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晋武帝一统三国:为何在西蜀灭亡18年后,司马炎才发兵灭吴?
迪丽瓦拉
2025-11-12 07:32:27
0

公元280年,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派遣杜预将军带领大军进攻东吴。不到半年的时间,东吴末代君主孙皓就被活捉,并被押往洛阳,这一事件标志着东吴政权的彻底灭亡。

东吴的覆灭,不仅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三国混战,也宣告了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以来百余年的战乱时代的终结。华夏大地终于重新恢复了统一与和平。 然而,早在公元262年,蜀汉都城成都已被司马昭派遣的军队攻破,蜀汉皇帝刘禅也不得不开城投降。当时,东吴国力已经衰弱,孤立无援,西晋的军事与政治力量已具备征服东吴、统一天下的条件。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西晋并未趁胜追击,而是拖延了整整十八年才开始对东吴采取行动。这个决策一直令后人产生诸多疑问:为何西晋会延迟攻吴?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同年,他的儿子司马炎在魏元帝曹奂的禅让下登基称帝,正式建立晋朝。虽然司马炎成为新帝,但当时民间普遍认为他并不像汉高祖刘邦那样通过战功建立起强大的政权,他被看作是一个依靠祖辈功绩继位的庸主。

《晋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今主上有禅代之美,而功德未著。”这句话准确反映了司马炎即位初期的评价。司马炎登基时仓促上任,既缺乏丰富的政治经验,也没有足够的军事功绩。能够继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朝中权臣如贾充、裴秀等的支持。 司马炎登基后心中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伐吴立功,摆脱“继承遗产的庸主”形象,证明自己的能力。然而,由于依赖朝中大臣的支持,司马炎初期并不能完全独立处理朝政,许多国家大事都需要听从重臣的安排。

当时,贾充是西晋政坛上最有权势的人物。由于曾谋杀曹魏皇帝曹髦,贾充获得了司马昭父子的极大信任。司马昭临终时,将司马炎托付给贾充,称“知汝者贾公闾也”。这足以看出贾充在司马炎心中的重要地位,几乎是辅佐他治国的“伊尹周公”。 此外,贾充还是司马炎的亲家,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即后来的“何不食肉糜”皇帝),使得二人关系更加紧密。由于缺乏治国经验,司马炎在处理朝政时极度依赖贾充的意见。 当时,许多大臣频频催促趁着蜀汉灭亡的胜利之势,尽快出兵攻打东吴,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然而,贾充却坚决反对出兵,认为西晋面临昆夷之患和幽并之戍等内外困境,贸然发动战争恐怕不是良机。 司马炎虽然有一定的决策权,但因经验不足,加之害怕出现内部反叛,最终没有在贾充的反对下采取立即行动。这种犹豫与顾虑,源自于曹魏时期的“淮南三叛”事件。那时,几次以讨伐东吴为名的叛乱,虽然最终被司马昭平定,但也让司马家对出征东吴的将领产生了深刻的疑虑。 由于贾充的反对,司马炎中止了伐吴计划,导致东吴征讨被延迟。

事实上,贾充所说的“昆夷之患”和“幽并之戍”并非空穴来风。西晋初期,政权并不稳固,内部矛盾复杂,外部压力也不少。尤其是鲜卑族领袖秃发树机能在河西、陇西地区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场动乱被称为秦凉之变,直接威胁到西晋北方的安全。秃发树机能联合北地匈奴、羌族等势力,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令西晋北方的局势变得异常危急。

为了镇压这场叛乱,司马炎不得不调动大量的兵力,且多次失败,直到279年西晋名将马隆斩杀秃发树机能,叛乱才得以平息。此外,271年匈奴右贤王刘猛叛逃,频繁攻打并州,引发了“幽并之戍”的叛乱。虽然规模不如秦凉之变,但也给西晋边境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应对北方的威胁,司马炎不得不调集大量军力,这一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直接影响了伐吴计划的执行。

除了外部威胁,晋初还爆发了大规模瘟疫,这也是推迟伐吴的重要原因之一。司马炎本人曾一度因病险些丧命,瘟疫让整个朝廷陷入恐慌,伐吴计划因此一再延后。

贾充还曾提出,夏季进攻江南可能会引发瘟疫,这一观点虽然因他个人的名声而被讥笑,但事实证明他确实有一定道理。公元279年,吴地爆发瘟疫,西晋首都洛阳在284年也遭遇了大规模瘟疫,几乎摧毁了洛阳的人口和社会秩序。大量的官员和百姓死于瘟疫,司马炎本人也在这场瘟疫中生病,甚至一度因病停朝。这场瘟疫给西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若司马炎早逝,西晋可能会面临内乱。 幸运的是,司马炎最终康复,避免了更大的政治危机。尽管国家在瘟疫后的恢复需要时间,但经过几年的调整,局势逐渐稳定。终于,公元280年,司马炎在积蓄力量、准备充分后,决定发动伐吴之战。在短短五个月内,西晋军队成功消灭东吴,实现了统一大业。 由此可见,西晋推迟伐吴并非出于刻意拖延,而是由于内部政治阻力和外部形势的共同影响。经过多年的等待和准备,司马炎最终在稳固了内政和解决了外患后,才得以顺利发动战争并获得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博物馆携手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1月11日,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正...
如果康熙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 雍正八年,一个王爷病死,皇帝哭到吐血。 这个44岁的人,生前掌控大清财政、军事、人事所有实权。 假如...
原创 古...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嫡庶之分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划分。根据这一制度,通常情况下,嫡出的子女地位高于庶出的...
原创 慈... 在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时期,中国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武术大师,其中一些人的传奇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让更...
原创 他... 受民间文学以及影视剧作品的影响,北宋名将杨延昭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历史上的杨延昭没有那么“邪...
原创 唐...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55岁的延安侯唐胜宗平定贵州苗乱,朱元璋赏银一千锭。 一年零四个月后,他被押上刑场...
抗战期间,这里的征兵额居全国之... 抗日战争期间,四川的征兵额达到300多万,居全国之首。四川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300万人以上,四川贡献...
原创 乱... 2025年11月7日,日本首相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宣称台海冲突关乎日本国家存亡,这番越界言论很快引发...
原创 自... 作者:许云辉 公元1275年3月,元世祖罔顾元军主力与南宋鏖战正酣事实,诏令在高丽打造“千料舟、拔都...
原创 三... 比起三国时期那些英雄人物的广泛传颂,三国皇族后裔的结局似乎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鲜有人知。公元26...
原创 韩... 说到韩国,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韩流。当时,韩国流行的造型吸引了不少中国年轻人的模仿:五颜六色的头发...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丨8句歌词... 天津北方网讯:一段旋律,如何成为民族精神的符号?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原创 徐... 1938年春,中国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朱德总司令突然访问了驻扎在山西的八路军115师344旅...
纪录片《新汴河》即将推出! 新汴河是新中国第一条人工开挖的大型河道,也是宿州人深植于心的母亲河。汴河是宿州的文化根脉——从隋唐大...
原创 晋... 公元280年,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派遣杜预将军带领大军进攻东吴。不到半年的时间,东吴末代君主孙皓...
原创 欧... 所谓“历史周期律”,也叫“黄氏周期律”,是黄培炎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指的是国家政权会...
原创 朝... 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而北部则由苏联占领。随着1947年冷战的爆发,朝鲜逐渐分化为南...
原创 明... 明代山西大移民:数十万人迁移到甘肃,探索你的家族根源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
原创 二... 一、石油勘探的历史起点 早在1913年,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就开始在中国北方多个地区进行石油勘探,投...
原创 刘...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为悲剧的皇帝之一。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身世并不显赫,没有显眼的背景或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