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长平,赵括的背锅之战,优秀的“军二代”如何沦为纸上谈兵
迪丽瓦拉
2024-12-07 09:33:03
0

原标题:喋血长平,赵括的背锅之战,优秀的“军二代”如何沦为纸上谈兵

序言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一带)发生的一次战略性决战。

赵国在这次战争中阵亡及被坑杀45万人,从此赵国元气大伤,秦国扫清统一六国的最后阻碍。

而为后世讨论流传的除了宏大的战争规模,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正是他的战略失误才导致赵军的惨败,赵括成为不切实际的贬义词。

但如果仔细研读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种说法对赵括本人并不公平,诚然 赵括不是什么杰出将才,但也不是人们眼中的废物。

上党之争——本可以避免长平悲剧的导火索

在介绍长平之战之前不得不提到秦赵之间的上党之争。

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后成为各诸侯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不断向东扩张,在与东方六国的交战中基本没怎么败过。

而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大增,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的国家。

公元前262年,秦国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攻打毗邻的韩国,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执政的韩桓惠王十分惊恐,韩国在秦国面前就是个弱小的不能再弱小的国家,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只能遣使求和,同意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

可是上党郡郡守冯亭和当地百姓不愿意了,他们讨厌秦国,对于秦国“国籍”是一百个不高兴,可是自己又势单力薄。

经过商议,决定借力打力,他们谋划利用赵国力量来抗秦,于是偷偷派人前往赵国,答应把上党郡十七个城池并入赵国,当然这不过是借刀杀人罢了。

不过这件事倒是在赵国朝野引起热议,平阳君赵豹一眼看出了其中的把戏,他认为冯亭是想嫁祸给赵国,不能为了上党得罪秦国。

以平原君赵胜和赵禹为首的官员认为这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在他们看来,十七座城池经过多少浴血战争都争取不来,如今天上掉馅饼哪有不接的道理。

最后赵国国君赵孝成王拍板支持了后者,不过同时派遣大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防备秦军来攻。

赵国接受上党的举动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前260年,秦昭襄王派遣王龁率领军队占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

就这样,在赵国美滋滋接受上党前,上党已落入秦国之手。而秦赵两国的战争一触即发。

赵括,一个不被父亲认可的“优秀”儿子

前260年农历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长平之战爆发。

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反攻,两军交锋之初互有伤亡,但由于秦军实力占优,秦军渐渐占据上风。

农历六月,王龁击败廉颇,而后又攻占两个军事据点,廉颇深知秦军实力在赵之上,廉颇决定避其锋芒。

农历七月,廉颇退守至丹河东岸,修筑围墙壁垒,任凭秦军如何挑衅,拒不出战。

廉颇的想法是秦军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追求速战速决,而自己只要坚守不出,时间一长一定会挫其锐气,到时候再以逸待劳反击秦军。

可是廉颇这么想,不代表他的老板也这么想,赵孝成王认为这是廉颇畏惧秦军,还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赵国君臣的矛盾被秦国看在眼里,他们正焦急地等待赵军出战呢,于是秦国就琢磨得干点啥。

时任秦国宰相范雎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传言说:

“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本来就对廉颇不满,再加上谣言这么一传就决定换将,其实一开始赵王也没打算用赵括。

他先是想到李牧,但李牧还年轻,不敢将此重任交给他,名将乐毅弃燕投赵国不久,其心未附,所以最后决定用赵括。

那么秦国为什么把对手设定为赵括呢?赵括又是什么背景?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可能是记性好,对兵书基本是倒背如流,即便与父亲赵奢谈战阵布设之道,也难不倒他。

可是赵奢并不看好他的儿子,一方面他认为赵括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另一方面赵括十分自负,认为全天下没一个人比得上他。

可就是这么一个没有作战经验的人却被赵王信任并将其任命为大将。

当时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身患重病,但却极力劝阻赵王不要仅凭虚名,任其为将,连赵括的母亲都写信劝谏赵王不要任用赵括,并请求与赵括划清界限,免遭株连。

连他的母亲都反对,看来赵括这个人确实没那么优秀。

当然,赵括也不是草包,在此之前赵王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

“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括虽然自负,但也不是糊涂到家。农历七月,赵括统率二十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那么自命不凡的赵括为什么会对白起畏惧呢?

说起白起,可大有来头,白起是当时秦国名将,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前293年发动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扫清秦国东进阻碍。

前279年讨伐楚国,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王被迫迁都,屈原也是在当时投汨罗江殉国,从此楚国再无与秦国争雄的实力,白起因此名震天下。

而秦国在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同时令军中严守换帅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

至此赵括迎来了人生中最强的对手和第一次战争,也是他的最后一次战争。

名将之后被乱箭射死,四十万大军“陪葬”

对于秦军的动作,赵括是一无所知,他到任后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

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大喜过望,命令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是却无法攻破秦军营垒。

白起见鱼儿上钩,命令一支2.5万人的部队绕到赵军背后截断赵军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粮道。

包围圈已经形成,秦军用轻骑兵不断攻击赵军,赵军哪是彪悍秦军的对手,在败了好几次之后不得不龟缩营帐。

赵括此时才知中计,只能被迫下令全军停止进攻,转为防御,择机突围。而秦军则从国内征调大量兵力赶赴长平,切断所有诸侯的援军和粮运通道。

就这样,赵军被秦军包了饺子,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主动权轮到秦军手里,对于几十万部队的赵军,秦军选择围而不攻,只等赵军自乱阵脚。

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大量赵军士兵饿死,士兵们甚至相互残杀为食。赵括组织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多次仍不能突围。

可是眼下这种情况再等下去只能是死,赵括不甘心坐以待毙,集合剩余部队进行最后的突围。

而秦军也不想等了,既然你主动送上门,我就成全你吧!

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不出意料的失败,赵括本人被秦军乱箭射死。

失去主将的赵国军队立即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赵军士兵顿时没了心气,直接向白起投降。

对于投降的赵军,白起只说了一句:

“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

白起简单一句话,其后果就是赵军士兵被全部活埋,算上之前战场被斩杀的,赵军死亡总计45万人,赵国举国震惊。

至此长平之战以秦国全胜告终,白起也被送以“杀神”称号。

赵括到底是中等人才还是“纸上谈兵”

我们回顾长平之战,不难看出赵括作为主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当时场景下,赵国国力本不如秦国,坚守不出是对的,奈何赵王轻率冒进,急于求成,廉颇与赵王不和,被换掉是意料之中。

赵括上任后主动出击不过是顺应赵王的意志,一来是因为赵括渴望成功,大红大紫,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前提是顺从赵王。

二来赵括从来也不知道与他对垒的是白起,如果知道,赵括恐怕也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在赵王的影响和情报缺失下,赵括做出错误的判断,可是对于一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的人来说,你能指望他一上来有什么耀眼的表现吗?

尤其是面对实力比你强的对手。我们现在觉得赵括背兵书是夸夸其谈,可换位思考。

赵括脑子确实还可以,至少能把书本背得滚瓜烂熟,只是不善于灵活实践应用而已。

说到底,赵括确实不是什么优秀的将才,但如果把他放到明清,考个举人应该不是问题。

所以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说比普通人要强一些,毕竟他能指挥得动四十万兵马,只是他碰到的对手太强,普通人被衬托成了白痴。

长平之战的意义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也是战国后期的重要转折,此战之前,秦国已攻破楚国,齐国被乐毅打残,赵国是唯一和秦国抗衡的对手,可是经此一役,赵国已不再具备与秦国争霸的实力,秦国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说起民国初年那段日子,真叫一个乱。大清刚亡,各地军阀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直系打...
原创 军... 1977年8月,北京军区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经过选举,产生了三位新的领导人,他们...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英雄事迹,常常让人感动并铭记在心。关羽在酒宴中挥斩华雄的头颅,张飞在长坂桥的怒吼震慑敌军,...
新技术与石窟考古报告的编制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由敦煌研究院编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
原创 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汉贼”,尽管他极为强势,最终却始终没有成为皇帝。虽然曹操没有成为名...
原创 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而它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一位传奇人物。朱元璋从一个贫苦的农民,经...
原创 如... 在“煮酒论英雄”的场景中,曹操实际上有机会杀掉刘备。如果曹操当时果断出手,历史的走向将完全改变,三国...
原创 张... 长坂坡之战中,张飞一度误解赵云投敌,愤怒之下甚至说出要将赵云一枪刺死的狠话。幸好刘备及时劝解,让张飞...
原创 日... 1910年3月26日,旅顺的清晨冷得刺骨。监狱的铁门打开,日本人押着一个穿白色韩服的年轻人走向绞刑架...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11月7日政协中华路街道联络委联合中华路小学组织“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活动...
原创 西... 在唐朝的辉煌时代,发生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瞬间。那是武德九年,整个朝堂的气氛风起云涌,李世民站在...
诗人@永泰:开在大宋朝的那些梅... 中国人爱梅,梅兰竹菊“四君子”,梅列首位。 宋代是中国梅花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著名的梅花典故、诗...
原创 刘...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王朝。而在其中有一个王朝,其开国皇帝的故事尤为励志。这个皇帝出生贫寒...
原创 他... 在与李鸿章有血缘关系的后辈之中,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作家,甚至入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的...
原创 东... 文/袁 帆 鞍山,一座因钢铁工业而兴起的现代城市,其正式建立并命名的历史只有约90年;清华,一所与“...
原创 李... 公元211年,刘备在法正的帮助下,发动了入川之战。虽然庞统在落凤坡英勇战死,但刘璋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原创 何... 我们常常听到“燕云十六州”这个词,虽然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并不深刻,甚至只是有些模糊的印象。历史上有这...
“唐诗之都”品牌效应如何最大化 雷蕾 唐诗是中华文化史上的明珠,长安是唐诗创作的地理中心。唐诗与长安有说不尽的故事,今天的西安建设“...
原创 柴... 我国四大盆地,从北往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其中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
逝去的古建筑 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古老的中国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古建筑,那是一种渗透在骨子里面的美,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