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日本首相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宣称台海冲突关乎日本国家存亡,这番越界言论很快引发连锁反应。
中国外交部随即重申,日本领土范围必须严格遵循二战后国际文件界定,琉球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
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琉球,北海道的土地权争议同样不容忽视,阿伊努原住民为收回故土的斗争已持续数百年,日本想掩盖的历史旧账,正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下逐渐浮出水面。
琉球与中国的关联早在1372年就已确立,当时琉球中山王察度遣使南京朝贡,明太祖朱元璋册封其为中山王,此后五百多年间,历代琉球国王均需接受中国皇帝册封,双方藩属关系稳固。
1609年,日本萨摩藩出兵攻占首里城,逼迫琉球国王签订《掟十五条》,琉球从此陷入双重朝贡的困境,既要臣服江户幕府,又不能断绝与中国的宗藩关系。
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单方面宣布废琉球藩设冲绳县,清政府持续八年抗议交涉,清特使何如璋明确拒绝日方三分琉球的方案,坚持琉球主权归属中国。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趁机彻底吞并琉球,即便如此,清政府始终未在任何条约中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
二战期间,1943年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曾提议中国收回琉球,1945年《波茨坦公告》更是明确规定,日本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指定的小岛,琉球群岛并未被纳入日本领土范围。
二战后,联合国于1947年将琉球交由美国托管,1951年《旧金山和约》因排除中国和苏联参与,其合法性一直备受争议。
1971年美日签订《冲绳归还协定》,美国仅将琉球的施政权移交日本,而非主权,中国外交部当年就发表声明,指出该协定非法无效。
2025年10月的联合国人权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联大第三委员会发言,直指日本对琉球人民的歧视和历史问题上的逃避,这一表态引发日本政坛震动。
11月9日,日本《产经新闻》公开抗议,称中方"煽动分裂",要求撤回言论,但并未否认琉球问题的历史与法理争议。
如今的琉球(日本称冲绳)面积仅占日本全国0.6%,却承载着70%的驻日美军基地,包括亚太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嘉手纳。
琉球民众常年遭受美军基地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生活干扰,美军士兵犯罪、军事演习扰民等事件频发,当地反对美军基地的抗议活动从未停止,而日本政府始终采取漠视态度。
2013年《人民日报》刊发《琉球再议正当其时》一文后,日本政府曾紧急回应,足见其对琉球问题的敏感。
2025年8月,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年度报告已将琉球主权和人权争议列为亚太地区热点议题。
一万多年前,阿伊努人就已定居北海道,创造了独特的绳文文化,以渔猎采集为生,与自然和谐共处。
1789年,日本商人在酒宴中向阿伊努人下毒,导致37名阿伊努勇士身亡,这一事件引发国后目梨之战,阿伊努人击杀71名日本人后,遭到幕府军队镇压,42名投降者被押往松前城,《夷酋列像》中的12幅画像,成为这段抗争史的见证。
1869年5月,日本明治政府未经阿伊努人同意,发布诏书将虾夷地改名为北海道并纳入版图,随后成立北海道开拓使,大量日本本土移民开始涌入。
1869年北海道人口仅5.8万,到1901年已增至103万,阿伊努人的传统狩猎场被圈占为农田牧场,他们反而成了自己故土上的"非法入侵者"。
1899年,日本颁布《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表面是保护,实则推行同化政策,阿伊努人被迫改用日本姓名,禁止使用本民族语言和传统祭祀,学校里的阿伊努儿童只要说母语就会遭到体罚。
1903年大阪第五回内国劝业博览会上,日本甚至开设"人类馆",将8名阿伊努人当作展品,让他们穿着传统服饰表演所谓"原始生活",供游客围观。
面对压迫,阿伊努人的抗争从未停歇。
1946年,全道阿伊努人大会在静内町召开,北海道阿伊努协会正式成立,专门为民族权利奔走。
1992年12月,该协会理事长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控诉日本的同化政策和领土剥夺行为,引发各国代表关注。
2008年日本国会才承认阿伊努人为原住民,此时距离北海道被纳入日本版图已过去139年。
2019年《阿伊努施策推进法》通过,仅在法律上确认了阿伊努人的原住民身份,并未赋予其土地权和自治权,仅侧重文化保存。
2025年9月,相关报道显示,阿伊努人仍在通过诉讼争取传统土地权和渔猎权,他们明确批评该推进法回避了核心的权利诉求。
2017年调查数据显示,北海道阿伊努人仅剩1.3万,能流利使用阿伊努语的老人不足10人,语言灭绝风险加剧。
2025年10月的相关讨论指出,超过70%的阿伊努人认为自己遭受歧视,土地被强占、文化被压制的历史创伤至今未愈。
从法理层面来看,日本的领土争议有着明确的历史依据和国际文件支撑。
《波茨坦公告》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对日本领土范围的界定具有不可动摇的法律效力,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日本也承诺坚持《波茨坦公告》相关立场。
1951年《旧金山和约》因排除关键国家参与,其合法性始终存在缺陷,1971年美日移交琉球施政权的行为,也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关于托管的规定。
近年来,琉球问题与北海道阿伊努人的权利诉求相互交织,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阿伊努人持续向联合国请愿,琉球民众的反基地运动和主权诉求也不断升温,这些问题的存在,本质上是日本近代殖民历史的遗留问题。
日本若想真正融入东亚地区,实现持久和平稳定,就必须正视这些历史争议,而非试图掩盖或否认。
历史真相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改变,国际法准则也不会因单方面主张而失效。
无论是琉球的地位问题,还是阿伊努人的权利诉求,都需要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
正视历史、弥补过错,才是化解领土争议、实现地区和谐的唯一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