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唐朝在安史之乱中被冤杀的民族英雄
迪丽瓦拉
2025-05-28 07:02:20
0

原标题:高仙芝:唐朝在安史之乱中被冤杀的民族英雄

高仙芝: 万里觅封侯,来日无辜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那玄宗一朝时的安史之乱,可谓是英雄辈出,虽然最后是将这叛乱镇压了下去,但唐却颓势已现,从此是一蹶不振,直到后来被朱温那厮渔翁得利了。

在平叛的群像中,我最佩服之人有二,一是重塑大唐之郭子仪;二是血战守睢阳的张巡。至于其他如哥舒翰一流,一般般啦。但其中有个叫高仙芝的,倒也很是令人瞩目,感觉他死得实在是有些冤枉了。

高仙芝是外族人,有唐一朝这外族将领多多当是一大特色,他是高句丽人,曾经有人称高仙芝为韩国将军,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在现今很多人的印象中,这高丽和高句丽真是分不大清楚。

这个问题说起来也很是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大致在吉林一带,并不包含韩国,而高丽并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但他们在地域上有重合,它只是袭用了高句丽的称号,但并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完全不是一回事哈。

不仅如我等之平常人,即便是史家对此也是乱象百出,你看那隋炀帝是三征高丽还是高句丽,那也是百花齐放。高丽是王建建国后为了跟高句丽靠上边,彰显自己统治权而改的国名,这对当时中国来说,对方叫高丽还是高句丽,根本无所谓。所以,我们只要知道高丽是韩国,高句丽是中国的附属国就行了。

高仙芝国是外族,所以无表字,出身军人世家,其父因战功被封将军,高仙芝弱冠之年便有同他父亲一样的军衔了。他带兵平定了很多少数民族的骚乱,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赢得大大小小无数战争,为唐朝边疆的扩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所以,在史书上是将其列入民族英雄榜的。

作为民族英雄,他最令人瞩目的当然是怛罗斯之战,这是大唐帝国同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为争夺中西亚而发生的战争,如今知道这一战争的人不多,说起来既复杂也无味,反正结果是高仙芝战败,大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而高仙芝在对西域各国问题的处理上,以及个人节操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为后世所诟病。

平心而论,中原统治者对西域这些渣渣小国从来就没有足够地重视过,因为他们对中原王朝构不成威胁,所以才会出现如班超、陈汤这些人自主行动。对王朝有威胁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及东北方向的农耕民族,这是必须重视的,至于西域,就如同那些不时给朝廷带来麻烦的西南夷一样,也就是有些烦人而已。

在“安史之乱”时,高仙芝驻守潼关,因为受到小人的诬陷,最后死于非命。高仙芝的亡故对于在风雨飘摇中的李唐江山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损失。他驻守潼关在军事上本可以保住长安不被攻破,潼关一失,长安自是不保,国都沦陷,举国震惊,安史更加猖獗,大唐形势岌岌可危。

安禄山反叛,完全出乎唐玄宗意料,这无疑是扇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深感丢脸。愤怒之下,唐玄宗操之过急,不切实际地想要尽快击败叛军,平定叛乱。

高仙芝守潼关,以他当时的兵力,根本无法同久经沙场的叛军相抗衡,所以,高仙芝审时度势,放弃了潼关以东地区,集中力量死保潼关,从而保证了关中的安全。

但玄宗不切实际的幻想同高仙芝的战略严重相悖,而且各路战场唐军连战连败的颓势不仅让玄宗震怒,刺激了他脆弱的自尊心,更打击了朝廷的声望。这时最需要的是一个替罪羊,如抗战初期蒋委员长杀韩复渠,给全国人民一个交待,于是,高仙芝的命运就此注定了。

史载高仙芝之死是因为监军太监边令诚索贿不成而诬告,其实这点很是可疑,起决定作用的当是玄宗无疑,而边令诚只是按命行事而已,他所起作用只如宋之秦桧一样,也是个替人背了黑锅。

杀高仙芝的罪名是兵败退守潼关,放弃陕郡广大土地以及克扣军粮和赏赐。但前者是不得已而为之,也符合当时的实情,无疑是正确的策略;而后者更属莫须有,杀时所有兵士下跪求情便是最好的证明。

高仙芝被冤杀引起了军心的动摇,也使唐廷丧失一位具有作战经验的大将,对平定安史之乱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高仙芝在唐朝历史上名气不算大,他所处的时候是开天年间,在那个年代人们更关心的是朝堂上的争斗,如李林甫,杨国忠,甚至唐玄宗梨园的笛声,杨贵妃口啖的荔枝,都会盖住高仙芝征战的身影。

再者,他征战地多为边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只能从边塞诗人处得到偶尔的点滴认识,那是对美的一种欣赏;至于战争的胜败,主将的命运如何,则完全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安史之乱长达八年,而平定叛乱之功臣当首推郭子仪和李光弼,当然还有说是仆固怀恩的,因为是他借来了回纥兵才击退了叛军。这八年的大戏跌宕起伏,高潮迭起,英雄辈出,可惜的是,这高仙芝在大战的序幕刚刚拉开不久,便悲情谢幕了。所以,我们现在很难得记住他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公主向皇帝请辞,皇帝呵斥:急着回去造反?不久后竟然应验 文/添霸霸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奉行皇帝制度...
原创 溥... 皇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对是一个极具权威的人物。作为一国之君,皇帝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手握臣子的生...
原创 匈... 说起匈奴大家一定会想到,这是一个善战的民族,确实是如此,这样的一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
原创 悍... “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征战生涯中辉煌的一战。是战,陈玉成联手李秀成和捻军,在庐州城外的三河...
原创 秦... 在古代,没有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人们遇到奇怪的现象总是无法去解释,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心里寄托和当时的封建...
《明朝那些事儿》:一个人强到可... 史书记载,明朝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朝代,亦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朝代。 在那个朝代里,一代文人方孝孺,敢为信仰...
原创 司...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原创 追...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苏区 实行战略性转移,身为苏维埃银行总务科副科长的魏若来也随中央红...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快速发展的... 1、汉末三国时期,佛法已经由中原传到了江南 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佛教就已经传到江南。最早大力弘扬佛...
原创 唐...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其都城长安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口聚集的枢纽。 ...
洛阳汉墓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 《鹿鼎记》初始,韦小宝于丽春院设茶摊讲评书,述说陈近南“身高八尺,腰围亦八尺”。听众对腰围八尺诧异不...
原创 孙... 1911年孙中山先生通过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1912年建立了以民主共和为基础的中华...
原创 东... 在三国时期,东吴与蜀汉的国力对比一直是历史学家和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尽管东吴的国力是蜀...
原创 战... 战犯管理所政委问所长:杜聿明和王耀武,谁的官大?谁的本事大? 1949年,国共内战尘埃落定。在功德林...
原创 浙...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好几段国人下南洋或出外国讨生活的热潮阶段。 在国内活不下去了,他们便只身前往异国他...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忠诚不渝的精神和不懈的北伐壮举,赢得了无数后人...
原创 唐... 汉代低温釉陶器,是以铜和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以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这对后世陶瓷器的...
原创 四... 四川发现张飞墓穴,揭开他的真面目。专家:颠覆国人传统认知 相信很多人对于三国里的张飞这个角色很熟悉吧...
原创 浴...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中华儿女经过...
原创 在... 希特勒自从上台之后,德国就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他首先撕毁了凡尔赛合约,然后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