰这些人,宋高宗赵构特别为三位将领颁发了功臣称号,分别是“扬武翊运功臣”、“安民靖难功臣”和“和众辅国功臣”。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其中有两位人物并未得到大众的认可。
其中之一便是被封为“安民靖难功臣”的张俊。张俊在早年曾在对抗西夏的战役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然而,这位张俊却贪财成性,且品行低劣。他利用自己在职务上的便利,大肆搜刮民财,甚至“占田遍天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成为南宋为数不多的富翁之一。更让人反感的是,他还曾参与了冤枉岳飞的事件,促使岳飞冤屈入狱,至今仍被人诟病。 另一个被封为“和众辅国功臣”的刘光世,出身于一个武将世家,然而这个世家似乎并没有传承下来的荣耀,战绩并不突出,反而多次败北。即使在刘光世的时代,他的表现也不过是平庸,面对西夏和辽国的战争时,并没有什么过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光世的作战风格却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南宋,他变得越来越胆小,宁愿避战,也不愿与金兵正面交锋,常常在敌人还没出现时就慌忙撤退,甚至面对上级下达的出征命令,他也百般推脱。虽然如此,由于他资历深厚,又掌握重兵,皇帝对他也只能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