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即位后,雍正帝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不想放过政敌胤禩等人,胤禩等人也不甘心失败,所以双方的斗争在雍正帝继位后延续下来,他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将胤禵从西北军前召回,加以圈禁,晋封胤禩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将胤禟发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鉴于清朝没有行之有效的立储制度,常因皇位继承权产生争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帝在雍正二年(1724年)春以前,对政敌的打击尚有所节制,这是因为政权还不太巩固,不便太刺激对方。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青海平叛胜利,雍正政权的力量增强了,随即加紧惩治胤禩一伙。
同年五月,革去苏努贝勒,七月发出《御制朋党论》,进一步开展反对胤禩党人的活动,不久年羹尧、隆科多问题的出现,遂放松了对胤禩的攻势。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年羹尧赐死,便加速惩处胤禩等人。至雍正四年(1726年),胤禟、胤禩先后囚禁致死,胤禵迁于京城景山,蔡怀玺自杀,郭允进枭首示众,其他胤禩党人也遭到处分。至此,经营二十多年的胤禩集团彻底垮台。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以作威作福、结党营私之名,责令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同时削隆科多太保,后圈禁致死。并因此株连出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和查嗣庭试题案。
处理了内部矛盾后,雍正开始着手平定外部的动乱。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贵州古州、台拱的苗匪在边境滋事,雍正帝命哈元生为扬威将军,统领四省官兵征讨,又命果亲王胤礼、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协同办理苗疆事务,命刑部尚书张照、副都御史德希寿帮办苗疆事务,不久哈元生平定了贵州的苗民叛乱。
雍正帝在位时期经营了圆明园宫苑,常在圆明园与大内两处居住。他青年时中过暑,以后就怕炎热,故以较凉爽的圆明园为栖身之所,住在冬暖夏凉的九洲清宴、四宜书屋、万方安和等处。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办事”,至二十三日子时就驾崩了。
关于雍正离奇驾崩的事情有很多种说法,很多的人认为雍正是被人谋杀的,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劳累致死。关于这个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毕竟白天雍正还好好的,晚上就驾崩了,这太不正常了,雍正太过仓促的死甚至让朝野内外生出了吕四娘刺杀一说。
但是对于雍正的死因,他的儿子乾隆皇帝却给出了答案。在乾隆继位后,他第一时间下发了一道圣旨,隐晦的宣告了雍正的真正死因。根据《清史稿》、《清世宗实录》等史料记载,雍正从感觉不适到去世还不到三天,先皇暴毙引起无端猜测,这无疑令继位人乾隆感到莫大压力,在这个筹办登基典礼,安排雍正后事,接管军政要务的当口,他只能连夜发出一封不同寻常的圣旨。
乾隆在圣旨中写道:雍正置于西苑的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逐回本籍,并声明雍正生前“未曾用其一药”。雍正生前喜好术士炼丹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不仅自己服食丹药,还曾将丹药赏赐给鄂尔泰、田文静等诸位大臣一同品鉴,这件事也是朝野尽知。乾隆皇帝在这个节骨眼上单独下诏指出道士就是暗示雍正的死与此有关,以此来平息朝内朝外的各种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