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你为什么觉得会突然?
元春入宫已经有好几年了。当初她是因为具备贤孝才协的品德而被选入宫中,符合皇帝挑选人才的标准。从她和父母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元春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当她与母亲和祖母相见时,大家都忍不住哭泣,唯独元春作为晚辈却劝大家止住眼泪: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这个细节展现了元春性格中的克制和隐忍。 如果把元春的形象放在宫斗剧里来看,她这样的角色本应受到提拔和晋升。经过多年辛苦的熬炼后,最终能够封妃,也应该是名副其实,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会被说成是突然呢? 不过,说突然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不仅仅是贾府中的人感到意外,连我们读者在看这段情节时,也觉得似乎毫无预兆。 《红楼梦》第一次提到元春,是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段中,他简单提到元春曾入宫做女史。接着,随着黛玉进京的情节展开,我们读者逐渐看到贾府的日常生活。直到第十六回之前,元春的身影几乎完全消失在了故事中。贾府中的人,包括抚养元春长大的贾母,包括与元春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的宝玉,还有元春的生母王夫人,甚至其他所有人,都似乎把元春遗忘了。 如果一个后宫的女官或者低级嫔妃(女史是《红楼梦》自创的职称,明清时期的后宫并没有这个职位,所以我也不敢直接断定女史是女官还是嫔妃)突然被晋封为妃子,这种事情本不可能没有任何预兆、毫无征兆的发生。然而,贾府的人对这一变化如此惊讶,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元春的近况。这不是相隔千山万水、久别重逢,皇宫和贾府都在京城内,信息应该是可以通畅的。这只能说明,贾府对元春的事情从未关心,甚至从未打探过她的消息。 有人或许会说,贾府的人刻薄寡情,情感冷漠,但这也未必。就像贾母虽然从未见过五六岁的外孙女,也没有显得过于失落;但一旦派人去接黛玉,她又会时常念叨,显得特别想念。贾府的人对入宫后的元春,也有一种即使见不到面,心里依然有些心疼和挂念的情感。因此,他们可能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对她的关注。 但问题是,贾府此时已经进入了内囊尽上的困境,家族中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元春有可能得到晋升,从而为家族带来荣耀。换句话说,元春的前途实际上关系到贾府的未来和命运。那么,作为如此重要的角色,元春的未来却在贾府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人或许认为这是一种清高,或许觉得贾府家族人态度傲慢,但归根结底,这就是贾府名利心不重的表现。正如冷子兴所说,贾府中的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 你以为他们只是漠不关心元春吗?其实,他们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未来和命运,他们只知道追求安富尊荣,尽情享乐,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