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旧梦未醒,新一轮的干预野心已随美日同盟升级而浮出水面。
最近日本政界频频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俨然将台海视为自家门前。2023年初,日本政府正式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明确将中国列为“最大战略挑战”,并首次写入“台湾问题”的立场。
今年美日菲三方峰会联合声明中,日本更是积极配合美国推进所谓“印太战略”。4月,日本自卫队与美军在琉球群岛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模拟“离岛防卫”,针对性明显。
历史阴影下的野心,日本对台殖民记忆
日本对台湾的野心非一日之寒。早在1874年,日本就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首次出兵台湾,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首次尝试。当时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与清政府交涉时,竟公然声称台湾是“无主之地”,不在中国主权之下。
清政府对此坚决驳斥,强调“台湾全地久隶我国版图”。经过这次交锋,日本虽暂时撤兵,却勒索了50万两白银赔偿。这一事件成为日本吞并台湾的军事预演。
1895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举国震惊,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
台湾官民发布《台民布告》与《台湾民主国自主宣言》,发起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他们推举台湾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成立“台湾民主国”,年号“永清”,寓意永远归属清朝。
日本接收台湾的过程充满血腥。1895年5月,桦山资纪被任命为首任台湾总督,6月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开启了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面对台湾民众的激烈反抗,日本军队实施了残酷镇压。
1896年6月,日军对云林县斗六镇及附近70多个村庄进行长达五天的大屠杀,遇害无辜居民达三万以上,数庄人烟灭绝,田园荒废。
日本在台湾建立了严密的殖民控制体系。1895年设立的台湾总督府作为统治台湾的最高机构,先后颁布“六三法”等一系列殖民地法律法规,确立了总督专制体制。
台湾总督掌握台湾民众的生杀大权,集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于一身。
警察政治是日本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日本在台湾建立了严密的警察制度,警察不仅维持治安,还干预公共卫生、收税、管理户籍等方方面面。台湾人当时习惯称警察为“大人”,甚至用“大人来啦”来吓唬不乖的儿童。
为强化社会控制,日本还复活了保甲制度,规定每十户为一甲、每十甲为一保,实行连保连坐制度。一人犯罪,全保全甲连坐,使台湾人民互相监视。
经济上,日本对台湾实施残酷剥削。日本实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政策,把台湾变为日本的粮食基地。台湾的稻米和蔗糖大量输往日本,经常造成岛内粮荒,被称为“饥饿输出”。
殖民当局强令台湾蔗农将甘蔗低价卖给日资制糖会社,每年90%以上的台湾蔗糖输入日本。正如历史学者所言:“一部台湾糖业史,就是一部日本殖民史”。
为巩固殖民统治,日本还推行阴毒的殖民同化政策。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灌输忠君爱国思想,力图把台湾人变成日本的忠臣良民。
1940年,台湾总督府宣布“恩准”台湾人改用日式姓名,由警察胁迫改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强征数十万台湾青年充当日军炮灰。
殖民统治的深层动机,从历史看现实
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扩张战略的重要环节。明治维新后,日本统治者提出“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走上了以军事立国、极力向外扩张的道路。
1927年,日本政府在东方会议后出台的《田中奏折》更是明确提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这一侵略路线指引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日本对外侵略具有鲜明的投机性和冒险性。通过甲午战争,日本获得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台湾,并从中国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日本当时年财政收入的7倍。
这些巨额财富为日本近代工业发展掘到了第一桶金。
一次次战争冒险的成功,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更大的野心。他们认为“战争是创造之父,文化之母”,将对外侵略视为国家发展的捷径。这种思维定式至今仍在影响日本某些政治势力。
日本对外扩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强者为伍。明治维新后,日本外交秉持实用主义,推行“与列强协调外交”,形成与强者为伍、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1902年与英国结盟,二战前与德国意大利结成轴心国,二战后则投入美国怀抱。
今天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依然是这一传统策略的延续。
日本畏威不畏德
近年来,日本不断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悄悄加强军事力量。2015年,日本通过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2022年,日本政府决定将国防预算提高至GDP的2%以上,违背了长期坚守的防卫费不超过GDP1%的惯例。
日本西南诸岛的军事化步伐明显加快。2023年,日本在距离台湾仅100多公里的与那国岛部署防空导弹部队,并在石垣岛建立新的陆上自卫队基地。这些举措明显是针对台海局势。
日本还加强与美国的军事一体化。2024年初,美日宣布将共建新一代导弹网络,并在日本南部岛屿建立联合指挥中心。日本自卫队与美军的联合演习频率和规模都创下历史新高,演习内容直指“台海冲突”场景。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正积极推动修改和平宪法。自民党提出的修宪草案中,明确要求删除宪法第九条中关于放弃战争和不保持战斗力量的规定,为日本对外动武提供法律依据。
日本政客频频访问台湾地区,试图提升双方实质关系。2023年7月,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团窜访台湾,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这些行为无疑向“台独”势力发出了错误信号。
历史教训,日本扩张主义的惨痛后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日本过去的侵略扩张不仅给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自身付出了惨痛代价。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了多个无人区,仅南京大屠杀就造成30万人死亡。这些反人类罪行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日本在东南亚的统治同样残酷。为修建泰缅铁路,有10万亚洲劳工和1.6万名盟军战俘死于非命。1945年美军发动马尼拉作战时,日军实施疯狂大屠杀,一个月内约10万名菲律宾平民丧生。
过度扩张最终导致日本帝国崩溃。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日本殖民台湾的美梦彻底破灭。正如历史所证明的,任何侵略扩张行为都不可能成功。
战后,日本政府曾一度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奇迹。但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再次抬头,企图否认侵略历史、突破战后体制。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东京街头,右翼团体的宣传车高音喇叭里循环播放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不少普通日本人只是匆匆走过,并未多加理会。但日本政治精英们却认真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国家政策。
日本自卫队正在加快与那国岛、石垣岛等“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这些岛屿距离台湾不到200公里。2024年度日本防卫预算再创新高,其中专门列入了“台海冲突应对”专项经费。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常押相似的韵脚。日本一些人试图重温殖民旧梦,而14亿中国人民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海和平稳定的钥匙,始终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