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的地动仪很多人都应该不陌生,毕竟作为曾经课本上的经典图像被许多人所熟知,而且还有不少地方将课本上的图片做成了实物,供人们所欣赏,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却很难评估,毕竟这只是个复制品,是否真的达到了古代这个物件的功能。
范文澜先生曾经在《中国通史简编》之中评价过张衡:“王充的著作,有益于科学思想,张衡的发明,推进了科学知识。《论衡》于地动仪是东汉两大创造,王充与张衡是东汉文化界的两个伟人。”可见学者对于他是有一定的认可的,只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他的地动仪也早已消失在了历史之中,没有一件真品遗留至后世。2018年有媒体报导称,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删除了,包括那张广为人知的照片,一代人的回忆至此也消失在了课本之上,因此不少人你发出疑问,难道中国人所熟悉的“张衡地动仪”是假的吗?
此前,网上还有过一个帖子,说的是:“大家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张衡地动仪,其实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古籍复原出来的,应该称为”王氏地动仪。“该帖子还指出张衡的地动仪就是伪科学,这种地动仪从科学层面上来讲不可能准确的记录地震。但是要知道张衡的地动仪本身就不是用来预测地震的,毕竟预测这种事情到了今天科技手段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在科技水平有限的古代了,因此地动仪也只是获悉哪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好第一时间获得消息,而不是民间传说的那样神奇,可以准确预知地震发生的方位。
1951年,科技史专家王振铎根据史书记载对张衡的地动仪进行了复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动仪模型。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地动仪也就只有70年的历史,至于是不是历史上的原貌,是否达到了历史上的功能,是还需要考证的。而且这件复原品出来之后也一直受到了学界相关人士的质疑,毕竟谁都没看见过它的原貌。但是这毕竟是对古籍文物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也算是文物复原的一个进步。因此在1952年的时候《人民画报》出人意料的用了一整篇文章图文并茂的描述了王振铎这款复制版的地动仪,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它。
之后地动仪就出现了教科书智商,以便让大众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但是教科书之中却删除了《人民画报》上的一段话:“可惜张衡这一重要发明早就已经失传了,隋朝时科学家林孝尚有一部《地震铜仪经》,也未能流传下来,这里介绍的这个模型,是我们在1951年设计完成的,主要是根据《后汉书·张衡传》的记载,及考古材料而复制的。”可见,原版的介绍之中,对于地动仪是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的,它首先是个复制品,其次它没有有达到古代的功能,这个都是未知的,毕竟历史已经过去太久远了。
在范晔的《后汉书》之中曾经描写过张衡的地动仪:“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重,覆盖周密无比。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古书之中有对地动仪外形的描述,确实也我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地动仪有些类似,但也只是外表类似,其中如何作用、其中的机关怎样,古书之中也没有记载,几天的复原也只是一定的推测,所以地动仪的真实性如何,自然还需要考证。而张衡地地动仪也只是在记录公元138年地一次陇西地震之后,就再无出现了。
而中国有了复原品之后,就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关注,毕竟这种东西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科技性。1972年,日本专家关野雄用精密计算的方式否定了“直立杆原理”,他的这一研究也被国际地震学界所认可。而后美国地震学家也对地动仪模型进行一定的质疑,尤其是认为用铜丸掉落方向来确定震中是不确定的。可见这一时期始终是以否定的声音为主。 当然不仅仅是国外科学家的质疑,国内也有不少科学家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2004年8月,河南博物院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成课题组,联合研究张衡地动仪新的复原模型,也就是他们并不认可之前的模型,想要尽可能的对它做出一个准确复原,但这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包含着诸多困难。而国内还有不少科学家对这个模型直接提出了质疑,否定他的实用功能。中国地震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傅承义曾说过一句毫不客气地话“房梁上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这样地话确实有点过分,但也确实证明了一些人对于这个模型地认可,而地动仪被移出课本自然也可以理解,这本身就是个充满争议性地东西,而教科书应该是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因此就将它请出了课本。这样也能为大众更好的传递科学性。
但是对于地动仪的研究并没有停止,也许还有人默默做着和它相关的研究,可能随着越来越多古籍资料和文物发掘资料的出现,能够帮助人们接近历史上的这件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