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明有道,日月无私:历史上的宋仁宗果然很“仁”
迪丽瓦拉
2025-05-28 12:02:25
0

原标题:圣明有道,日月无私:历史上的宋仁宗果然很“仁”

近日,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剧中所呈现出的那幅风华盛世,引起了很多观众的遐想。由演员王凯所饰演的宋仁宗是整部剧的关键人物,那么历史上的宋仁宗真的算是一代明君吗?他的“仁”又体现在何处呢?

历史对宋仁宗的评价

历史上对宋仁宗的评价都是认可居多,很少有人对其口诛笔伐,批评贬低。《宋史》对宋仁宗的评价是: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给赵祯“仁”的庙号,他完全配得上。

除了《宋史》这样的官方评价,民间野史以及一些文人们对宋仁宗的评价也是赞赏有加————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所描绘的宋仁宗是一位英明有道,以民为本的仁君形象,一代文豪苏轼也曾用“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这样的诗词来赞誉仁宗,连骄傲了一生的乾隆也将宋仁宗视为能和自己祖父康熙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的一位君王。

如此的评价,似乎宋仁宗真的是一代明君。但是一切都要用事实说话,评价一位君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看其在位时期的政绩。

仁宗统治下“盛世之乐,安稳平宁”的大宋

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自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再到后面的杯酒释兵权,宋朝从一开始就已经确立了重文抑武的治国理念,而到了赵祯这一代手里,他更是严遵祖训,绝不穷兵黩武。

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刚刚亲政不久的赵祯,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考验———宋夏战争,战争打了三年的时候,双方签订了“庆历和议”,宋夏战争结束。很多人都认为是一种懦弱的行为。其实不然,庆历和议的签订为宋夏边境带来了四十余年的和平安稳。结束战争后,两国人民在边境进行友好贸易往来,极大的促进了两国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刚刚亲政不久的仁宗。

纵观在历史长河,向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样的繁盛之时,是少之又少的。宋仁宗时期,出现了交子,纸币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货币经济的开始,更使当时的经济贸易发生了质的改变。据统计,仅仅当时宋朝的GDP就已经是当时全世界总GDP的60%。

除了经济上的发展,科技文化更是一种空前的繁荣———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门三父子(苏洵、苏轼、苏澈)都在仁宗时期任官,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书也是诞生于这一时期。如此盛世,便是赵祯最好的政绩!

仁宗治下的大宋,繁荣安定,外交上虽显懦弱,但是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战争。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仁宗时期的宋朝,《清平乐》似乎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盛世之乐,安稳平宁……

影视剧《清平乐》中宋仁宗

年幼失母,年老丧子:仁宗一生坎坷经历

试问什么是一个皇帝最想拥有的,最想看见的,那可能就是其治下的国家河清海晏,一片欣欣向荣之境。毫无疑问,仁宗做到了,但纵使有“仁宗盛治”的赵祯也会有着自己的烦恼。

人的一生所有的烦恼,都是从青春期开始的烦恼,青春期的赵祯也是如此。赵祯青春期最大的烦恼可能来自于自己的“母亲”———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乾兴元年二月二十九日,宋真宗赵恒去世,年仅13岁的赵祯即皇位。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以皇帝年幼为由代行处理军国政务。

在还是孩童年纪的赵祯,虽心智早已成熟,但还是有些叛逆的,加上当时宫中流传着当朝皇帝赵祯并不是皇太后所生的言论,让赵祯和皇太后刘氏的关系日益恶化,母子之间渐行渐远。而赵祯在得知自己的生母是身份卑微的婢女李兰惠后想要接自己的生母回宫却遭到了刘氏的反对,母子关系一度到了冰点。

除了对自己身世上的烦恼,仁宗也将皇太后视为自己实现抱负的拦路虎,心怀大志的赵祯却因为皇太后的阻扰无法实施自己的抱负,这就是仁宗少年的烦恼。

明道二年(1033年),皇太后刘氏去世,赵祯开始亲政。踌躇满志的赵祯,心中暗许势必要有一番作为,可不久后的宋夏战争却给了他第一个下马威。三场皆负的战争着实给了这位年轻的皇帝一个不小的打击,懂得及时止损的赵祯想到用岁币和一些物资换回了失地,并维持着边境的稳定。可年轻的仁宗小瞧了西夏这些国家们的胃口,他们每一年都要求增加岁币,一旦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他们就会“露拳头”吓唬赵祯,赵祯没有办法,只能照做。

可如果只有这朝堂之外的烦恼,赵祯的日子可能会好受一些,可是这朝堂之上也不能让赵祯省心。赵祯是一个爱才的皇帝,赵祯治下的大宋,文坛墨斗也是层出不穷,这些人也都来了朝堂上做了官,例如王安石,苏轼等。

当时的朝堂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变革,另一派则坚持保守,两派据理力争,分庭抗礼。可对于赵祯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都偏袒不了,在朝堂上受了气的赵祯也只能回到后宫发发牢骚罢了……

苏轼

到了后来,赵祯一天天在变老,确定谁是皇位的继承人就成了赵祯心里的头等大事。可是对于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的皇帝来说,他们纠结的是确定哪一个皇子为继承人,而让赵祯头疼的是自己连一个皇子都没有。

宋仁宗在孩子这个方面是极其不幸的,他一生中有十几个女儿,但是儿子很少只有三个,且都短命,在仁宗中晚年的时候先后夭折,如此打击对一个父亲来说是惨痛的。而膝下无子的赵祯,最终选择了面对现实———嘉祐七年,立濮王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为赵曙)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赵祯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一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烦恼,可这烦恼终没有压垮赵祯,还是给历史留下了个宋仁宗。

宋仁宗践行李世民以仁治国,却仁于李世民

宋仁宗是历史上第一个冠以“仁”的君王,因为君王大多数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之人,但“仁”字在儒家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所以这是一种极高的评价。宋仁宗能够在庙堂之内,运筹帷幄,铸就盛世就是靠着自己的“仁”来实现的。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偶像,甚至我们的赵祯皇帝也“追星”,并一直在像自己的偶像学习。赵祯的偶像就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赵祯为了向李世民学习,从生活起居,为人处世上都模仿李世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恩爱一生,赵祯也和自己的丑皇后曹皇后琴瑟和鸣;

李世民广开言路,赵祯也照做,就连进谏的官员指着鼻子骂自己,自己都不带动火的;李世民主张节俭,赵祯第一个带头往自己身上打补丁,后宫里的皇后娘娘们可能还没有大臣们的老婆衣着华贵。但李世民可不是仁义之君啊,他可是杀兄弟逼老子的主,所以这一点赵祯就没有学习自己的偶像了,那赵祯“仁”在何处呢?

宋朝最豪华酒楼

仁在自知:宋仁宗敢于承认自己弱处,懂得守弱

赵祯的庙号是宋仁宗,但是赵祯还有一个称号就是守成之君,原因是因为其坚守祖宗法度,不做迂矩之事。在经历了第一次战争的失利后,赵祯明白自己是一个不善用兵的人,所以在之后的时间里,赵祯一直在外交上体现出一种“弱势”的态度。

能不打的仗就不打,就用和亲金钱等来解决,而非打不可的仗,自己就全权交给范仲淹等人去处理。有自知之明的赵祯没有为了统一九州扩张领土而秣马厉兵,百姓们不用因为兵役而苦恼,边境也一直处于和平安稳。以至于后来仁宗去世,辽国的皇帝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甚至给仁宗建立了衣冠冢,奉其御容如祖宗。

仁于法:减少酷刑,对于敢谏言者奖赏有加

中国古代的刑法中规定了对皇帝以及朝事妄加断论者是要处罚的,有些朝代是黥面(刺青在脸上),有的是流放,更有一些刑律比较重的朝代例如明、清两朝则会割舌头,凌迟甚至诛九族。

而根据宋朝的大理寺的史料显示:仁宗时期,对于言论的处罚次数是最少的,执法力度也是最小的。相传,苏轼、苏澈二兄弟在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自己的考卷上“诽谤”仁宗是一个沉溺于酒色,不过问朝政的昏君。

宋朝繁荣景象

对于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仁宗并没有发火,反而嘉奖了苏轼、苏澈二兄弟,夸奖道:“朕为子孙谋得了两位太平宰相!”仁于言的赵祯,使得很多大臣敢于进言,这就是仁宗时期盛产文人大臣的原因所在。

仁于民:体察民情,真正做到“先天下”

李世民曾经将百姓比作“覆舟载舟”的水,想必赵祯也一定知道。《宋史》中曾记载过仁宗多次下令减免某地的赋税,也数次赈济某地的灾民,凡是一年中出现灾情的地方,仁宗都会免去赋税并赈济救灾,还会在灾情期间停止宴饮歌舞,自己斋戒数日,祈祷上天早日结束灾难。

据说,有一天正逢佳节吉日,那天晚上赵祯和身边的宫女在皇宫内散步,宫女听闻着墙外街头热闹作乐的声音,忍不住抱怨道;“皇宫内比外面还要冷清。”赵祯听后说道;“正是我们这里的冷清,外面才得以热闹啊……”

宋朝华美衣饰

结语:

对己甚严,对外以宽的仁宗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了何为“仁”———仁在自知,不有非分之想,不行妄事,保以太平;仁于言,广开言路,战胜于朝廷;仁于民,爱民体恤百姓,才能使自己的王朝基业驶得万里!

历史上,论能力,宋仁宗赵祯不如的人有许多,正如《清平乐》中赵祯自己所说:“朕竭尽全力,能给朝堂的只是平衡,而能给百姓的不过平宁而已……”但这一点,做到的皇帝有多少呢?纵观宋仁宗的一生,他也的确当得起“仁”这一字,所以才能在自己治下的这42年以来为大宋带来一团祥和繁华之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儿子李治是如... 原标题: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儿子李治是如何对待老爹的15位漂亮妃子的? 太宗李世...
杨贵妃终身不育之谜:是安禄山造... 原标题:杨贵妃终身不育之谜:是安禄山造成的?做女人太辛苦,对自己太狠 说起杨贵...
受母亲欺压被妻女残害,唐中宗李... 原标题:受母亲欺压被妻女残害,唐中宗李显的一生活得到底有多悲哀? 唐中宗李显,...
武则天临终前,一80岁老头来到... 原标题:武则天临终前,一80岁老头来到床前,她看到后:狄仁杰骗了我 狄仁杰与武...
东晋,琅琊王家有“王与马共天下... 原标题:东晋,琅琊王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为何一直不敢篡位当皇帝 纵观历史...
唇红眉黛,面饰花钿?结合唐朝历... 原标题:唇红眉黛,面饰花钿?结合唐朝历史,浅谈不同时期的唐代女子装饰 距今14...
陕西少陵塬,除了杜甫家,还有4... 原标题:陕西少陵塬,除了杜甫家,还有470座古墓,专家:曾是王者之师 西安少...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 原标题: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呢 武德九年...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明明获得... 原标题: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明明获得一女子告密,为何还是输了? “玄武门之变...
历史上最荒诞的公主,连武则天都... 原标题:历史上最荒诞的公主,连武则天都比不了,丧尽皇家颜面遗臭万年 在这五千多...
李存勖:比朱温更狠,比柴荣更强... 原标题:李存勖:比朱温更狠,比柴荣更强,比赵匡胤更有希望统一五代十国 (五代十...
假如唐玄宗的哥哥不让出自己的太... 原标题:假如唐玄宗的哥哥不让出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否还会有安史之乱 说起唐玄宗,...
秦始皇的一个决策,让我国领先世... 原标题:秦始皇的一个决策,让我国领先世界2000多年,如今中国仍因此受益 “秦...
刘邦、李世民和朱元璋创业有无数... 原标题:刘邦、李世民和朱元璋创业有无数能臣追随,那如果是你会选谁? 古语有云“...
二战中,人称“东条裤腰带”的富... 原标题:二战中,人称“东条裤腰带”的富永恭次,到底是怎么一个奇葩存在 二战时,...
李世民御驾亲征,把国家交给房玄... 原标题:李世民御驾亲征,把国家交给房玄龄,刚上战场,就传来房玄龄谋反 在古代的...
南北朝最被忽视的皇帝,开创比元... 原标题:南北朝最被忽视的皇帝,开创比元嘉之治更强的盛世,活到53岁驾崩 相信不...
李世民死前问武才人:我走了,你... 原标题:李世民死前问武才人:我走了,你怎么办?武则天说了8个字保了命 古代的那...
宦官黄皓是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的... 原标题:宦官黄皓是如何一步步权倾朝野的,诸葛亮为什么不除掉他以绝后患? 蜀汉后...
曹丕篡汉后,汉献帝为何不去投靠... 原标题:曹丕篡汉后,汉献帝为何不去投靠刘备?第三个原因被大多数人忽视 曹操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