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场考古展,走进“何以浙江”
迪丽瓦拉
2025-08-29 20:34:31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娇俨

在我们心中,博物馆似乎总与“宝物”相联系,不论是玉琮王,还是鎏金阿育王塔,都以“镇馆之宝”的名号,以独特、稀有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但最近,在浙江省博物馆的这场展览,与以往展览侧重文物本身不同,而是将遗迹和遗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考古之笔勾勒万年文化史的壮阔长卷。

展览海报。浙江省博物馆 提供

3月22日,“浙里寻珍——2024年度考古成果展”在浙博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开展,和有风君一起走进这场考古展吧。

01

钱塘潮涌,亘古不息。

浙江这片土地,以稻作火种点燃文明曙光,凭海港帆影书写丝路传奇。2024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是从148项发掘项目中评选出的26处。这些遗址出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四百余件文物在此集群亮相,以“文明新证:史前的考古新发现”“越地风华:商周的考古新发现”“东南肇兴:汉唐的考古新发现”“海陆交响:宋元明清的考古新发现”四大篇章构建时空经纬。

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工作人员、展览人吴丝禾告诉有风君,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已经举办很久,但办成展今年还是第一次。

展览现场。有风君 摄

为什么会举办面向公众的展览?“评选项目一开始是比较学术的,主要面向业内人士,但经过十年的连续举办,很多观众也在持续关注,整个社会也燃起了对文物保护的更多热情。公众的需求进一步升级,我们觉得应该进行和大众接触的‘转型升级’了。” 吴丝禾说。

此外,这场展览还非常“新鲜”,时效性很强,不少文物甚至在2024年12月份才出土,就已经第一时间在这里和观众见面了。

吴丝禾来到展览的第一个遗址展示柜前:“这是最具突破性的遗址之一,仙居下汤遗址。”

下汤遗址经历了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好川文化,贯穿了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始终,是我国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实证,是我国万年文化独立起源、绵延发展的生动范例。

展柜中,从下汤遗址出土的磨盘上,还能清晰可见万年前的远古痕迹。

仙居下汤遗址·陶簋形器。浙江省博物馆 提供

02

这场展览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出土文物。

眼前的这支青铜鱼钩,似乎和现代的鱼钩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上面还精心设计了细小的倒刺,确保鱼儿一上钩就难以挣脱。

但是,它来自战国时期的湾山遗址。

“青铜鱼钩的倒刺浇筑的整个形状已经非常锋利,有一定的科学设计在其中。这说明在战国时期,沿海人已经用比较高级的手段去获取生物了。他们的垂钓技术,可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阶段。”吴丝禾告诉有风君。

青铜鱼钩。有风君 摄

来到一旁的青铜洗展柜前,吴丝禾又向有风君指出了一个有趣的“补丁”。

“我们在青铜洗的下方特意放置了一面镜子,这样观众就能看到口沿侧面的修补痕迹,这是汉代人的修补,但是已经和民国时期,甚至和几十年前的修补技术没有什么区别,证明当时的青铜铸造水平已经非常高了。” 吴丝禾说。

这件器物十分精美,它的内部有群山和香炉的纹样,根据推测,这是一件用来洗手的明器。不过,因为过于“新鲜”,出土时间太短,专家们还没来得及对它进行太深入的研究,它的用途可能还会有变化。

03

在二层展厅,还有一件黑色的陶过滤器吸引了有风君的注意。

它黑乎乎的颜色和其他白色陶器形成对比,虽然名叫过滤器,但是没有看到任何过滤孔。

陶过滤器。有风君 摄

这件器物由一大一小两个敞口碗形器堆叠而成,“小碗”上没有孔洞,无法起到过滤作用。“说明它只是专门用来陪葬的明器,”张晓坤说,“在良渚文化中,黑陶的黑衣没有脱落掉,这样保存下来是比较少见的。”

原来,良渚文化的陶器以泥质黑陶最富特征,但绝大部分都属于灰胎黑衣陶,烧成温度较低,胎质较软,陶衣呈灰黑色,很容易脱落。

鲁公桥遗址已发现了涵盖良渚、商周、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及至近现代时期的土台、灰坑、灰沟、墓葬、柱洞、水井、池塘等遗迹,其中尤以良渚文化时期发现最为重要。这些发现补充了钱塘江以南地区良渚文化基层聚落的材料,对了解萧山地区历史时期的聚落变迁有重要意义。

现在,鲁公桥遗址已申请进行保护性回填,“由于良渚时期的遗迹非常重要,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申请主动发掘,以深入研究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张晓坤说。

萧山鲁公桥遗址M24平面图。资料图

环顾展厅,四百余件文物连缀起2024年“何以浙江”的新答卷。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考古成果的巡礼,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接力。

这些深埋地下的“珍宝”,经考古人之手重见天日,又借博物馆展览之机走入公众视野,最终将在当代人的凝视与思考中,完成文明基因的赓续传承。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家的工程,是由工部管理的,工部也因为搞工程,形而下,被人送了一个“贱”字,但工部本...
原创 考... (作者:赵辉)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追寻夏商周历史真实的演变过程,不仅是中华民族对先辈祖先的责任,也是中...
原创 靖... 纵观整个大一统王朝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外戚专权篡位的不少,西汉的王莽、隋朝的杨坚,但是以藩王身份造反成...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编制上,千户始于金朝,为世袭军职,元明一直沿袭。而清代有一个与之相近的千总的官职,但...
原创 一... 他曾独自操控3门迫击炮,让日寇惊恐地以为面对的是一支炮兵排的密集火力; 他曾特制出“辣椒面炮弹”,用...
原创 朱... 明朝首富沈万三有个哥哥名沈万二,外号“智多星”。一日,沈万二急匆匆来找弟弟,说:“祸到临头,咱们快跑...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人广泛认可。《旧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太宗命令大臣封...
原创 萧... 萧何最厉害的地方,是没有野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 鲜花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由于萧何没有...
原创 左... 左宗棠率领清军在平定新疆叛乱,在收复玛纳斯时遇到了叛军的拼死抵抗。为何一个小小的玛纳斯却成为了清军的...
原创 尉... 于是,李 世民一声令下,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家人都被刀斧手推了出去。 在公元626年,唐...
原创 努... 随着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亡,明朝正式覆灭。不过,明末却出现了很多忠臣名将,其中有一个人生前为大明朝立下赫...
原创 嚣... 毋庸置疑,苏联解体至今,美国一直是地表上最强大的国家。二战以来,为了称王称霸,美国发动了多次入侵战争...
原创 疆... 当年成吉思汗以及后人,率领勇猛无比的蒙古铁骑,驰骋中亚,征服东欧,饮马西奈半岛。当时世界上拥有繁华文...
原创 欧... 在欧洲历史中,有这样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为什么欧洲的蛮族都来自于北方?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了...
德格宗萨藏医藏药传承推广研讨会... 来源:百科看财经 一缕藏药香,历经3800年历史飘香至今。一群后来人,接续多代医药传承书写传奇。 ...
原创 溥... 【剪掉辫子的溥仪,这时他14岁】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由于没有子嗣,慈禧太后选择了年...
原创 放... 在中国古代封建礼制中,臣民对现任皇帝乃至已死的皇帝是不能直呼、直写姓名的,要严格遵守避讳制度。否则,...
原创 晚... 在中国晚清时期,一位名臣的一生故事令人感慨不已。这位名臣就是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并称晚清三杰之一...
【文化中国行】吉州窑:传承千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位于江西吉安的吉州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包遗址群之一,创...
原创 神... 鬼谷子之所以牛,是因为他教育出来的学生个个都大咖。在中国历史上都是能呼风唤雨的人物。 鬼谷子老师最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