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起义檄文《举义旗誓众文》,里面是怎么编排隋炀帝杨广的?
迪丽瓦拉
2024-12-08 16:32:56
0

原标题:李渊起义檄文《举义旗誓众文》,里面是怎么编排隋炀帝杨广的?

古代一些历史大事件一般都有檄文,各有各的特点。

比如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陈琳为袁绍征讨曹操的檄文,就说曹操很不道德,成立摸金校尉挖汉朝的祖坟;清朝努尔哈赤七大恨之第一恨明朝无辜杀害自己的亲人;朱棣檄文说朝堂奸臣蛊惑皇帝削藩,以莫须有罪名要斩草除根。这些檄文很有意思的!

咱们再看看隋末的檄文,祖君彦为瓦岗寨李密写的檄文,说杨坚狼子野心窃取北周江山,杨广阴谋夺嫡,在宫中侍候病重的杨坚,做出了一些禽兽事儿等等。

我们看看今天的主角李渊的檄文是怎么编排杨广的?

617年三月,刘武周发动兵变,攻占太原汾阳宫,又联合突厥意图天下,杨广要拿太原留守李渊治罪,形势危急之下,李渊对李世民说事情危急,可以起事了。

李渊北对突厥“称臣纳贡”,东边求和于李密,617年六月初五,在晋阳设起义堂,七月初四日,李渊在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街军门前竖白旗誓师,初五挥军南下,拉开了起义序幕。

《举义旗誓众文》这是李渊自己写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回搠历史,远古帝王都是通过拨乱反正来治理国家。意思不言而喻,李渊也要通过拨乱反正建立国家。

第二:褒奖自己的小姨父杨坚,结束南北朝动乱,建立统一国家。

第三:批评杨广,他到底是怎么编排杨广的?

“然圣人千虑,失於知子,以正万国,轻易元良。废守器之长,立不才之庶,兆乱之萌,於是乎在。”

大致意思是杨坚有失误的地方,在对待太子的问题上,就轻易地废掉了嫡长子杨勇,把杨广形容成无能的庶子,他倒成了皇帝,就因为这样才是动乱的根源。

“异哉今上之行己也,独智自贤,安忍忌刻,拓狂悖为混沌,苟鸩毒为恣睢。饰非好佞,拒谏信谗,敌怨诚良,仇雠骨肉。”

大致意思是杨广行为有多么奇怪!他自以为聪明,把狂妄悖逆当作天真,任意残害忠良。他粉饰过错,喜欢奸佞,拒绝纳谏,信任谗言,仇视怨恨忠诚善良的人,对骨肉同胞也怀有敌意。

历史上杨广确实残害了不少皇室宗亲,也确实猜疑心很重,这跟他老爹杨坚一样的性格,都猜忌别人,总有刁民想害朕,这是要不得的!

“巡幸无度,穷兵极武,喜怒不恒,亲离众叛。…明明皇祖,贻厥无人,赫赫宗隋,灭为亡国。”

大致意思(段落太长,省略大部分内容)是他巡游没有节制,穷兵黩武,喜怒无常,亲信离他而去,众叛亲离。他开凿运河,遍地建离宫别馆,东征高句丽死了“亿万”丁壮,苛捐杂锐,导致天下遍地是盗贼,老百姓们挥舞着锄头棍棒开始起义反抗,少数民族纷纷入侵,杨广正处在烈火烹油时刻,大隋朝马上就要灭亡了!

“某以庸虚,谬蒙嘉惠,承七叶之馀庆,资五世之克昌。遂得地居戚里,家称公室,典骁卫之禁兵,守封唐之大宇。义无坐观缀旒之绝,不举勤王之师,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废昏立明,敢遵故实。今便兴甲晋阳,奉尊代邸,扫定咸雒,集宁宇县。放后主於江都,复先帝之鸿绩,固配天於圜寝,存司牧於苍生,岂谓一朝?言及於此,事不获已,追增感欷。凡厥士民,义旅豪杰,敏究时难,晓达权谋,家怨国耻,雪乎今日。从我同盟,无为贰志,有渝此盟,神其殛之。”

第四:我(李渊)虽然平庸,但是也得到了皇帝杨坚的恩宠,承袭了七代祖上的馀庆,依赖五世祖先的福祉,能成为皇亲国戚,家族被称为公侯之家,掌管骁勇善战的禁卫军,守卫太原唐尧故地(太原留守)。从道义上讲,我不能坐视杨广把江山就这样给弄灭亡了,所以不得不不出兵勤王。只要有利于国家,我专断行事也是可以的。

现在我就要在晋阳起兵,废掉昏庸的杨广,拥立贤明的君王,尊奉代王杨侑为帝,扫清东都洛阳,使全国安定,把隋炀帝放逐到江都。

(李渊呼吁)凡是士人百姓、义军豪杰,都要洞察时局的艰难,通晓应变的权谋,把家仇国恨,就要雪洗干净。与我同心协力的人,不要怀有二心,如有违背这个誓言,神灵会降罪于他。

李渊亲自写的这篇檄文,一没有说杨广淫乱宫廷,二没有说杨广“杀父辱母”!

总结李渊的起义檄文,首先回顾了历史,提到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是通过拨乱反正来治理国家,然后赞扬了隋文帝的功绩,包括平定乱世、统一国家等;接着,李渊批评了隋炀帝的种种过失,如巡幸无度、穷兵黩武等,导致人民生活困苦,国家动荡不安。最后,李渊号召天下英雄豪杰共同起来反抗暴政,恢复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宁。

其实就是李渊为了起义的师出有名,一是给有文化的人看的,二是给老百姓们讲的!要让天下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起义?起义的目的是什么?呼吁有志之士一同反抗隋朝!

李渊这次起义,让刘文静出使突厥,获得突厥支持,也确实有突厥人跟随李渊南下。

李靖当时在太原治下当官,洞悉李渊的动机后,南下要告密!最后被李渊在长安给抓住。

李渊东和李密,两方互不侵犯。

杨广是李渊的表哥,双方母亲是姐妹关系。

杨侑是杨广的孙子,杨昭的儿子,也是李渊的表孙子!

李渊在617年十一月九日,攻入长安,十三日立杨侑为帝,史称隋恭帝,尊杨广为太上皇,618年三月杨广被宇文化及杀害,李渊这才准备夺取杨家江山,六月十八日,李渊在长安太极殿即位,建国“唐”史称唐高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勇的猛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的非凡勇力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不朽的传奇。华夏五千年...
刘备为何白白在新野待了7年 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在新野足足待了7年。 似乎什么都没做。 为什么会待这么长时间? 主要有三...
原创 朱...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通过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但实际上,元朝的版图要比朱元璋的明朝广阔得多。那么,为什么...
原创 唐...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朱前疑,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因为擅长拍马屁,最终从平民一跃成为了五品官。这个...
原创 岳... 宋高宗赵构当皇帝的过程充满了波折。他本来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哥哥钦宗已经当上了皇帝,他自己只是一个...
原创 杀... 三国时期,提到孙权的猛将,吕蒙一定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不仅成功夺取了荆州,还打败了关羽,成为东吴的风云...
原创 为... 今天我们来谈谈古代的捕快。通过影视剧中的表现,大家对捕快应该并不陌生,而且许多人也可能会把他们和今天...
原创 结...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他是湘军的创立者,成功打败了太平军,帮助大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的命运。他还...
原创 三... 曹操手下的武将众多,但真正掌权的却主要是他的家族成员,比如曹休和曹仁等。除了他们,还有一位曹氏子弟,...
原创 诸... 在三国历史的众多战役中,夷陵之战无疑是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作为刘备最为...
原创 当... 电视剧里常常把姨太太们描写得精明能干、能卷走家产逃出生天,但历史真相远比剧情更荒诞、更讽刺。船位有限...
原创 耗... 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一直被视作接班人,在蒋介石逃往台湾后,蒋介石试图建立一个蒋家王朝,希望把权力继续传...
原创 韩... 朝鲜战争打到1950年夏天,形势看起来对朝鲜人民军很有利,他们从6月25日开战后一路南推,把联合国军...
原创 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好,我是历史创作者青史回声,今天带大家认识三国时期最后一位汉家将军...
原创 曹...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深受百姓喜爱,成为许多人用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然而,现...
原创 老... 一组从1924-1970苏联少先队老照片。是否勾起你美好的少年时代的回忆?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少...
原创 同...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最缺的便是能定计安邦的军师。直到徐庶投奔,才算真正有了 “...
原创 明...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些皇帝励精图治,也有些皇帝昏庸享乐。在这些皇帝中,最让老朱家蒙羞的皇帝并不...
原创 多... 提到多尔衮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兄弟。他...
原创 比...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中记载:“和珅掌权多年,善于察言观色,时刻揣摩高宗的心思,因此能够巧妙地利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