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按照盟国要求,日本接受通牒宣布投降,也意味着需要把近代以来侵吞的外国地盘都吐出去。而东北亚某半岛,也因此得以脱离日本。不过,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很快进入冷战状态,最终,半岛也随之分成两个国家,其中南部属于韩国。
韩国虽然独立,但经济上还是很贫穷的。但是在1980年代的时候,韩国却得以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记得1990年代的时候,在我们辽东半岛,也存在很多韩国的企业:主要是服装厂。当然在沈阳还有一些中韩合资的方便面企业。
那么问题来了,韩国是如何从刚独立那会儿穷的叮当响,发展到1980年代那会儿的经济腾飞国家的?
1953年,半岛南北战争基本停战。虽然战争结束,但是南北双方的较量并没有停止,而是换成了其他领域:比如经济民生方面。在1950年代,主体来说,当时半岛的北方经济条件强于南方。所以那时候很多韩国人是逃到北方的。
记得前些天还看个电影,《凶降喜讯》,这部电影讲的是1970年日本赤军劫持飞机前往平壤的一些经过。这部电影也提到,当时南北双方的较量,是方方面面的,从科技,到国际影响,国际形象,乃至GDP。
在停战后,韩国依旧积贫积弱。所以1961年,军方有人觉得韩国应该更换当家人了。所以1961年左右,军人出身的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当时的韩国总统,自己上台执政,开始对韩国进行改革。
1962年,朴正熙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当时西欧和美国因为劳动力价格高,而且当地人不愿意干苦脏累的工作。而韩国又有太多的劳动力。所以朴正熙不断和美国、西德等国家斡旋,吸引这些国家在韩国投资,发展制造业,解决韩国劳动力问题,并且借此来赚取外贸汇率。同时,大量韩国劳动力也出口海外,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从事低工资但又苦脏累的工作。
这一系列操作,让韩国的经济确实有了不小的起色。而韩国在拿到外汇以后,也搞了一些类似电力、交通方面的基建,争取把国内环境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随着越南战争爆发,南越南方面不断请盟友助拳。朴正熙把大量韩国精壮派遣到越南战场充当雇佣军,利用雇佣军来赚取外汇,实现积累。所以有说法认为,韩国的起家资产有不少越南军民的血泪。
转眼间到了1970年代,韩国实现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当然这资本积累是韩国劳工的血汗换来了。其实好多事情不外乎这样:有钱好办事儿——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从1-100不难,但是,从0-1很难,很多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劳碌一辈子,最大的问题就出在没有力量解决第一桶金问题。
朴正熙通过劳工和越南战争的气机会,拿到了第一桶金。
所以到了1970年代,韩国开始产业升级,发展造船业、电子产业这些产品。当然时至今日,韩国的造船业和三星电子,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是不弱的——当然很多事情得实事求是。
实际上,韩国的三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得以发展起来的。
1980年代,全斗焕成为韩国的新总统。此时的韩国电子工业和造船业已经很强大。此时的韩国经济已经处于富国的水平。因此有人把朴正熙当权时期,对韩国经济的发展,称为“汉江奇迹”。韩国也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当然,之后韩国继续发力一些高科技方面的产业。这些发展,让韩国在本世纪之前,一直都处于很富裕的状态。
实际上,1990年代初期,中国愿意和韩国建交,也是考虑到韩国虽然小,但当时经济体量很大。中国需要引进韩国的资本来发展经济。
当然虽然当下,很多人认为韩国物价贵,内卷严重。但是不可否认,即便是如今的韩国,其经济总量放在全球,也是排名靠前的。
其实总结韩国能够在二战中兴旺,原因不外乎两点:
第一,就是朴正熙牺牲了大量韩国劳工的健康和士兵的生命,依靠以人换汇的手段,实现了原始积累。
第二,就是当时美国、西德等国家愿意扶持韩国,这也让韩国生产出来的很多工业品有了销路,实现了经济循环。
只是,很多在高负荷劳作中死掉的老一辈韩国人,看不到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