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文皇后,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的次女,生于1613年,去世于1688年。她的名字意思是天降贵人。她是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同时也是敏惠恭和元妃的妹妹。作为中国历史上极具声望的贤后,孝庄一生辅佐顺治帝和康熙帝两代皇帝,堪称清朝初期杰出的女政治家。 关于孝庄文皇后与多尔衮的关系,民国初期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中提到她下嫁给多尔衮,但这只是野史中的说法,虽然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却并不足以证明其真实性。明末的张苍水在其七言绝句《建夷宫词》中提到大礼躬逢太后婚,但鉴于张苍水是明朝的支持者,加上诗歌本身的性质,使得这个说法没有可靠依据。 有一些人声称自己在皇宫工作时亲眼见过《太后下嫁诏》,但这些说法也无法证实。而多尔衮被称为皇父摄政王只是对其地位的尊称。根据历史分析,太后下嫁这一说法很可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没有深厚的感情,只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像普通夫妻那样举行正式的婚礼和订立婚约而已。 在皇太极去世后,由于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豪格和多尔衮都希望争夺皇位。在双方势力相当的情况下,一些具有调解作用的大臣决定采取折中的办法,最终让年仅六岁的福临继位,即顺治帝。 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多尔衮一直是孝庄的重要支持者。多尔衮凭借着卓越的军事功勋,受封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并在松锦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被任命为摄政王,并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他的地位逐渐上升,虽然他没有直接称帝,但实际上拥有与皇帝相等的权力。 对于孝庄来说,多尔衮不仅是她最可靠的支持者,还是她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依靠。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军功的辅佐者,多尔衮绝对忠诚,甘心辅佐福临。这一点无疑让孝庄在政治上感到更加安稳。当然,孝庄也依赖其他大臣的帮助,但有了多尔衮,她内心的压力减轻了许多。 然而,作为一位寡居的女人,孝庄一度处于权力的中心,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她疲惫不堪,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孝庄显然需要一个知心人,需要有人能理解她的辛苦,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蒋良骐编辑的《东华录》中提到,多尔衮常常以商讨国事为由,自由进出宫内,似乎表明他与孝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满族传统中,亲戚间再婚并不罕见,孝庄继承皇太极遗孀的身份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多忌讳。 尽管如此,孝庄在去世后并没有与皇太极合葬。她告诉康熙帝,她不愿打扰太宗的亡灵,而是希望与顺治帝和康熙帝一同安葬。这是否意味着她有些许愧对皇太极,也许只有她自己心里最清楚。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因骑马摔伤意外去世,死后被追封为清成宗。然而,仅仅两个月后,他的封号被撤销,坟墓被挖掘,这一切可能与顺治帝的政治原因有关。直到乾隆年间,多尔衮才被平反,恢复了睿亲王封号,并获得了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的评价。
总结来说,尽管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并非如某些传言所说那样有婚姻形式,但无疑,二人之间深厚的信任和情感一直是孝庄依赖的强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