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胜宗打完胜仗回来,却被朱元璋赐死,他不甘心:我犯了什么大罪
迪丽瓦拉
2025-11-12 09:02:46
0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55岁的延安侯唐胜宗平定贵州苗乱,朱元璋赏银一千锭。

一年零四个月后,他被押上刑场。

从功臣到"逆党",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洪武二十二年的最后荣光——平定贵州蛮乱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贵州水东境内传来急报。

苗蛮作乱,当地卫所无法平定。消息送到南京,朱元璋立即下令:延安侯唐胜宗统率贵州等卫指挥使程暹,率马步军前往征讨。

接到命令时,唐胜宗刚从辽东回京不久。

在辽东镇守七年,唐胜宗"威信大著",史书称他为"名臣"。

七年时间里,他整顿军务、操练士兵、稳定边防,把一个战略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次平叛任务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从18岁投军算起,唐胜宗已经征战37年。

常州、池州、南昌、鄱阳湖……这些地名串起他大半生的军旅生涯。

现在要去的贵州,地形复杂,苗蛮善于利用山地作战,对中原军队来说是个考验。

唐胜宗带兵出发,水东地区山高林密,苗蛮占据险要,时而出击劫掠。

唐胜宗到达后,没有贸然进攻,先派人侦察地形,摸清对方据点分布。

随后他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切断苗蛮各寨之间的联系,逐个击破。

叛乱被平定,消息传回南京,朱元璋大为满意,下旨赏赐白银一千锭

一千锭白银,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赏赐。按明初的标准,一锭银重五十两,一千锭就是五万两白银。

对比其他将领的赏赐,可见朱元璋对这次平叛的重视。

唐胜宗接到赏银,心中应该踏实了些。

55岁的年纪,在古代已算老将。他经历过削爵的屈辱,也尝过复爵的喜悦。

现在立了新功,又得重赏,或许能在京师安度晚年。

谁能料到,这是他人生最后的高光时刻

距离他被处死,只剩下一年零四个月。

从中翼元帅到延安侯的戎马生涯

回溯唐胜宗的军旅生涯,有两场战役必须提及。

第一场是宁国之战,元至正十七年,徐达率军攻克常州后,继续北上围困宁国。

宁国地处皖南,扼守要道,张士诚派援军赶来救援。

援军来势汹汹,明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唐胜宗主动请缨,带兵在险要处设伏。他选择了一处山口,地形狭窄,大军难以展开。

当张士诚的援军进入伏击圈,唐胜宗发起猛攻。

这一仗打得极为惨烈,史书只用四个字记录:"扼险力战",字少情浓,说明战况激烈。

唐胜宗率部死守险要,硬是把援军击退。

援军一败,宁国守军军心动摇,很快投降。

这场胜利让朱元璋记住了这个年轻将领

第二场是安庆水寨之战。

征讨陈友谅时,安庆城池坚固,守军死守不降。城外有水寨护卫,水陆配合,明军多次进攻都被击退。

唐胜宗建议在陆地上摆出大举进攻的架势,吸引守军注意力。

实际上派精兵绕道,出其不意攻击水寨

陈友谅的守军果然上当,把主力调往城墙防御。

唐胜宗率军突袭水寨。

水寨一破,安庆的供给线被切断。城内守军失去后援,很快崩溃。

这一仗展现出唐胜宗不仅能打硬仗,更懂得用计谋。

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从"勇将"升格为"智将"。

洪武二年,唐胜宗跟随徐达攻克延安,晋升为都督同知。

第二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唐胜宗被封为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还得到了世袭凭证。

在洪武三年的封赏体系中,六公二十八侯构成明朝开国勋贵的核心层。唐胜宗位列二十八侯,虽然排名不算最前,地位已经相当显赫

拿到世袭铁券那天,唐胜宗大概以为自己的后半生有了保障。

毕竟,那是朱元璋亲自颁发的免死金牌。

从削爵到复爵——在猜忌阴影下的浮沉

延安侯的荣耀没能维持太久,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功臣的态度开始转变。

从安抚到防范,这个过程悄然进行。

唐胜宗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转变,是因为"擅驰驿骑"。

驿站是官方通信系统,有严格的使用规定。唐胜宗某次出行,动用了驿站的马匹,被御史弹劾。

这种事情在战争年代根本不算事,将领调兵遣将,用几匹驿马算什么?

朱元璋的反应出人意料:夺爵,降为指挥。

一夜之间,延安侯变成了普通武官。爵位被削,俸禄锐减,更重要的是,那张世袭铁券形同废纸

唐胜宗想不通,跟随朱元璋三十多年,立过那么多战功,就因为用了几匹驿马,爵位就没了?

官场的逻辑从来不在事情本身。朱元璋要的是让这些武将明白:再大的功劳,也要守规矩;再高的地位,也随时能拿走。

转机出现在代县,代县发生叛乱,朝廷派兵镇压,几次都没成功。

唐胜宗主动请缨,带兵前往,很快平定叛乱。

朱元璋这才想起这个老将的价值。"久之,复爵"——过了很久,才恢复爵位。

复爵后的唐胜宗更加谨慎。

他接连完成几项任务:平定浙东山寇、招降元朝右丞兀卜台、巡视陕西督促屯田、镇守辽东七年、平定贵州苗乱。

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好,尤其在辽东,他治理有方,"威信大著"。

可这些功绩并没有让他重新进入权力中心。

复爵后,唐胜宗再也没有踏入京城的核心圈子

朝廷的重要决策、军事部署的核心讨论,都跟他无关。他被派往边疆,成为执行者,不再是决策者。

这种边缘化是有意为之的,朱元璋需要唐胜宗的军事才能,所以让他平叛、镇守;同时又不信任他,所以把他隔离在权力核心之外。

唐胜宗大概理解了这个逻辑。

所以在辽东七年,他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平定贵州苗乱,他毫不犹豫奔赴前线。

有功却不被信任,这种矛盾状态维持了十几年。

直到洪武二十三年,矛盾以最残酷的方式爆发。

洪武二十三年的突然死亡——胡惟庸党案的牺牲品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到锦衣卫告发。

他说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位侯爵,当年与胡惟庸共谋不轨

消息传到朱元璋那里,皇帝立刻下令彻查。

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已经过去十年,当年处理完胡惟庸及其党羽,案子似乎已经了结。

谁料想朱元璋要重新清算。

唐胜宗被押解进京,从接到传讯到站在大堂,整个过程恍如梦中。

一年多前,他还捧着朱元璋赏赐的一千锭白银;现在,他成了"逆党"。

审讯官宣读罪状:勾结胡惟庸,图谋不轨。

唐胜宗辩解:自己常年在外征战,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时,他正在外地镇守,根本没有参与任何谋反活动。

况且胡惟庸案当年查得那么仔细,如果真有牵连,为何十年后才提出来?

没有人听他的辩解,李善长、陆仲亨、费聚、赵庸、金朝兴、叶升……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处决名单上。

这些人都是开国功臣,有的已经七十多岁,有的刚立新功。

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向天下公布"奸党"名单。

词语相连,株连达三万余人。

唐胜宗被处死时,他或许想起18岁投军那年;想起宁国山口的伏击战;想起安庆水寨的夜袭;想起延安城下的攻城战;想起辽东七年的风雪……

他到死也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大罪

一年后,洪武二十四年冬天,朱元璋命郭英去召唐胜宗的儿子少祖入朝听用。

少祖拒绝,不愿重蹈父亲覆辙。

朱元璋于是下旨:为唐胜宗刊像立庙。

杀他的人为他立庙,这种吊诡的举动,成为洪武朝功臣悲剧的一个注脚。

从洪武二十二年正月的赏银一千锭,到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的问斩,时间跨度不过一年零四个月。

唐胜宗用37年戎马生涯换来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我犯了什么大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为了加强边防,设立了十个节度使,各自负责不同的区域,每个节度使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原创 历... 日本是一个嗜赌如命的国家,他们非常敢把“国运”当作赌注来押。二战的惨败让日本变成了一个“不正常”的国...
原创 《... 《闯关东》作为一部史诗级的年代剧,不仅展现了清末民初 “闯关东” 这一宏大的人口迁徙浪潮,更刻画了一...
原创 好... 1040年正月,西夏李元昊大举进攻宋朝西北边境,攻破延州守卫后俘虏多名宋将,宋朝边境岌岌可危。 在此...
原创 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充满变革的时代,历时将近五百年。在这段时期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严...
原创 忽... 1260年3月,忽必烈在开平被尊称为汗,紧接着在1271年他确定了国号为“大元”。1276年,元军向...
历史必然剪开IRON 长三角MOMO 我们无法见证地球文明的最终形态,但我们注定是横跨在碳硅两个时代之间的桥梁。小鹏、特斯...
陕西榆林地区发现史前至商代石城... 新华社西安11月11日电(记者杨一苗)记者11日从陕西省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了解到,自2019年...
原创 白... 所谓的“白马之盟”,其实是刘邦在临终时与西汉开国的功臣们一同立下的誓言。这个誓言的内容很简单:以后,...
原创 为... 清朝与其他历史朝代不同,它在继承前朝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皇权王朝,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巨大...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契丹主册立晋高祖 耶律德光乃使桑维翰返报石敬瑭,石敬瑭即至契丹军营,亲自拜谢。耶律德光喜...
原创 和... 北洋军阀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一般来说,北洋军阀的时期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派系:直系、皖系和奉系。乍...
吴业国:宋代“积贫积弱”说再探 摘要:学术界长期存在宋代“积贫积弱”说,指的是财政上的贫困匮乏与宋廷在对外战争中长期居于守势。通过全...
上海博物馆携手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11月11日,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正...
如果康熙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 雍正八年,一个王爷病死,皇帝哭到吐血。 这个44岁的人,生前掌控大清财政、军事、人事所有实权。 假如...
原创 古...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嫡庶之分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划分。根据这一制度,通常情况下,嫡出的子女地位高于庶出的...
原创 慈... 在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时期,中国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武术大师,其中一些人的传奇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让更...
原创 他... 受民间文学以及影视剧作品的影响,北宋名将杨延昭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历史上的杨延昭没有那么“邪...
原创 唐...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55岁的延安侯唐胜宗平定贵州苗乱,朱元璋赏银一千锭。 一年零四个月后,他被押上刑场...
抗战期间,这里的征兵额居全国之... 抗日战争期间,四川的征兵额达到300多万,居全国之首。四川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300万人以上,四川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