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在汉中沔阳自立为汉中王,并任命关羽为前将军,负责统领荆州,并赋予其假节钺的权利。 当时蜀汉的主要将领排序如下:关羽为前将军(军职二品,持假节钺)、马超为左将军(军职二品,持假节)、张飞为右将军(军职二品,持假节)、黄忠为后将军(军职二品)、糜竺为安汉将军(军职二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军职二品)。 虽然关羽并没有参与刘备征战汉中的过程,但他这几年在荆州的表现相当出色,不仅在军职上排名第一,还被赋予了假节钺。所谓的假节意味着可以代表刘备行使某些权力,甚至可以先斩后奏,杀死违背军令的人;而假节钺则意味着他有权惩罚那些持有假节的人,因此关羽在军中地位极高,理论上,他甚至可以惩罚马超和张飞。
同月,曹操依然坐镇长安,他将妻子卞氏立为王后,并派遣左将军于禁率领七军三万人,从许都出发前往樊城,准备支援曹仁对抗关羽。 然而,曹操并没有亲自赶往樊城支援,也没有选择在许都调度全局,原因在于四百多年前,刘邦曾经从汉中北上,借道栈道暗渡陈仓,成功地灭掉三秦,攻占关中。因此,曹操认为,只有他亲自驻守长安,才能确保关中安全。 最初,曹操派遣快马送往邺城,准备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指挥征虏将军率军南下支援襄樊。但曹植酒醉无知,甚至无法理解使者宣读的命令,曹操因此决定将支援任务交给许都的于禁军。 于禁一向是曹操亲征时的先锋,撤军时则负责殿后。官渡之战时,于禁与乐进等将领率军在延津一带,成功摧毁了敌人的数十个兵营,斩获颇丰,威名远扬。后来,于禁被任命为左将军,假节钺,并被封为益寿亭侯,食邑1200户。 此时,曹魏的主要将领排序如下:张辽为征东将军(军职二品,持假节)、曹仁为征南将军(军职二品,持假节)、张鲁为镇南将军(军职二品)、夏侯惇为前将军(军职二品)、于禁为左将军(军职二品,持假节钺)。 在曹魏的荆州战区,张鲁没有兵权,张辽和夏侯惇在扬州战区对抗孙权,而曹仁和于禁则在荆州战区抵御关羽的进攻。 于禁抵达襄樊战场后,他驻扎在襄樊以西的平鲁城,这里原是一个废弃的小城,位于汉水北岸,地理位置相对偏僻。 关羽曾在新野驻守多年,并且亲自训练水军,对襄阳附近的汉水流域非常熟悉。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关羽掌握了对抗曹军的先机,只待适合的时机——一场大雨。 八月,刘备回到成都,任命魏延为镇守汉中的远将军,继续负责汉中的防务。 曹操得知刘备回撤,判断魏延并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北伐,便将张郃留守陈仓,自己移师洛阳。 但曹操依然担心襄樊战局,便命令徐晃从洛阳出发,率领数万新兵支援曹仁和于禁。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假节的将军,级别比庞德更高。 此时,曹魏在荆州战区的将领阵容非常强大,包括曹仁、于禁、徐晃、庞德、满宠、吕常等人,而蜀汉方面,荆州战区的唯一重将就是关羽,且只有他一个假节钺的将军,缺乏其他能与之匹敌的重臣。 曹魏在襄阳至樊城地区集结了约九万大军,未来几个月,兵力可能增加到十二三万;而蜀汉方面,关羽只率领三万余人马,单枪匹马挑战曹魏的主力。 与此同时,孙权注意到曹操将许都的主力调往南阳,便立即亲自率军攻击夏侯渊、张辽和臧霸驻守的合肥地区。曹操同时面临两线作战的压力。 八月,秋雨连绵,汉水上游的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曹仁、满宠、吕常等曹军将领虽然在襄樊驻守多年,但他们主要是北方出身,对水战毫无经验,甚至连水军都没有。于禁和徐晃也同样不擅长水战。 关羽早已在襄樊训练水军,他精通如何利用汉水作战,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关羽通过搜寻发现了多个较大的水库,并趁着暴雨的时机,一夜之间打开了这些水库,造成汉水水位急剧上涨,迅速淹没了大部分曹军阵地。 当夜风雨大作,水深已经达到丈余(约三米)。于禁和他的部队被困在平鲁城,许多士兵四散逃命,失去了战斗力。 此时,关羽率领水军进攻,于禁见四面无路可逃,最终率军投降。于禁与庞德一样,曾是曹魏的重要将领,但在关键时刻,却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指挥能力。 关羽并未立即斩杀庞德,反而试图劝降他。庞德坚持认为,作为勇将,宁死不屈,不愿苟活,最终关羽只得斩了庞德。 曹军这次在襄樊战场上的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曹操听闻后深感痛惜,他表示:我和于禁相识三十年,怎料在这种局面下,他反而不如庞德。 虽然襄阳和樊城的地基较高,水未淹至膝盖,但曹军的形势已然堪忧。有人建议曹仁不如乘船夜间撤离,虽失城,却能保全性命。 然而,满宠劝道:水涨得快,退得也快。关羽之所以不敢轻易北上,是因为我们可以断他的后路。如果我们撤退,南阳将不保,洛阳、许昌也会面临危险。 因此,曹仁决定坚持守城。最终,关羽将俘虏押送至江陵,虽然江陵城大,但守军仅有万余,粮草短缺,关羽将部分俘虏分配到公安城。 这一战后,襄阳和樊城周边的小城几乎全部投降。正在募兵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纷纷投降。 关羽擒获了左将军于禁,斩杀了立义将军庞德,俘获了三万魏军精锐,迫使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震动了整个华夏。 曹操听闻此事后,失去了信心,感到极为沮丧,决定将汉献帝从许都迁至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