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容易读错的四个人名,每一人都很出名,其中一人是大魏皇后
迪丽瓦拉
2025-06-04 11:33:17
0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可谓源远流长,我们不仅常常看到同一个汉字不同的读音,还能看到相似度非常的的文字,这真的能体现我泱泱大国的文化实力啊。

下面一起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年我们读错的古代名人。

第一:荀彧,第一眼看到大多数朋友肯定会和小编一样读成“gouhuo",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显然;连人家的姓都错了,“荀”和“苟”傻傻的分不清。读三国或是其他古代文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些尴尬,并不是单纯不认识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总是用自己的固有模式去判定一件事、一个字,比如我们在第一眼看到所要读取的字时,往往会反馈给我们一些需要学习的信息,但是出于惰性我们常以自己的固有思维去认识,这样就会比较容易出错了。

第二:嫪毐,乍一看: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再瞅一瞅,可以读成“miudu",估计这个时候嫪毐肯定是哭晕在厕所吧,明明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却常常样比上古人物,名字生僻绕口,真的是难以捉摸和追究,但这个究竟读什么呢,小编特意去查了字典,原来是读“laoai",哭中带笑只好说一声:好名字!好声音!

第三:甄宓。这可是个大美女,而且还做到了皇后的位置,洛神的眼泪可谓是天上的星星那般美丽,我们时不时会想到书中描述的那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在顾影自怜、明眸皓齿,但是我们连人家的名字都读错了,大家是不是就是读的“zhenbi"。看了后来演的电视剧才知道,这俩字念“zhenfu",想来也是,大魏的皇后、一代美女怎么有那么读不出口的名字,原来一直都是我们读错了。

第四: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家喻户晓,原因就是他被当成反面例子被编进了小学教材。当时我们一直读的是“maji",不得不说,稷和谡真的是太像了,比同卵双胞胎还要像上几分,正确的读音应该是“masu",听到我们正确的读出他的名字,他应该能含笑九泉了吧。

既然有读对的,就说明对错汉字读音是我们个人的问题,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将遇到的每一个汉字都读对,这既是对古人的尊重,也是对文明的认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丘吉尔出生在英国牛津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有公爵爵位,并且是下议院的议员。丘吉尔的母亲是...
原创 武... 武则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女性,后世对于她的评价有褒有贬。特别对于她的婚姻情况,很多反对者都持鄙视态度。...
原创 毛... 胡乔木,被称为 “中共中央第一支笔”, 了解的人都知道,胡乔木出生于江苏盐城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 ...
原创 韩... 韩国,一提到这个国家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愤怒。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曾经我们并未将这种弹丸之地的小国放在...
原来日本也有一家中国银行 日本的中国银行(The Chugoku Bank)开设于1930年,其中的中国与我们中国无关,是指日...
原创 当...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 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以魏、蜀、吴为主的三国势力一直征战不休,各路英...
原创 毛... 1930年末,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缴获了“半部电台”,毛主席和朱德元帅得知后,大喜过望,决议要为...
原创 史...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一共有近500位皇帝统治天下,要说起其中最出其不意的一个,必然是横空出...
原创 这... 说道清朝,不得不说那位掌握大权近半世纪的女人——慈禧太后。晚清时期,许多祸事因她而起,可以说是晚清时...
原创 雍... 在我国古代史中,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总共统治全国268年,算上入关前,一共有12位皇帝,入关前...
皇后爱财,自己拼命去挣钱 皇后爱财,自己拼命去挣钱 作为一国的皇后,因为天下是老公的,她有足够的理由去藐视钱财。她既不需要拼...
原创 杜... 1948年,正是决定中国命运走向极为关键的一年。抗战取胜已三载,国民党单方面撕毁了《双十协定》,国军...
原创 成... 成吉思汗与秦始皇做比较,为何有人说成吉思汗更厉害?原因很简单 大家好,继续讲历史,秦始皇最伟大的成就...
东西问|朱光华:王庄遗址如何实... 中新社郑州10月24日电 题:王庄遗址如何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专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原创 英... 在世界历史,除了越南、朝鲜、日本等少数几个深受中国影响而实行庙号和谥号制度的国家之外,其它国家一律没...
原创 清... 咸丰是一个一生没有什么建树的皇帝,不仅人们不对他这个皇帝作一点好的评价,反而还责怪他对慈禧的纵容和喜...
原创 中... 作为武将而言,只要能力够、实力够,想打胜仗也没那么难,但是想一生都不败,却几乎没几个人做得到;回顾历...
原创 玄... 武德九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射杀,并处死两人的儿子,逼迫父亲李渊...
原创 为... ▲向东北进军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共双方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东北地区。这...
原创 毛... 1948年5月,中央城南庄会议同意粟裕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的战略建议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明确要求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