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00元vs60元!1930年代上海作家收入差,比现在白领蓝领离谱10倍
迪丽瓦拉
2025-11-09 12:32:07
0

1930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霓虹闪烁,却是文人墨客的战场与乐园。在这座“东方巴黎”,作家们的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宛如社会金字塔的缩影。根据当时的稿酬、房租与生活开支,我们可以将上海作家大致划分为四个等级。

一、头等作家:月入400元,租界新贵的生活

头等作家是上海文坛的顶尖人物,月收入可达400元以上。这在1930年代,已是天文数字——当时普通工人月薪仅10-20元,一斤猪肉才0.2元,一斗米(约10公斤)只需1-2元。这些作家多为畅销书作者或报刊主编,如张恨水、包天笑等。他们一般居住在租界内的新式里弄或公寓,房租每月至少60元,甚至上百元。

新式里弄是20世纪20-30年代上海房地产热潮的产物。早在1920年代,公共租界工部局就鼓励开发商兴建这种砖木结构、带卫生设施的连排住宅,取代传统石库门。典型如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一带的里弄,配有自来水、煤气和独立卫生间。

头等作家们饮食丰盛,经常在国际饭店或大华饭店请客聚餐,一顿家宴动辄数十元;每周可去大光明电影院观剧,或在新世界游乐场消遣;出门必乘出租汽车——1933年,上海已有超过2000辆黄包车转型的出租车,单程起步费0.3元。

据1935年《上海生活》杂志调查,头等作家的稿酬可达千字10元以上。张恨水在《申报》连载《啼笑因缘》,日进斗金,月入轻松破千。他们的奢华生活,甚至引发左翼文人的批评,视之为“资产阶级腐朽”。

二等作家:月入200元,中间阶层的典型

二等作家已成名,月收入200元左右,稿酬千字3-5元。他们可住三间房的新式里弄,月租20多元,总生活费至少160元。这是典型的中间阶层生活,介于奢华与小康之间。代表人物如夏衍、胡风。

夏衍(1900-1995)1930年代初任《晨报》副刊编辑,兼写剧本,收入稳定。胡风则主编《七月》诗刊,稿费加编辑薪水,足以维持体面。据夏衍回忆录,他曾在北四川路一带租住三间房,带小院,月租25元。生活费包括请吃西餐、买进口香烟,每月开支严格控制在预算内。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海房租上涨20%,但租界内新式里弄仍受中产青睐。1934年,上海市社会局统计,中产家庭月均消费150-250元,二等作家正处此列。他们开始参与左联活动,却未完全脱离商业文坛,生活稳定却充满意识形态挣扎。

三等作家:小有名气,月入百元出头的小康

三等作家小有名气,稿酬千字2-3元。若任杂志社编辑,可加薪水;独立出书则有版税。住房为一层前楼加亭子间,月租15元左右;若两间房,则20元以上。生活费约120元,比普通市民稍优。

亭子间是上海独有现象:石库门房屋顶层小阁楼,原为储物,后改住人。租金低廉,却闷热潮湿。这些作家开始进入社会,偶尔去卡尔登咖啡馆聚会,买书看报。代表如巴金早年,他1931年抵沪后,先住亭子间,后凭《家》版税升级。

1930年,上海有超过10万个亭子间,租客多为白领与文青。据鲁迅日记,1931年他曾探访友人亭子间,感慨“狭小如牢”。三等作家常在良友图书公司或生活书店出书,1935年平均版税率5-10%,一本畅销书可带来数百元收入。

四等作家:初出茅庐,月费60元的底层挣扎

四等作家是文学青年,稿酬千字1-2元。独身或留妻儿老家,住亭子间月租10元;伙食(大米、小菜、油盐、煤球)30元;加衣服、乘车、应酬,总计60元。仍属普通市民阶层。

这些青年多从江浙乡下涌来,梦想在《申报·自由谈》发迹。生活清苦:一碗阳春面0.05元,一天三餐靠路边摊。应酬则是投稿失败后的自我安慰。

1933年左联统计,上海文青年逾千人,多住亭子间。丁玲1931年抵沪后,先住廉价客栈,后靠稿费勉强维持。据《上海统计年鉴》,1936年普通市民月均消费50-70元,四等作家正处底线。

在这四级阶梯中,鲁迅无疑属头等——却以“且介亭”自嘲,寓意寄居租界一隅。1933年4月,鲁迅迁居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这幢三层楼房,由“北四行”之一的大陆银行1931年投建,乃典型新式里弄:砖混结构,有院有厅,煤卫俱全,月租60元以上。

鲁迅1927年10月3日抵沪后,先住景云里(石库门),继迁拉摩斯公寓(西式公寓),从未住过亭子间。大陆新村二楼朝南前间为其书房兼卧室,三楼前间是儿子海婴的房间;亭子间则供女佣阿玲居住。鲁迅在此编辑《且介亭杂文》(1934年)、《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且介亭杂文末编》(1936年)。“且”取“租”字半边,“介”为“界”字下截,“亭”指亭子间,象征半租界、半亭子间的尴尬身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
原创 东...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写了东汉末年到晋朝初年近百年的历史,涉及董卓、袁绍、吕布、公孙瓒、刘表、孙...
原创 中...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女性的社会地位长期处于非常低下的位置。某些时期甚至流传着“稚草换女”这样的说法,...
原创 日... 哈啰大家好,我是小格!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渗透。其实,日本的间谍活...
原创 为... 权谋与仁政的博弈:李世民与朱元璋功臣政策的深层逻辑 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
原创 郑... 台北马场町的秋风卷起落叶,郑丽文俯身献花的瞬间,历史仿佛在此刻重叠。这位新任国民党主席在吴石将军就义...
原创 霸... 关于项羽手下的五虎将,历代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根据蔡东藩在《历朝通俗演义》中的描述,项羽的五大将分...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的大都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军事职位,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作为东吴政权的核...
原创 扫... 《——·前言·——》 在清朝历史上,乌雅兆惠曾经扫平准噶尔,收复新疆,但他的名声却远不如左宗棠。这到...
原创 齐... 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几个国家当属春秋五霸,而在这五霸中,齐桓公无疑是最为传奇、最为卓越的一位...
原创 八... 开国将军里,能在战场上运筹帷幄、战功赫赫,又能在书桌前笔耕不辍、拿下茅盾文学奖的,怕是只有萧克一人了...
原创 他... 在秦昭王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名叫白起,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还以出色的军事才能闻名。他曾多...
原创 特... 1938年4月的一个夜晚,皖南岩寺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潺潺流水环绕,景色宁静、宜人。然而,就在岩寺...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许褚被称为曹操手下的第一猛将,他的战斗力十分强悍。然而,如果放眼整个三国天下,能够...
江西吉安:百年书院藏秋韵 赣江如练,环抱吉安城中的白鹭洲。这座形似白鹭浮水的江心洲上,藏着始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的白...
原创 同... 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的先遣部队顺利抵达了长江南岸。这时,蒋介石正站在重庆黄山官邸的露台上,...
泉州:世遗名片勾勒宋元海洋商贸... 泉州,古称刺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着东西文化和谐共生的城市景观。2021年,在第44届世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许多令人铭记的历史人物陆续登场。除了勇猛的将军如关羽、张飞,还有许多智勇双全的谋...
原创 4... 1930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霓虹闪烁,却是文人墨客的战场与乐园。在这座“东方巴黎”,作家们的经济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