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三国演义”里蜀汉的丞相非诸葛亮莫属,那么那些未能活到最后、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英雄们,似乎总是被历史的尘埃轻轻掩埋。细细想来,真的是巧合吗?其实,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活到最后,蜀汉的历史极有可能会截然不同。那么,究竟是谁值得和诸葛亮一较高下呢?一起来看看,那些如果能活着,蜀汉丞相就不一定是诸葛亮的三位人物。
首先,庞统,江湖人称“凤雏”,真是个让人心疼的天才。他出山的时机比诸葛亮还要早,而且绝对不亚于诸葛亮的智谋。话说当年,刘备一并请了卧龙和凤雏,按理说,庞统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谋略完全能够与诸葛亮匹敌。而且这位兄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曾陪着刘备前去吊唁周瑜,可惜却死于流箭,年仅三十六岁,真是“英年早逝”,这让无数人感叹:若庞统没死,蜀汉丞相会不会就轮不到诸葛亮了?想想看,庞统若能活到蜀汉盛世,他或许会成为刘备的左右手,甚至托孤大任可能就轮到他了。遗憾的是,历史给了庞统一记致命的重击,让我们只能在想象中,幻想这位天才的无限可能。
接着,法正,这个名气不输庞统的猛将,出山的时间早,官职也比诸葛亮高。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法正当上了尚书令和护军将军,可见刘备对他的依赖程度,几乎是当时所有人中最重的那一类。尚书令这个职务,多少人梦寐以求,法正若能活得久一些,或许他和诸葛亮的关系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历史上,尚书令往往是国家权力的中枢,像魏国的荀彧便是这个职位的典范。再看法正,若他能活到刘备去世时,蜀汉托孤的任务是不是就轮到法正了?没错,这位猛人若在,蜀汉的政治格局可能就被彻底改变。可惜,法正英年早逝,四十五岁便离世,真是历史的大遗憾。
最后,咱们来说说关羽。这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武圣”的人物,既有武勇,又有治国之才。刘备对关羽的信任程度,简直是无可比拟,尤其是在治国理政这一块,关羽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蜀汉将领。要知道,刘备敢把荆州交给关羽管理,这足以证明关羽不仅仅是个猛将,还是一个有战略眼光和政治头脑的人。关羽若在世,蜀汉的未来,或许就由他来决定。想象一下,如果关羽成为托孤大臣,蜀汉的权力中心恐怕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至于张飞?不好意思,这位猛男虽然有勇有义,但治理国家这块真是力不从心。相比之下,关羽明显更具领导力。
综上所述,如果庞统、法正和关羽能活到最后,蜀汉的命运或许会彻底改变,谁知道呢?诸葛亮未必能一马当先,稳坐丞相宝座。甚至可能,蜀汉的未来,注定会由这些能人主宰。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站在刘备的角度,真的能确定选择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其他三位未必不能比肩啊。历史的“如果”,永远是最引人入胜的谜题,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