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妹妹漂亮不?要不要考虑把她娶了?”
陈赓一脸笑意,拉着身边那个年轻女孩,带着打趣的语气对陈锡联说。
陈锡联愣了一下,眼中露出疑惑,显然有些难以置信:“你居然有这么漂亮的妹妹?”他这句话里充满了惊讶和不敢相信的情绪。
陈锡联心里不禁在想,这个女孩究竟是谁,竟能让他如此惊讶?而陈赓为什么会这么轻松地提起将妹妹嫁给陈锡联的事情?难道是在开玩笑,还是有其他的深意?
其实,陈赓早在离开家乡后,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军队,经历了漫长的战争岁月,最终坚定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红军反围剿的战斗中,他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很快便晋升为红12师的师长,而在那时,陈锡联还只是红10师的一个连长。
尽管当时两人并未正式认识,但陈赓早就听说过陈锡联的名字。他知道陈锡联在战场上有着精准的火力打击,像一颗小钢炮,威力十足。由于战争局势紧张,两人一直未曾见面。陈赓心里想着,等将来有机会,必须亲眼见识一下这位“小钢炮”的真本领。
对于陈锡联来说,陈赓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指挥官,作战勇猛,指挥有道,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陈赓那种乐观的态度。陈锡联常觉得自己肩上的压力重重,焦虑不安,而陈赓却总能轻松应对一切,似乎从不被任何困难压倒。
有一次,陈赓主动和陈锡联打招呼,两人渐渐熟悉起来。尽管陈锡联性格内向,总是带着些许拘谨,陈赓却经常开玩笑逗他,陈锡联从不生气,反而默默忍受这些调侃。周围的人见状,不禁劝陈赓别再“欺负”陈锡联了,可陈赓却觉得陈锡联的性格实在太可爱,喜欢逗他开心,也因此和他更加亲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从最初的打闹变成了真正的朋友,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因为两人都姓陈,陈赓提议互称“大哥”和“小弟”,陈锡联欣然接受。从此,陈赓成了“大哥”,陈锡联则成了“小弟”,他们形影不离,互相依赖。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赓晋升为386旅的旅长,带领部队在晋察冀一带展开游击战,而陈锡联则逐渐从385旅团长升任为旅长,指挥太行山一带的抗日战斗。尽管两人各自在不同的战场上,彼此的友情却始终未变,常常互相关心。
1943年,中央决定派遣一些将领去中央党校学习,陈赓和陈锡联都被选中。进入党校后,两人终于有了更多见面的机会,聊起过去的战斗经历,话匣子一打开,便再也没有停下。陈赓总是带着“大哥”的身份,四处带着陈锡联走动。在陈赓的影响下,陈锡联的性格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陈赓的“带坏”效应很快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陈锡联从最初的腼腆逐渐变得更加主动,开始不再害羞,见到人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大家也开始开玩笑说,陈锡联被陈赓“带坏”了,然而他自己却觉得挺开心的,乐在其中。
有一天早晨,陈赓又来找陈锡联:“快点,走,我们去看看毛主席!”陈锡联惊讶地听到这话,没想到陈赓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关系竟然这么亲密。虽然因为身份原因,他没有机会和他们多说话,但有陈赓在,似乎所有的障碍都不再是问题。
在党校的日子里,除了理论学习,大家还会进行体力劳动。有一天,党校安排了一个修建机场的任务,每两人一组,负责搬运土方。陈赓和陈锡联被分在了一组,任务是推着小推车,一趟一趟地将土运到机场建设现场。
起初,这个任务看似简单,然而一整天下来,两人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汗水浸透了衣服,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第二天,陈赓突然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提议:“我们去的时候我推着你,回来时你推着我,这样可以省点力气。”陈锡联觉得这个安排很公平,便同意了。
然而,下午时,陈锡联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原来去的路上并没有土,陈赓轻松地推着他走,而回程时,陈锡联才知道自己不仅要推着陈赓,还要推着沉重的土堆!尽管累得几乎走不动,他依然默默承受,没有抱怨。
这几天,陈锡联一直在推着陈赓,虽然非常辛苦,但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们珍贵的回忆。一天,陈赓突然说:“如果我有妹妹,我一定把她嫁给你,像你这样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陈锡联听后只是笑笑,回应道:“幸好我结婚早了,否则真要考虑考虑了!”
两人哈哈大笑,疲劳感顿时消失,那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也成了他们生命中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