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为国本,隋唐都采用什么办法储粮食?
迪丽瓦拉
2025-05-29 19:03:01
0

原标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为国本,隋唐都采用什么办法储粮食?

在隋唐时期国家建立了多元的粮食储备系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人民百姓共同参与组成,确保粮食储备高效运行。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国家粮食的储备政策,此政策关乎国家千千万万子民的生计,关乎朝代在社会的地位以及国家安全问题,但是粮食储备对于每一个朝代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隋朝粮食储备为三元结构,即中央政府储备、地方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在隋朝后期多元储备粮食的政策都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政策,甚至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唐朝吸取教训转化为中央政府储备与地方政府储备的二元结构,但是在粮食储备政策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隋朝粮食储备政策

隋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注重农业发展,人们在储存粮食上也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隋朝时期的粮食储备政策就随之确立。粮仓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中央储备包括太仓、转运仓,地方储备包括正仓、常平仓,民间储备的主体是义仓,诸仓的粮储来源与用途各有不同。在隋朝时期最大的变动就是义仓。

隋初统治者建立义仓,减轻人民负担,赈济救灾,这秉承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开国之初的人民饱经战乱的洗礼,国家亟需修养生息,于是义仓应运而生。义仓是极具地方自治色彩的粮仓,属于地方储备,义仓设置于隋文帝时期,义仓的设立为隋朝社会的安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好景不长,十多年后统治者认为地方管理不善,又将义仓的管理融入政府管理。

自此义仓的民间色彩消失殆尽,转眼成为了政府的粮仓。义仓是国家提倡百姓在丰收之年将一部分粮食放入义仓,以备灾害来临时的不时之需。义仓运营十余年后政府便介入管理,使得义仓变成了例行征税。隋西京长安有太仓,东京洛阳有含嘉仓,华州置永丰仓,陕州置太原仓,储米粟多者达千万石,少者不下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达到了近四百年来未有的程度。隋朝虽然农业发达,储存技术有所进步,但是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压迫人民,即使仓库充盈,在灾荒之年也不愿意拿出粮食赈济灾民。隋文帝虽然口口声声称“宁积于人,无藏府库”,但真正的灾年并不愿意放粮食救百姓。唐太宗曾说:“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

到了隋炀帝时期隋朝还算是强盛,经济、科技、文化都有所改变,但是隋炀帝不懂得养民生息。隋炀帝急促兴建大运河,消耗大量人力财力,为人民带来很多负担。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地劳动,加上疾病侵袭,死亡人数占全部一半以上。虽然运河的建成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发动战争劳民伤财还是加快了隋朝的灭亡。大业七年山东、河南发生自然灾害,而统治者的不为所动,不放粮仓,最终山东、河南人民奋起反抗,自此隋朝的统治开始瓦解。

唐朝粮食储备政策

唐朝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综合隋朝的储备技术,融合当时的先进技术,颁布了《仓库令》。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隋唐时期是古代粮食储存技术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全国大小粮仓不计其数。根据《仓库令》唐朝统治者对仓库的选址,建造,运营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采取当时最先进的办法建造地下粮仓,储存粮食。

对于隋朝义仓的问题,统治者虽然将义仓开仓的权利下放到州县,灾年时期地方可以先放粮食后上报,极大的解决了隋朝时期的问题矛盾,但是挪用义仓的情况仍然存在,此举治标不治本。义仓属于地方粮仓,所以地方官员私自提高税收,挪用粮仓的现象频频出现。在当时,用来储备粮食的储备系统主要有六种,分别是正仓、转运仓、军仓、常平仓、太仓和义仓,大致就是两种类型:中央政府储备和地方政府储备。

其中正仓和太仓主要负责供应官禄;军仓负责给军队供应军饷;常平仓负责平准籴粜;而义仓则是负责赈灾救济的。每种粮仓都有自己的管理机制,皇帝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其中正仓是这六种仓最重要的,是当时唐朝储备粮食的主体,也被称为天下仓。正仓的粮食储备直接关乎朝代的安危。

武周以后,当政府用度不足时,往往动用义仓储备,这直接导致了“中宗神龙之后,天下义仓,费用向尽”的局面。政府欲求不满的时候便挪用义仓,并且对义仓的征收额大幅提高以保证正仓的充盈,此局面在唐玄宗时期被打破。

唐玄宗时规定义仓的用途只能是灾荒之年赈济灾民,不得做其他用途,所以义仓在唐玄宗时期储存规模巨大。此时粮仓的使用规定更加明确,不同粮仓互不干涉,每种粮仓都有其各自的职责。唐朝的粮食储备政策在有了前车之鉴后明显有所改进,但是不足之处还是义仓的问题。首先义仓作为地方仓库,地方官员的廉洁与否直接影响地方人民的安危,影响国家粮仓管理的规定。虽然在唐朝有颁布《仓库令》,但是仓库令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对于义仓的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

总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储备是立国之本,隋文帝的昏庸之处导致饿殍满地,人们饱受灾年之苦。到了隋炀帝时期,统治者没有吸收惨痛的教训,没有发挥义仓的本职作用,而是继续荒淫无道,欺压百姓,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唐朝的粮仓储备政策有所改进,但是并未解决其根本。粮食管理的政策随朝代的变迁而变迁,不变的是设立的根本目的。隋唐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地下储粮仓窖技术最为完善的阶段,大型粮仓数量空前增多,储量之多也是空前的,隋时“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但只有顺应民心,减少剥削才能发挥历代粮食储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隋唐时期的粮食储备政策》

2、《唐《仓库令》与隋唐仓窖的粮食保存方法》

3、《古代粮食仓储制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天下之主,皇帝的威严无人敢侵。那么,当九五之尊和寺中神...
原创 隋... 历史总是让人很无奈,因为我们很难知道真相,大家都知道,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通过所谓的史记文字记录,就...
原创 赤... 曹操赤壁之战结束后,从华容道撤退,道路泥泞不顺,曹操让羸弱士兵背草填在马下,羸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死...
原创 隋...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各地。隋朝的政权已呈现土崩瓦解之态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分裂。到处都是地主武...
原创 广... 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然而,...
原创 为...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想象,因此穿越一直都是一个很热议的话题。 不止是如今,古代也是如此。 唐代诗人刘禹...
原创 蜀... 对于三国里的故事,都是大家脍炙人口的,里面有这无数英雄豪杰,当然也不乏有着让人恨到咬牙切齿的小人。我...
原创 项... 谈及楚汉时期最优秀的军事家,可能当属项羽和韩信,刘邦一辈子都没有打赢过项羽,项羽的行军布阵让刘邦畏惧...
原创 玄... 创立“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的上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作为大唐最负盛名...
原创 李... 李世民虽然善于用兵,但是能当上皇帝,本身还是经历了不少磨难的。有史料记载,当年李渊起兵时,曾经对李世...
原创 曹... 标题:曹操一生都想得到的四个人才,费尽心机穷极一生,始终没能如愿 在那乱世之中,曹操以他的雄才大略...
原创 韩... 韩信被吕后骗进皇宫,被杀前怒吼3字,如今成年轻人口头禅 韩信大家都非常了解,最开始只是项羽手下的小人...
原创 他... 二战时期,蓄谋已久的日本带兵打进了中国。当时的临时政府错误地采取了不抵抗政策,结果让日军长驱直入,在...
原创 日... 引语: 日本,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位于几个地壳板块交界,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明治维新以后,日...
原创 保... 作者:军事帅哥 在韩国军警部队的历史上,有一个军官身份很离奇,他曾经 自称 是彭总的“警卫员”,在抗...
原创 姜... 标题:姜子牙为何一定要让姬发吃了白鱼?或许,这是元始天尊的命令。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姜子牙是一...
原创 千... 王旦的父亲叫王祜,在宋太祖时期就有传言要当宰相,可后来因为直言不讳得罪了赵匡胤,不但宰相没当上,反而...
原创 时... 如果说游戏里面有哪个英雄很久,很久没出过皮肤了,嬴政绝对算得上是一个。 当然可能会有小伙伴说成吉思汗...
原创 为... 1978年9月9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金日成邀请中国派高级代表团访朝参加...
原创 成... 而既然是战争自然存在杀戮,成吉思汗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进行大肆的杀戮,通过排除异己来避免发生叛乱,不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