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衰亡之后,正如那句“树倒猢狲散”所说,曾经的权力中心开始瓦解,许多高官纷纷寻求自己的出路。上篇文章介绍了几位总督的结局,而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另外五位清朝总督...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战国时代无疑是一段充满烽火与争斗的岁月。刘向在《战国策》一书中提到过:“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这句话揭示了当时众多国...
【学术争鸣】 青海扎陵湖北岸的“昆仑石刻”,亦被称为“尕日唐石刻”(王子今《昆仑河源方向的“昔人所刻篆文”》,《光明日报》2025年7月4日第8版)...
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逐渐发现,他的得力将领常遇春最近行为有些异常。于是,他决定在御花园中设宴,邀请常遇春前来饮酒。在酒桌上,常遇春喝得微醺,终于忍不住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14年浴血奋战终获胜利。80年后的今天,作为基层干部,站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我深刻感受到:历史不是尘封的...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伟大人物,每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发展。所有这些历史人物,其实不过是时...
公元前180年七月,垂危的吕雉躺在未央宫的榻上,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这位执掌西汉政权十五年的实际统治者,一生都在权力的钢丝上行走。 她最放不下的不是刘姓江山,而...
宋代以前,人们处理剩余肉品的方式较为粗犷,多采用风干之法,古籍所载的“熬珍”便是这一时期的见证。然而,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南宋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这部划时代的...
司马光砸瓮还是砸缸,何必刻舟求剑强求“标准答案” 近日,“司马光砸缸应为砸瓮”的讨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场看似简单的术语之争,实则犹...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讲的是孔融在年仅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一点的梨子让给哥哥吃。长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回答:因为我年纪小,吃不了那么多,所以应该...
日本在奈良、平安时代,政治、文化诸方面一切以唐朝为范本,却惟独没有引进科举制度,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看法。《文史知识》1995年第7 期发表萧瑞峰的《日本有没有实行...
在诸葛瑾加入孙权麾下时,恰巧孙权收到袁绍的来信。信中袁绍提议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诸葛瑾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袁绍虽然表面上气势汹汹,但实际上只是空有其表,因此...
明清两朝,故宫内部各座宫殿的主要功能整体上比较稳定,但也有过一些变化。比如皇帝的寝宫,从故宫建成到康熙年间,一直是乾清宫。可康熙之后,就改为了养心殿。做出这一改...
英布就算主动申请去除封国,到长安接受刘邦的监视,也很难避祸。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英布本身能力太强。 在汉朝建立的过程中,有三位著名的将领为刘邦立下了汗...
1965年,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以其独特的视角拍摄的日本,感觉战败20年后,国家已经开始崛起。 1965年日本经济总量为909.5亿美元(国内生产...
其实中国历史,最有意思的部分,莫过于晚清以来的历史。很多细节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历史人物都是复杂的。 比如戊戌变法,很多人只看到慈禧太后对光绪帝的压制。但却...
提及诸葛亮,许多人便会露出敬佩的神情。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享有盛誉的谋士,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机智,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无论是历史书籍还是戏剧作品中,诸葛亮的形象...
苏联30年代令世人震惊的“大清洗”,其余波回音至今仍在原苏联各国萦绕。千百万“大清洗”受害者的遗孤们,每每想到父祖辈的不白之冤和悲惨命运,心里总是波澜起伏,久久...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口迁移事件,影响深远到今天。许多家族的祖谱中仍明确记载着他们的根源来自山西洪洞县。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迁移者在离开大槐...
刘邦,这个从微小起步,经历风风雨雨,最终登上九五至尊宝座的历史人物,功劳最大的三位忠臣是谁?答案非常明确——“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三人都在汉朝的建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