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的一个夜晚,皖南岩寺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潺潺流水环绕,景色宁静、宜人。然而,就在岩寺旁的一个小村庄里,却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粟裕指挥的先遣支队与陈毅领导的一支队即将进军江南,展开一场决定性的抗日战斗。 此时,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团长朱克靖正在召集团员们报名,准备随军出征。他语气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志们,陈毅、粟裕同志带领的部队将进驻江南,展开猛烈的游击战,痛击日本侵略者。我们的战地服务团也将全力以赴,为战士们演出、为群众宣传我们的抗日理念。如果有同志愿意参加,请立即报名。”
话音刚落,团员们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加入。一个团员兴奋地说:“我来自江苏,懂得江南的方言,能更好地与当地群众交流。”另一位团员则说:“我从上海来,熟悉江南的风土人情,可以和百姓建立更深的联系。”整个队伍气氛热烈,大家争相表示要上前线,直到面红耳赤。最终,几十名优秀的团员被选中,准备随队出发。 提到新四军的战地服务团,很多人通常想到他们是文艺工作者,负责为士兵们演出、鼓舞士气。然而,战地服务团的工作远不止这些。除了进行抗日宣传,服务团还承担了许多重要任务,如与群众交流、发动民众、救助伤员、清理战场、管理战俘,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与敌人进行谈判等。正是这些多方面的工作,才使得战地服务团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38年1月,随着新四军军部从武汉迁至南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正式成立,团员大多是有进步思想的文化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人数超过一百人。服务团内部设有多个小组,包括戏剧组、歌咏组、绘画组、舞蹈组和民运组等。团员们自编自演了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节目,尤其是在南昌举办的多场晚会中,他们表演了《义勇军进行曲》舞蹈、大合唱、话剧和歌剧等节目,深受观众热爱。穿着灰色军服、佩戴“抗敌”字样蓝色臂章的团员们在南昌的街头巷尾游行,齐声唱着抗日歌曲,极大地激发了百姓的抗日热情。当地民众纷纷表示:“新四军的队伍充满朝气,令人振奋。” 到了4月,战地服务团告别南昌,搭乘火车前往兰州。4月5日清晨,他们抵达兰州车站,碰巧遇到刚从前线撤下来的蒋军伤兵。这些伤兵神情沮丧,抱怨连连:“那些官员只知道让我们冲锋,一打不好就自己逃跑。”看到这一情形,朱克靖决定为这些伤兵们带来一场慰问演出。他和团员们商量道:“这些伤兵经历了重大打击,心情非常低落,我们可以为他们演出一些节目,舒缓他们的情绪。”大家一致同意,纷纷准备节目。 演出的第一首歌曲是《慰劳伤兵歌》,这首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声温柔而悠扬。团员们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慢慢地,伤兵们紧皱的眉头放松了,气氛也变得温暖起来。随后,团员们又表演了抗日舞蹈、朗诵等节目,伤兵们激动得不断鼓掌,直到演出结束。当他们得知这些表演者是新四军的成员时,许多人都感到非常高兴,并纷纷表示:“感谢你们的精彩演出,新四军的抗战热情真让人钦佩。” 到了6月初,战地服务团随着部队行军超过80里,穿越了日军设立的封锁线。第二天清晨,他们终于到达了苏南的东门渡。虽然大家已经筋疲力尽,但依旧按照计划休整了一天。当天,政治部宣布将在江南敌后举行第一次军民联欢晚会。团员们稍作休息后,便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分头忙碌着筹备道具、灯光和布景。 其中,一名团员发现没有军旗,于是决定去向陈毅司令员借用一面。来到陈毅的住所,他看到军旗后便请求:“司令员,我们能借用您的军旗用作今晚的演出吗?”陈毅微笑着答应道:“拿去吧,我等着看你们的精彩表演。”演出如期举行,在新四军歼灭敌军的队伍后,演员们挥舞着这面军旗,台下的观众纷纷起立,热烈鼓掌,高声喊道:“日本强盗滚出中国!” 这是江南敌后地区的百姓第一次观看这种演出,大家都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中国人有骨气,必定能战胜日本侵略者。”一些年长的村民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称:“有了这样的部队,抗战胜利就在眼前。” 不仅在抗日战区,战地服务团的演出在蒋军控制区也引起了轰动。1940年5月,朱克靖带领战地服务团随粟裕来到蒋军的第三战区,参与了多场演出、画展和歌咏活动,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冷欣是苏南的顽固派头目,他没有料到战地服务团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于是,他偷偷找了几名团员谈话,提出希望他们留在自己这里,表示待遇会比新四军优越,但团员们坚定地拒绝了,表示愿意留在新四军,因为那里是革命队伍。冷欣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向朱克靖请教:“你们是如何训练这些年轻人的?”朱克靖自信地回答:“这就是革命的队伍!” 战地服务团在随军行动中,时常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转移时,服务团也随之转移。在通过日军封锁线时,他们遭遇了日军猛烈的火力攻击。团员徐莹的手臂被子弹击中,鲜血直流,王于畊立即为她包扎伤口。就在此时,几个女团员稍微落后,距离大部队较远。突然,她们发现李珉落得更远,面色苍白,靠在一棵树上。王于畊赶紧上前询问:“你哪里受伤了?”李珉指着胸口说:“这里。”看到她胸部渗血,王于畊迅速为她包扎。李珉气喘吁吁地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吧,赶紧找到部队。”然而,大家没有抛下她,最终在返回部队后安排了几名男同志回来找她。 李珉被当地百姓送到了村里的战地医院,但此时她已经奄奄一息。朱克靖等人赶到医院时,看到她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大家泪如雨下。李珉最后轻声说道:“同志们,革命流血不流泪。”说完,她闭上了眼睛,英勇牺牲。她是战地服务团为革命献身的烈士之一,许多团员在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征程上,英勇捐躯。 朱克靖不仅带领团员们为抗战士兵表演、发动群众,还担任了重要的谈判工作。新四军在自卫战中成功击退了蒋军的围攻,并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在这一过程中,朱克靖负责与蒋军的谈判,为新四军争取到了部分游击队的支持,进而为东进创造了条件。 此外,战地服务团还积极参与了民运活动,组织了农民抗敌协会、青年抗敌协会和妇女抗战协会,广泛发动了群众。团员们深入乡村,帮助百姓干农活、与他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