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传奇人物之曼纳海姆,曾通过一支雪茄就精确判断出德国必败
迪丽瓦拉
2025-05-28 23:02:18
0

原标题:二战传奇人物之曼纳海姆,曾通过一支雪茄就精确判断出德国必败

在世界历史上,芬兰曾是瑞典的一部分,后因瑞典在1809年与俄罗斯帝国的战争中失利,只得乖乖割地求和,而被划归出去的芬兰便成了俄罗斯帝国的附属国,史称“芬兰大公国”。在俄罗斯帝国统治期间,芬兰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附属国,但却一直保持着“自治大公国”的地位,而沙皇为了能够尽快“驯服”芬兰人,于是便选择先将其贵族同化,把他们的子弟统统送到沙俄军事学院学习,在这里,这些贵族子弟们不仅学到了军事知识,也间接性地被洗脑,不断被灌输效忠沙皇和军队的思想,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影响下的几十年后,一个落魄的芬兰贵族子弟也怀揣着“报效朝廷”的理想来到了圣彼得堡,他就是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

1867年6月4日,曼纳海姆出生在芬兰大公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其父在经商失败后选择弃家逃到法国,而他的母亲也在经历了这一连串的打击后一病不起,不久后便撒手人寰,将年幼的曼纳海姆交给了自己的兄弟来代为照顾。1887年,刚年满20岁的曼纳海姆被送到了位于圣彼得堡的尼古拉骑兵学校(这是一所专门为沙皇培养精锐骑兵部队的军校),由于他身材高大、长相英俊且聪明好学,于是很快便在学校里脱颖而出,成功吸引到上层的注意。毕业后,曼纳海姆曾先后在骑士近卫团、驻波兰的骑兵部队中服役,并在此期间甚至还参加过当时的沙俄皇后费奥多罗夫娜的保卫工作以及她的儿子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

日俄战争打响后,曼纳海姆被调派至前线历练,虽然这场战争最终以沙俄的失败而告终,但却是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起点”。1906年,曼纳海姆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要求他混进法国汉学家、探险家伯希和所率领的考察队,专门负责收集关于清政府的各种情报,妄图将来为侵略中国早做打算。两年后,摸清一切的曼纳海姆返回圣彼得堡,向尼古拉二世当场汇报工作,随后又将整理好的资料送到了沙俄的参谋本部,结果还没等这些高级将领制定出详细的入侵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而曼纳海姆也被紧急调到了波兰战场与德军作战。

一战后期,沙皇尼古拉二世彻底失去了军部、官僚和资本家的支持,只得被迫退位,自此,罗曼诺夫王朝宣告灭亡。得知消息后,骨子里一心只想效忠沙皇的曼纳海姆接受不了现实,选择退役回到芬兰,而在此期间趁机独立的芬兰临时政府也想要拉拢这位拥有赫赫战功的名将来为自己壮势,于是曼纳海姆便又重新投身军旅,出任芬兰军队的总司令,后因不满国内亲德派的所作所为,一怒之下就又选择辞职回家。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芬兰国内的亲德派被赶下了台,而曼纳海姆却又被重新起用,出任摄政官,然而就在大家都觉得他将会成为芬兰首任总统的时候,曼纳海姆却在大选中以微弱的劣势败给了斯托尔贝里,再一次退出政治的舞台。

芬兰独立后,由于在一战中曾充当过“墙头草”的角色,芬兰政府害怕遭到苏联的报复,于是便又将曼纳海姆重新请出了山,担任芬兰防务委员会主席,负责整顿军队以及应对可能爆发的冲突。1933年,曼纳海姆荣获陆军元帅称号,成为自芬兰独立后首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元帅。

1939年,苏联突然向芬兰提出“换地要求”,希望能用摩尔曼斯克来换取维堡(当时的芬兰城市),由于事关重大,芬兰政府不得不紧急召开会议,就“换地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作为军队最高指挥官的曼纳海姆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答应苏联的请求,因为这不仅比波罗的海三国收到的提议要温和得多,更是一个可以避免与苏联直接交恶的绝好机会,可惜狂傲的芬兰政府却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结果成功惹恼苏联,苏芬战争由此爆发。

战役打响后,本着为国尽忠的打算,72岁的曼纳海姆曾多次亲临前线指挥作战,领导芬兰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就连后来的二战名将崔可夫也败在了他的手里。然而芬兰毕竟是个小国,无论是在军事还是国力上都无法与苏联长期对抗,最终还是只能乖乖回到谈判桌前与苏联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被迫出让10%的领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

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德国曾想把芬兰拉入轴心国,并让其直接开出条件,而曼纳海姆也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说是若得到援助,能够收复被强占的国土,那么芬兰将会表示万分的感激,结果希特勒误以为芬兰答应了自己的结盟要求,于是便贸然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全面进攻苏联,并在宣战书中将芬兰也拉了进来。然而虽然芬兰极力对外解释自己是中立的,但斯大林却已经将其当成是既定事实来看待了,并派出空军轰炸了芬兰的军事基地,无奈之下,芬兰政府只好对苏宣战。战役打响后,芬兰只派兵夺回了被苏联抢走的国土后便放弃进军,这使得希特勒十分不满,但他又不好直接向芬兰发难,于是便主动提出要曼纳海姆来领导芬兰境内的德军。

面对希特勒的“示好”,曼纳海姆知道自己如果接受了这个任命,那么日后肯定得对希特勒俯首帖耳,于是便婉言谢绝了希特勒的“好意”。1942年6月4日,曼纳海姆迎来了他的75岁生日,同时,希特勒也决定亲自来给他拜寿,结果当希特勒下了飞机,一路小跑着向曼纳海姆奔去的时候,曼纳海姆却对希特勒身边的军官悄悄说道:“军官不应跑步,这样有失身份,只有士兵才会这样做!”。饭后,曼纳海姆便当着希特勒的面点燃了一根雪茄,大口大口地抽了起来,此举让陪同的众人们心里都大吃了一惊,因为谁都知道希特勒最受不了的就是香烟味道(就连爱娃·布劳恩都不敢当着他的面抽烟)。

结果希特勒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依旧和曼纳海姆有说有笑,仿佛一点儿也不介意,而希特勒的表现也让心思细腻的曼纳海姆心里有了底气,于是便在私底下预测德国将会在战场上逐渐落入下风,从而输掉整个战争。二战后期,曼纳海姆当选芬兰总统,而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主动找到斯大林,以割让领土、支付战争赔款、削减国防军数量的代价获得了斯大林的“谅解”,据说斯大林之所以会同意以如此“温和”的方式来处理芬兰也跟他敬佩曼纳海姆有关,因为他曾对曼纳海姆的随行人员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芬兰人亏欠你们的元帅太多了!”

二战结束后,曼纳海姆结束了在战争时期被赋予的“统领大权”,开始专心养病,慢慢退出政坛,但对他又敬又怕又恨的苏联人却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于是在他们的暗中策划下,曼纳海姆被迫流亡至瑞士,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1951年1月27日,曼纳海姆在瑞士的一家医院病逝,享年84岁,由于他的声望达到顶点,芬兰政府还特意为其举行了国葬,就连曾经对他有偏见的左派政党也对其充满了敬意。

全文完

原创不易,照搬必维权,如果我的文章打动了您,还烦请您帮忙点个赞或者关注,本人在此先行谢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将自己的老乡萧何称为“第一功臣”,这引起了很多开国将领的不满。毕竟在这些武夫看...
原创 秦...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很多事物大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要求别人和自己用同等...
原创 古... 文/寻史奇谈 成吉思汗在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后,就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征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成吉...
原创 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关于朱瞻基出生,《明史》有这样的记载: 生之前夕...
原创 朱... 红军长征路上,朱老总来到军委二局催要敌军情报,二局的局长正在忙碌,他的脾气非常大,说道,让总司令在门...
原创 她... 大家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位女副总理是谁吗?她的名字叫吴桂贤,1975年,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吴...
原创 车...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自古至今,就有多部兵法著作,善于谋略的兵家,更是数不胜数,都是以历史著名战役为主,...
原创 一...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长期盛行的一种传承制度,最早出现于商朝后期,在西周正式确立,此后一直沿用到了...
原创 从... 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清十三皇朝”说法的由来 曾经有一段时期,人们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称为“...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 央广网厦门10月21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 实习记者 李旻)经过5个多月的施工和改造,陈嘉庚先生故居重...
原创 慈... 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烧杀抢掠...
原创 江... 虽然权势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子可以拉着它的鼻子走 。——莎士比亚 正如那句“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
严禁躺平:商鞅变法的初心和底层... 公元前4世纪,雄霸西北的秦国依然被中原人视为蛮族。由于向东扩张乏力,不得不将采取特殊手段来汲取资源,...
原创 改... 1804年,有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它是英国工程师理查德·特里维西克设计的,最早被一家钢铁厂用来运...
原创 差... 从帝王个人能对对国家贡献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赵武灵王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骄傲的存在。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君...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 为寻...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 为寻找不可移动文物提供了线索 李水城在“对谈”中作精彩导读。 在讲座开始...
原创 看... 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雍正帝评价孝庄太后 孝庄作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他经历过三个皇帝,...
在苏州河畔,这群青少年做了这件... 日前,由长宁团区委和周家桥街道团工委联合开展的“青听苏河”系列“行走的团课”周桥段活动,在三七民众夜...
原创 发... 按照传统说法,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是哥伦布,生于意大利却成名于西班牙。但这里的“传统”不是中国的传统...
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在广... 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在广元开馆 10月20日,位于广元市朝天区的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正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