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9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金日成邀请中国派高级代表团访朝参加庆典。中国对此十分重视,决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率党政代表团前往平壤参加朝鲜国庆活动。
邓小平与金日成的关系非同一般,两人是亲密的战友加同志关系。
1975年4月,金日成应邀访问中国时,就是由邓小平陪同他会见的毛泽东。在会见中,
毛主席还特意向金日成介绍了邓小平,并亲切地说:“今后有事,你就找小平谈。
”随后,毛主席又对金日成说:“你们去谈话,我不谈了。”
毛泽东接见金日成
就这样,邓小平和金日成两人开始了4轮会谈。在会谈的间隙中,邓小平陪同金日成先后参观了北京、南京等地的工厂、名胜古迹,看到中国各地的经济建设,金日成非常高兴地对邓小平说:“我们把你们的成就看做是自己的成就一样高兴。”通过这次的会见,这两位早已相互了解,但仅见过一面的战友,更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但此后不久,邓小平再次被错误的撤销了一切职务,两人的再次见面就到了这次邓小平应邀参加朝鲜国庆30周年之时。
邓小平与金日成
邓小平一行于1978年9月8日到达朝鲜平壤,受到了金日成的热烈欢迎。金日成派出朝鲜国家副主席朴成哲到火车站迎接,并陪同邓小平直接去主席府。金日成本人则在锦绣山议事堂门口亲自迎接邓小平,两人一见面就亲切地握手,热情拥抱,并互致问候。在9日当天朝鲜举办的大型国宴中,虽然参加宴会的有东欧几个国家的总统,但金日成还是安排邓小平坐在自己的身边,包括晚上观看焰火表演中也是如此。从这里可以看出,
朝鲜对于中国和邓小平是非常重视的,这不仅因为两国同处于社会主义阵营,还因为两人亲密的关系。
作为贺礼,邓小平代表中国向金日成赠送了广东枫溪陶瓷三层大花瓶。
广东枫溪陶瓷三层大花瓶
1978年9月12日,是邓小平参加这次朝鲜国庆庆典结束回国的前一天。这天上午9时,邓小平与金日成在平壤兴夫宾馆举行了正式会谈。在会谈中,金日成说原本准备今年秋季到中国进行内部访问,现在既然小平同志来了,就明年再去了。邓小平也亲切地回应:“今后我们应当常来常往。等你去中国了,我陪你去你没有去过的城市看看,比如敦煌、成都、重庆。”
正式的会谈当然不是简单的叙旧和相邀,很快两人就谈到了国际形势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
当时,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两人对国际形势交换了各自的看法。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正在向海外寻求市场,社会主义国家要利用有利时机,努力发展经济,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来。”在谈到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时,邓小平说:“我们希望22年不打仗,我们就可以实现“四个现代化”。”随后,邓小平向金日成介绍了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设想。在谈到当时邓小平最为关心的经济问题时,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以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作为我们搞现代化的出发点。
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
我们的农村还很穷,收入还很低。我们农村一个劳动力一年的收入,高的地方150元,全国平均只有60元。什么叫现代化,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不一样了,70年代就更不一样了。”金日成听的津津有味,并非常赞同的说“:“这样做很好。”
当时朝鲜的经济发展状况要比中国高,甚至与日本相当。
在工农业上,朝鲜的粮食产量已实现自给自足,70%的耕地实现了机械化。供电网络覆盖全国,工业增速居全球前列,人均GDP是韩国的3倍多。
生活水平上,朝鲜已经实现了全面的
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制度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免书本费和学费,学校还提供免费的衣服和文具;病人生病也是免费逐级转诊,不管是乡村的诊所还是平壤的大医院都不收取费用,人民整体的贫富差距较小。
80年代平壤的游乐场
在住房上,朝鲜政府实行
免费的住房制度
,新婚夫妇只要经过申请就可以获得面积不等的住房,城市里是公寓类型的住房,农村是单独的瓦房,而且是拎包入住,城乡的水电费也几乎是全部免费。在对外关系上,朝鲜已经开始
尝试初步的对外开放
,沿海城市的沙滩上随处可见外国友人。
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朝鲜已经是准现代化国家。
80年代的朝鲜海难,仔细看可以看到有外国友人
80年代朝鲜的泳装美女,非常前卫和时尚
虽然说当时朝鲜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离不开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特别是苏联和中国的大力援助,以及自身人口较少,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发展的基础比较好等原因,但和当时朝鲜所采取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也有很大关系。
朝鲜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左右逢源,与各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争取大量的援助。始建于1966年的平壤地铁就是由中国援建而成,苏联则给予了朝鲜大量没有还款期限的贷款、贸易优惠以及技术人员支持。朝鲜利用这些援助和支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了一大批钢铁厂、火电站、炼油厂。众所周知,重工业是工业的基础,有了重工业才能很好的普及机械化,继而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发展轻工业及其他产业。
另一方面,逐步缓和改善与韩国的关系,朝鲜利用社会团体(红十字会)来提供与韩国的对话平台,打破了朝韩双方长期的对立关系,并寻求和平统一,为自身的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可以说,朝鲜是不遗余力的发展工业,把经济建设放在了第一位。
相比之下,我们刚刚结束那个特殊时期,所有行业都百废待兴。
在这次访朝期间,邓小平还在朝鲜政务院总理李钟玉的陪同下,到朝鲜工业城市咸兴进行访问。咸兴是朝鲜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都平壤,拥有化学、机械等重工业和纺织、日用品等轻工业,在朝鲜素有“工都”之称。在咸兴,邓小平一行受到了数万衣着时髦的市民的集会迎接,在看到咸兴所取得的工业发展和咸兴市民的生活水平之后,邓小平更坚定了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想法,要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80年代朝鲜的一家三口
因此,邓小平才会对金日成说“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
中国与朝鲜国情不同,朝鲜是个小国,靠大国的援助就可以实现工业化,朝鲜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大。但不管怎么说,中国都需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访朝归来后的9月13日,邓小平没有直接回北京,而是顺道在东北地区、河北省、天津市和沈阳军区开始了7天的视察,七天走遍了八个城市。
每到一地,邓小平都要听取当地党委的汇报。邓小平先后在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本溪、鞍山、唐山、天津等地召开座谈会,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指示各地要赶快把经济建设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在辽宁本溪,邓小平提出了“首先要解放思想”的口号
,在长春讲话中指出:“关键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沈阳,他又指出:“不恢复毛主席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在返京的最后一站天津,邓小平着重的说:“我走了几个地方,一再讲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要从实际出发。”
这是党内首次明确提出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系列的谈话,后来被学术界称之为邓小平的“北方谈话”,
“北方谈话”和邓小平1992年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南方谈话”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方谈话”在思想、经济、政治三个方面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是中国人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的开端。
邓小平“北方谈话”两个月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中心议题就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普遍认为,“北方谈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序曲,奏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