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末,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缴获了“半部电台”,毛主席和朱德元帅得知后,大喜过望,决议要为我军建立一支无线电队。
为此,他们还专门从国民党俘虏中挑选了10位懂得收发电报的无线电专员。
“你们之中,是否有人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呢?”
“倘若不愿,也可以直说,我们会给你们发放一笔路费,送你们离开。”
就在其他人还在犹疑之中的时候,站在角落的一位国民党俘虏缓慢而坚定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我愿意。”
彼时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么一位看起来略显干瘦的国民党俘虏,最终会在1955年大授勋中被授予中将军衔,会帮助红军掌握“制胜法宝”,成为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他就是王诤。
为什么国民党俘虏会帮助我军?他又是如何成为我国的开国中将的呢?
中央红军的第一部电台
1930年12月30日,红军在龙冈战斗中从国民党十八师张辉在那里缴获的“半部”电台。
当时因为我军的战士们不认识电台这个东西,还以为是什么危险品,所以砸开了外壳,顺带着砸坏了发报机,于是自那之后,中央红军的第一部电台也就只剩下了
“收报机”
和
“充电器”
。
当王诤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宝贝被红军砸坏的时候,心痛的都在滴血,可是他倒也没说什么,毕竟他自己都是个阶下囚,在他的料想里,自己也是命不久矣,哪里还有心思来牵挂电台呢?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不仅不会死,还会迎来自己生命中最大的一个机遇。
以王诤为首的10名电台发报员,在被俘虏短短5天之后,就受到了毛主席与朱德元帅的亲自接见。
当时接见的地点是我军的临时驻地,见面之后,毛主席与朱德元帅并没有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意图,反而是轮流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教育。
毛主席表示,“希望你们能够用你们的技术来为工人和农民服务。”
一番真挚的言论过后,毛主席与朱德元帅亲自向这10位背负者递出了橄榄枝,早就厌恶了国民党内部黑暗腐朽的王诤只感觉眼前一亮,率先举手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而其他几位眼见王诤都同意了,也都纷纷表明了自己的意愿,就这样,我军无线电通信的第一个
“班底”
出现了。
在这些人答应加入中央红军后,我党并没有冷落忽视他们,朱德元帅每天吃完晚饭都会跑过来跟他们唠嗑,跟他们讲革命的事情,顺带着还带上一包香烟给抽烟的同志们散发,从而帮助这些同志们培养对我党的归属感。
当然,王诤等人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完全值得上我党的信任和那份待遇。
半部电台打天下
在加入我党之初,王诤就跟我党说明了部队缴获的那台电台的缺陷,由于没有发报机,只有收报机,所以对于电报也是不能发只能收,听起来似乎毫无用处。
可是毛主席在得知这个情况后,非但没有失望,反而很乐观,
“只有收报机也没关系,先用着嘛,至于发报机,敌人很快就会给我们送来。”
毛主席说出这番话后,王诤想了想,事实上包括他在内的10名电报员,以及那台破损了一半的电报机,可不都是老蒋亲自送上门来的吗?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此话诚然不假。
在王诤加入红军过后,就一直兢兢业业地看守在电报机前,等待电报机截获消息。
虽然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基本上都没能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但是他依旧表现得无比认真,因为他知道这关系到整个红军的生死存亡。
王诤的努力最终也没有被辜负,就在1941年5月,他突然截获了这样两条情报,
“为免遭红军突袭,请示向富川公秉藩部靠拢,成犄角之势,请急调工兵部队修桥铺路,以利于军队移动……”
“抵达福田后,我们将共同向东固方向靠拢……”
虽然这两条电报听起来有些没头没尾,但是王诤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里面蕴藏着机会,所以他也顾不得夜色了,直接就将两条情报拿给了毛主席,请示他来做决断。
毛主席与朱德元帅等人商量一番之后,最终决定将这条情报利用起来,主动出击,而经过了一昼夜的激战之后,我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28师全体以及47师的部分士兵,直接为第2次反围剿斗争打开了开门红。
在随后15天的斗争中,王诤更是充分体现出了有无线电的优势,凭借着他所截获的各条情报,我军顺利横扫700里,在5次战役中均取得大捷,累积歼灭敌人超过3万余,顺带着还缴获了2万多支枪支,可以说是士气大涨。
反观国民党,没有察觉到情报泄露的他们是走到哪儿输到哪,明明武器装备更先进、人数也更多,可偏偏就被我军戏耍的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第2次反围剿战争过后,毛主席高度评价了王诤和他麾下的无线电队伍,
“有了你们,工农红军就仿佛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有了克敌制胜的巨大法宝!”
在这之后,我军更是将缴获到的电台全部交给了王诤,让他来总揽电报工作、培训电报人员。
而王诤也不负众望,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硬生生给我军培养出了一支无线电队伍,让我军有了和国民党部队对抗的底气。
一生征战为人民
在第2次反围剿到第4次反围剿之间,凭借着正确的决策和王诤提供的情报支持,我军皆打的国民党部队溃不成军。
可是由于第5次反围剿时博古等人的错误决策,所以我军最后还是被迫展开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万里长征开始之前,王诤已经给我军的无线电队伍打下了底子,甚至我军还专门在苏区建立了通信材料厂,有了自己制造维修以及装配无线电设备的能力。
在刚刚踏上长征路的时候,我军有200多位战士隶属于电台运输队,运送的器材零件有100多担,可是等到长征结束的时候,这些东西大多数都遗失了,仅仅只剩下一担零件,一切都要从头再来,过往的努力全部都付之一炬。
“没事儿,我能为组织重新拉起一支队伍!”
在随后的一段岁月中,王诤与我党其他同志们省吃俭用,最终又将无线电设备和队伍搞了起来。
无线电台逐渐开始分布到我军的各个部队中,中央和地方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以至于在1949年三大战役期间,毛主席就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完成了对三大战役的指挥,就连周总理看了之后,都不禁感慨道,
“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真了不起。”
毛主席在小屋子里指挥大部队是非常厉害的,可是很多人可能都忽视了王诤能搭建这么一套完整的无线电体系,同样是无比厉害的,就连毛主席都曾经跟王诤如此打趣,
“要是没有你们啊,我在这小屋子里真是无事可做,什么也干不成。”
在一片赞叹声中,三大战役就这么结束了,我党无比光荣地取得了胜利,随后更是一鼓作气地建立了新中国,可是属于王诤的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他不仅在1951年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还在抗美援朝结束后,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也正因如此,1955年他这个没有在战场上开过一枪的老兵,荣获中将军衔。
历史已然走远,故事却将永久流传,在那无数个漆黑的夜里,王诤听的又何止是电报呢?他听的同样还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故事,是无数人民为解放事业而斗争、而奉献、而牺牲的壮丽哀歌,是永远不会消亡的革命舞曲,向了不起的王诤同志致敬,向伟大的革命战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