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本事的人,会为自己创造机会,比如袁某人。
2024年3月30日的文章《欲成大事,就要敢于冒大险》讲述了袁某人自告奋勇随吴长庆的大军入朝平乱,在入朝途中以及抵达朝鲜后,袁某人有一系列的出色表现,尤其是他主动请缨率领先锋队先一步入朝,让吴长庆对他刮目相看。刚抵达朝鲜,先锋队中七人违反军纪抢夺朝鲜老百姓的财物,被袁某人斩首,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包括吴长庆在内,他们都没有想到袁某人竟有如此霹雳手段整顿军纪,自古慈不掌兵,吴长庆发自内心认定了袁某人就是带兵的料,更加放手让他挑上重担。袁某人也不负所望,向吴长庆献计,得到吴长庆的允许后,袁某人一出手,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成功诱捕大院君,把大院君押回国内处置。紧接着,袁某人又成功限制了大院君长子李载冕的行动。
在朝鲜平乱中,吴长庆为袁某人请了首功,吴长庆的请功咨文是公元1882年9月5日送达天津的,这一天李鸿章刚好回到天津。李鸿章的母亲3月初病故,按理他应当守制3年,但由于他的特殊重要性,朝廷只允许他守制百日,他向朝廷推荐老部下两广总督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让他没想到的是张树声竟然跟他唱反调,调军入朝平乱。
李鸿章一直认为中国积贫积弱太久,要争取用几十年的和平来追赶列强,所以他办外交向来讲究和为贵,常用的手段就是以夷治夷,遇到事情请列强出面调停,坚决避免发生战事。而张树声对这些年中国外交过于软弱早有不满,认为日本企图把朝鲜变成第二个琉球,所以他坚决主张派兵入朝。吴长庆入朝后,快刀斩乱麻,智擒大院君,平定了叛乱。
这就直接堵死了日本插手朝鲜局势的机会,赢得朝廷不少人的称赞,认为吴长庆此举彰显了宗主国该有的威风,而李鸿章奉行的和为贵的主张明显不得人心。在这样的情势下,李鸿章看到了吴长庆报来的请功咨文,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李鸿章认为这是张树声串通吴长庆,大有取代他的味道在里头。李鸿章发现咨文当中吴长庆对袁某人极为赏识,推为首功。
李鸿章得知袁某人之前曾想来投奔他,却因担心在他手下很难熬出头而最终放弃,得知袁某人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脾气后,反倒觉得有点像他自己年轻时候的脾气。紧接着,李鸿章为入朝有功人员向朝廷请功写了奏折。一个星期以后,吴长庆接到朝廷的嘉奖上谕。李鸿章、张树声、吴长庆、丁汝昌和马建忠都得到了朝廷的厚赏,受赏者有五六十人,包括袁某人。
袁某人从从七品升为五品同知,他对吴长庆非常感激,他唯一感觉很难过的是自己无兵可带,从这时起他就强烈意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兵,不能再从人家手里弄兵来带。他突然想到,朝鲜王宫想要自保,想要抵御外侮,必须要操练数营新兵不可。何不趁吴大帅在此,请求帮助练兵?正当他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突然又出事了。
吴长庆军营(尤其是此前划给袁某人作先锋队的右营)中人都认为袁某人是沾了他们的光,才得以立功受赏,他们对袁某人非常不服气,这让袁某人非常郁闷。恰在此时,右营有个兵偷偷跑去朝鲜老百姓家里吸食鸦片,被袁某人的稽查队逮个正着。稽查队请示袁某人该如何处置,袁某人本来想打50军棍就算了,却不料发生了意外。
这个家伙吸了鸦片还很拽,挤兑袁某人,说,你的五品顶戴都是右营兄弟给你挣来的,你总不能对右营兄弟忘恩负义吧。这叫哪壶不开提哪壶,袁某人心头火起。就问稽查队,按军纪,吸食鸦片该当如何处罚?队长回答,应当责打50军棍。没想到那个鸦片鬼脑子被驴踢了,居然呛袁某人,说,50军棍算个啥?有种把小爷的脑袋砍下来。
袁某人大怒,好啊,那就成全你,来呀,把他拖出去砍了!队长在旁边提醒说,大人,罪不该斩。袁某人说,自有道理斩他,他跑到朝民家中吸食鸦片,这是扰民;再者他不知悔改,自己一心求死,我为什么不让他如意?斩!袁某人令行禁止,果然把这个鸦片鬼的脑袋给砍了下来。右营听闻此事,全营五六百人顿时把吴长庆的大营给围了起来。
这五六百人都大声嚷嚷说自己也吸食了鸦片,让吴大帅把他们的头也砍掉。吴长庆非常恼火,赶紧把袁某人叫来声色俱厉地训斥他,你看你干的好事,杀一个人导致一营的士兵哗变,你说怎么办?袁某人丝毫不慌张,他问,大帅是希望庆军禁绝鸦片,还是希望人人腰里都别一根烟枪?吴长庆听了更是生气,那还用说,人人都成了鸦片鬼,我庆军不就完蛋了?
袁某人说,我现在就传大帅令,从现在起,有吸食鸦片者,一经查实,立即问斩。吴长庆脸色铁青,说,你先别说这些没用的,先想想怎么面对外面这五六百人?袁某人回答,这个好办,现在就宣布新军纪,然后挨个问吸没吸鸦片,如果承认,立即斩首。吴长庆大怒,你要把我这五六百人都斩了?你不怕他们都哗变?
袁某人要吴长庆调两营来对付这五六百人,吴长庆在气头上没有答应,说,你要有本事,就用你稽查队这30个人来解决。袁某人答应,但他要求吴长庆把副营的两门行营炮调出来给他用。吴长庆一听脸都煞白,说你真要激出大变,我也救不了你。袁某人回答,侄儿敢说,斩不到5个人就没人承认吸食鸦片了,您要信得过,这事就交给我来办。
袁某人马上命令稽查队把一张桌子摆到吴长庆的大帐外,他站到桌子上大声说,我奉大帅将令,宣布新军纪,从现在起,凡有吸食鸦片者,一经查实,就地正法。说完,他跳下来,一挥手,两门行营炮推了过来,并装上了炮弹。右营士兵群情激愤,有人带头向前逼近,袁某人命令稽查队子弹上膛,有敢冲过来的,格杀勿论。
袁某人以30个人面对五六百人,他自己的心也提了起来,万一镇不住出乱子,乱兵之下他肯定会被砍成肉泥,这个时候他就更加希望有自己的兵,但眼下这个局势,他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冲。他走到稽查兵与右营士兵之间问,刚才宣布的新军纪,你们没有听到吗?一个右营士兵回答,听到了,你总不能把我们都砍了吧?袁某人说,那就一个一个来。
袁某人先问当头这个右营士兵,你是真吸了鸦片,还是来为兄弟出头的?这个士兵梗着脖子回答,我真的吸了鸦片又怎样?袁某人叫稽查队做好笔录,这个右营士兵走出来,昂首挺胸说,我真的吸食了鸦片。袁某人让稽查队做好笔录后,一挥手说,斩!两个稽查队的士兵火速一刀把这个士兵的头给砍下来。右营士兵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袁某人来真的。
袁某人接着问右营站在前面的一个士兵,你吸鸦片了吗?那个士兵说,吸了。袁某人依旧叫稽查队做好笔录,然后一刀斩下他的脑袋。右营士兵吓得开始往后退,袁某人问,你们还有谁吸了鸦片,不妨站出来,这时再也没人敢承认了。袁某人说,既然不吸鸦片,那就是好兵,立刻回营,我既往不咎;如果还留在这里不散,后果自负!右营士兵闻言一哄而散。
看到这里,吴长庆终于歇了一口气,他已经紧张得满头大汗,指着袁某人说,你可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此事让袁某人更坚定了必须要有自己的兵的想法。袁某人一肚子的主意,他先是给朝鲜外务督办金弘集等人洗脑,向他们鼓动,朝鲜要尽快练兵。等到鼓动见效,袁某人就向他们毛遂自荐,朝鲜新军可以由他来编练,还保证可以为朝鲜搞来洋枪洋炮。
为了进一步鼓动到位,袁某人还把自己随身携带的六响转轮手枪送给了金弘集。没过几天,朝鲜国王召见袁某人,回来后,吴长庆问他,国王召见你是为了什么事?袁某人借此机会,把自己为朝鲜编练新军的想法向吴长庆和盘托出,他恳切地向吴长庆请求,希望吴长庆给他这个历练机会。就这样,在袁某人的争取和协调下,他真的争来了为朝鲜编练新军的机会。
吴长庆安排先前与袁某人有过过节的右营管带朱先民和袁人搭档训练一营士兵,另一营士兵由后营管带、副将张光前和参将何增珠负责。袁某人当即表示,他和朱先民合不来。吴长庆听了这话,当时就教育了他一番,说,你进了官场,如果连与不合脾气者和睦相处的本事都没有,那你干脆不如回家去。袁某人这才恍然大悟,下定决心改掉自己这个毛病。
此后,袁某人主动与朱先民沟通,并在朱先民面前做小伏低,一来二去的,朱先民心里的怨气也就化解得差不多。朱先民本就对为朝鲜编练新军没有什么兴趣,索性放权,大小事都让袁某人去做,而这正合了袁某人之意。袁某人本就极善于结交各类人,除了出手阔绰,还非常善于用恩威并重的手段,迅速拉近与他人的关系,相关人等与他的关系都很融洽。
这就为袁某人扫清了此次为朝鲜编练新军的人事障碍,有了人和,做事情就畅通无阻。袁某人负责左营新军编练,他参照当年曾国藩挑选湘军的做法,专从朴实农民中挑选士兵,而不从旧军中选拔,也不从汉城市民中选拔,他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兵油子和市井无赖混进新军当中。此外他还加上一条,凡是能识字的可以优先录用,因为新军要用洋枪洋炮。
新军训练总共包括了洋操、射击、军械、洋炮、营规5项内容,分别由5个人负责,领头的是负责督促洋操训练的王金成。为了拉拢人心,袁某人为此次参与编练新军的5人准备了600两银子,最主要的负责人王金成获得200两,其他4人每人10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5人在编练新军过程中干得非常卖力。
袁某人负责编练的左营新军训练效果显著,比右营新军明显要更强得多。一个多月后,朝鲜国王前来阅操,左营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操练队列,并且高声唱着由袁某人编写的《亲军歌》,气势如虹,令人震撼。国王李熙当场连连称赞袁某人真正教练有方。检阅过后,国王再次宴请吴长庆和袁某人,并当场请吴长庆把新军训练事宜交给袁某人全权负责。从为朝鲜编练新军的整个过程来看,从萌生想法到变成现实,再到取得成效,其实全都是袁某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这就是真正有本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