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治被开膛破肚,宁死不降吴三桂,康熙夸他是忠臣,其实夸错了
迪丽瓦拉
2024-11-25 10:08:38
0

原标题:朱国治被开膛破肚,宁死不降吴三桂,康熙夸他是忠臣,其实夸错了

朱国治是顺治、康熙年间的大臣,很多人误认为他是明朝皇室的后裔,虽然他姓朱,但是与朱元璋的“朱”可是没有一点关系。朱国治是清朝汉军正黄旗人,顺治四年开始入仕,康熙十二点被吴三桂杀害。

在《康熙微服私访记》和《康熙王朝》中都有刻画朱国治这个人物的形象,却差别很大。

《康熙王朝》里的朱国治乃忠臣的形象,他痛批吴三桂不该起兵造反,被恼怒的吴三桂给杀害,最后还被康熙夸赞;《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朱国治却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官形象,祸害百姓,陷害忠良,无恶不作。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朱国治是怎样一个人呢?

《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刻画

话说,康熙正在为裁撤三蕃的事愁苦不已,正巧一个叫朱国治的人给康熙上了一道奏折。这份奏折一瞬间点燃了康熙想要立即撤蕃的激情,撤三藩的剧情拉开了序幕。

但康熙并没有一开始就将这个重担交给朱国治,而是先试探了一下朱国治的忠心。康熙先给朱国治乱扣帽子,接着将他关进了牢里,把他骂得一无是处。朱国治惊慌不已,怕自己一世清明就此毁了。

但他只是一时的惊慌与失望,康熙看着他眼里的坚定和对国家的忠诚,便又换了套说辞,将杀他的理由换成可以为国家换来一两年的和平。朱国治听到此处,表现得大义凛然,能以一个人的性命换得家族荣辱,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经过一系列的悬念之后,朱国治被康熙任命为云南巡抚,意欲以朱国治为突破口,挑起朱国治和吴三桂的矛盾。

终于在康熙十二点十二月,吴三桂起兵叛乱,朱国治到吴三桂的府上,指着他大骂,吴三桂恼羞成怒,将朱国治开膛破肚,以儆效尤。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康熙称赞朱国治是忠臣,说他“捐躯殉难,深为可悯”,将他追赠为了户部右侍郎。

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忧国忧民,一副大义凛然的形象,置身死于度外,成为了忠义的化身,甚至康熙将他称赞为楷模。可历史上的朱国治真的是一个大忠臣吗?

虽然历史上的朱国治确实大骂吴三桂叛乱,被吴三桂处死,但也是一个实打实的奸臣,为什么说他是奸臣?

贪官

朱国治曾经只是一个七品小县官,这个时候的他还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形象,但仅仅十几年他就从正七品升到了正二品。为何朱国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大的晋升已经不可得知,但也基本可得知朱国治有着不俗的政绩。

朱国治在顺治十六年的时候担任江苏巡抚,这个时候的他依然是一个百姓眼中的好官形象,但在他在巡抚的位置上站稳脚跟后,便暴露了他的真实面目。朱国治将“父母官”这三个字忘得干干净净,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大贪官。

在任期间,他搜刮百姓钱财无度,因此百姓“送”了他一个“朱白地”的外号,意思就是只要他所在的地方,搜刮无度,寸草不生。基本上一个外号就能判定朱国治的所作所为。

朱国治将搜刮来的钱财,贿赂给了京城的大臣,因此竟没一点朱国治的坏消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收了钱的大臣五一不说朱国治是个好官。

酷吏

朱国治不仅是一个贪官,从他的施政手段来说,他也是一个酷吏。顺治时期,在江南地区实行了比明朝更为严厉的催科,也就是催收租税。负责征收的官员有十分的政绩考核,如果征收不到足够的额度还会面临严厉的惩罚。

但有钱能使鬼推磨。江南地区的豪强官绅利用钱财打通官府人脉,企图拖欠租税,甚至瞎混过去,慢慢地租税越积越高。江南地区的士绅拖欠越来越大,为此朝廷不得不派一个能够解决此事情的官员。

顺治十六年的时候,朱国治被任命为江苏巡抚,到江南对地主士大夫阶层进行镇压和打击。朱国治对事表现的尤为积极。

他一上任,就以雷霆手段将苏州、松州、常州镇江四府以及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降级的降级,罢免的罢免,牵连人数竟达到一万三千人。

可以想象,朱国治上任期间的江南地区的士绅阶层究竟会是怎样一个光景?又会被怎样的打击、毁灭?这样的结构直到三藩之乱时方才恢复过来。

这期间,江南地区士绅阶层风声鹤唳,一露出一点苗头,就会被朱国治镇压下去。因此江南地区的士绅对朱国治可谓是恨之入骨。这一案件史称“奏销案”。

炮制哭庙案

金圣叹先生是明末清初的一名文学批评家,顺治皇帝还曾评价过他的作品:“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他听说顺治皇帝对他的评价后,不禁“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

顺治十八年,皇帝驾崩。因吴县县令任维初常常对百姓无故责打,贪赃枉法,逼得百姓没有了活路。金圣叹借给顺治皇帝哀悼,与百余名文人起草了《哭庙文》,控诉县令任维初的不法行为,并请求当时的巡抚朱国治罢免任维初。

却不想,任维初早向朱国治行了贿,两人已经是穿一条裤子的人了。因此金圣叹的《哭庙文》一到朱国治的手上,就被他下令逮捕了其中的十一名文人。

朱国治以惊动先帝之灵为由逮捕了金圣叹等人,并严刑拷打,最后以叛逆罪处斩,于七月十三日行刑。这一案件为“哭庙案”。著名才子金圣叹就此殒命。

朱国治一生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却因为责骂了几句吴三桂被开膛破肚,竟留了一个“英名”在世。但后来的康熙还是知晓率朱国治的所作所为,那么为什么还要夸赞他?

站在康熙的立场上看,他代表的是整个大清国,而朱国治虽然制造了“哭庙案”和“奏销案”,但康熙认为他是站在大清国的立场上的,其他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因此可见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是不会为了几条性命而改变的,可悲可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距今2.6万年至1万年左右 广...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亚洲考古研究》(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为文物上“户籍”!考古“黑科技... 西藏阿里地区的革吉县地处羌塘高原大湖盆区,革吉的藏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在这里,雪山、冰川、草原...
原创 杨... 提及宋朝时期的名将,北宋的杨家将和南宋的岳飞,享誉盛名,人尽皆知。大多数人对他们的了解,尤其是对杨家...
原创 褪... 今天要说的话题,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吐槽,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有一种美好的制度流传了很多年,后人津津乐...
原创 曹...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一场震惊朝野的抄家事件发生了,对象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曹家。...
原创 日... 引言 二战期间,日本与我国打的时间长达十四年,这十四年之间,死伤无数,而日本在我国犯下的罪行也让人...
毛主席为何不登黄山?张治中顿悟... 1954年,安徽迎来了两位贵客——毛主席和张治中将军。谁能想到一段关于登山与否的对话,竟成为后人茶余...
原创 慈... 今天,老冯又从盛宣怀的文集《愚斋存稿》里,找到了慈禧太后和盛宣怀的一场对话实录,你可以从这场对话里,...
原创 魏...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名将领,与“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一起被誉为蜀汉的精锐将领。然而...
古代欧洲的酷刑处决:“破碎之轮... 18 世纪带有底衬的行刑轮(德语:Richtrad)。/图片来源:Anagoria,柏林博物馆(Mä...
原创 足... 钟会是三国后期的顶级人才,他出身大士族颍川钟氏,是太傅钟繇之子,自幼才华横溢,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深...
原创 他... 前两天我们介绍了“中国第一女巨人”后,笔者又查阅了资料,发现人类有记载以来最高的人,足足有2.72米...
中世纪欧洲大学史 14 世纪晚期的Grandes Chroniques de France(《法国大纪事》) 中的巴黎...
原创 兴... 《兴唐传》中有十六杰,李元霸是一杰,宇文成都是二杰,裴元庆是三杰。 但在四明山下,三杰裴元庆用尽命...
原创 明...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与皇帝朱元璋,这关系真难懂,朱元璋杀了汤和的女儿,他们还是哥儿 “臣犬马齿长,不堪复...
原创 众... 标题:众将之中,还有两名女将,一个叫黑月奴,一个叫白月姣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战鼓震天,烽烟四起...
原创 韩... 《史记》作为一部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传作品,在确定为之立传的人物时,司马迁必然要做岀取舍。 如果...
原创 怎... 洞悉人性应该是对贾诩最中肯的评价。在三国里贾诩号称‘’毒士‘’也可以说明此人既有良谋,也有毒计。更为...
原创 中... 学过历史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早有记录的朝代就是夏商周。但是实际上在春秋战国出现之前...
原创 中... #中国近代的落后真的是清朝造成的吗#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间发生了众多的重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