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大学图书馆,31万余册古籍背后是讲不完的故事
迪丽瓦拉
2025-06-05 04:37:45
0

记者 尹明亮 王凯 孙佳琪 济南报道

在山东大学图书馆,有一批特殊的馆藏,它们有的经历了千百年风霜,泛黄的纸页里讲述着岁月的故事。有的曾经历炮火洗礼,几经波折,见证了民族的崛起。他们中还有许多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藏书人,页码中承载了文化的传承。它们一起构成了山东大学图书馆31万余册件的古籍文献收藏,这也是山东高校图书馆中最大规模的中国古籍馆藏资源。

国家珍贵古籍87部

不少是从战火中走来

与山东大学图书馆832万册件的纸质文献馆藏相比,31万余册的古籍文献收藏数量看上去似乎占不到多大的比例,但在百廿山大,这些古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就有87部。无论是古籍收藏的数量,还是入选国家珍贵名录的数量,在国内高校中都能名列前十。

“对山东大学图书馆来说,这些古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也享受着特别的保护。”说起山东大学的古籍收藏,图书馆馆长赵兴胜如数家珍。

走在恒温恒湿的特藏书库,古朴的纸香味似乎从历史中穿越而来,各色古籍颇有满目琳琅之感。

这里收藏有明清民国时期许多著名藏书大家的图书。如毛氏汲古阁、朱彝尊曝书亭、黄丕烈士礼居、阮元文选楼、杨以增海源阁、傅增湘藏园、王献唐双行精舍等的藏书,这里均有。

“这些古籍保存至今殊为不易,其中很多在抗日战争中几经波折,最后才回到了山东大学。”赵兴胜介绍,在抗战爆发后,山东大学曾经先后分三批将学校的图书、仪器、案卷等进行转移,其中最多的第二批837箱运至浦口后,因南京失陷,全部丢失。所幸最珍贵的一批图书辗转到了四川,在抗战结束后,总共有90箱图书又回到了复校后的山东大学,其中包含线装书5000多册。

在山东大学如今的馆藏中,那90箱图书所占比例已经很小,但这里的每一本其实都有它的传奇经历。

“现有的馆藏中有不少是海内孤本,如《郑襄敏公赤牍》十九卷、《柳堂遗集》十三卷、《双鱼编》六卷、《幸鲁宝翰》九卷等,每本书都值得细细地去研究。”赵兴胜说。

从纸张到文字

古书里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在山东大学古籍馆藏中,每一本古书都讲述着不同的历史。作为孤本的《郑襄敏公赤牍》十九卷是山东大学收藏的代表性古籍之一,这是一本明万历三十五年刻本,刻印年代离作者郑洛去世只相隔了数年的时间,“穿越”到数百年后的今天,它的每一页纸都是历史的符号。

“郑洛长期主政西北边镇,对大明西北边疆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此书收入明万历二年至二十八年郑洛与内阁、六部、督抚官员等往来信函,对于考证明代西北边疆重要事件及边疆政策具重要学术价值。”赵兴胜介绍。

翻开馆藏的清抄本《山海经》十八卷,历任藏书人在书中留下的痕迹也讲述着一个特别的故事。此书原为清人据季振宜所藏宋本所抄,版本价值极高。后辗转被湘潭人黄笃恭收藏于听天命斋,1904年,黄笃恭客死上海后,所藏图书面临散佚,当时著名的藏书家王礼培因自己无资购买,于是劝同为藏书家的叶德辉购买,并说有书商欲购去转卖到日本,叶德辉却说,“我不能为中国办海防。”无奈之下,王礼培便购买了这一本《山海经》,后来叶德辉欲借此本校书,王礼培讽刺道:“倘不办海防,君安所得此书以校哉!”后来,王礼培也无奈售出此书,并作跋记录此事,还发出了“尚在中土”的感叹。

“古书里的故事讲也讲不完,每一本书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赵兴胜说,在山东大学图书馆,除了这些孤本古籍,金石拓片和明清地方志也是学校古籍收藏的特色,对于书法、艺术以及历史研究来说,这些古籍的价值都不可估量。

“以地方志为例,这里收藏了几乎国内全部省份的省志,绝大多数的州志,在国内图书馆中,算得上是比较全的了。这些地方志对于历史研究以及明清社会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翻开每一本书,书中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赵兴胜说。

不少图书来自名家捐赠

“有人传承下来,再老的书都是活的”

在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几位博士正对学校馆藏的丁山先生所捐赠的文献进行研究。作为曾经在山东大学任教的著名学者,丁山先生去世前留下遗言,要将他的5000多册藏书捐给山东大学。于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丁山先生去世后,他的家属将藏书分多次从他的安徽老家运到了山东大学图书馆。

“这些图书都是老先生做研究时使用的,其中有些做了批注,对后来的研究者来说这也是一种传承。”在赵兴胜看来,古籍特藏库里虽略显阴冷,但这里的古籍却是有温度、有情谊的。

“在馆藏的图书或古籍中,一代代老学者捐赠的数量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图书不是个人的财富,而是一种文脉的传承,有人传承下来,再老的书都是活的。”赵兴胜说。

1946年,经历了抗战停办之后,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著名物理学家周钟歧担任复校委员会主任,当时百废待兴的学校图书不多,周钟歧把自己的一些藏书捐给了学校。

著名历史学家卢振华、考古学家郭宝钧、哲学史家庞朴……岁月如烟,斯人已逝,但他们曾经收藏的图书也都在山东大学图书馆里留了下来。而就在前两年,学校退休教师张吉周、赵淑梅夫妇也向图书馆捐赠了古籍31种149册。

“捐书的并不止这几位老教授,虽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他们不约而同的延续着这种传承,也正是他们的奉献构建了百廿山大图书馆藏的底蕴。”赵兴胜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原本生活在现巴勒斯坦地区,但在公元前 70 年,罗马人占领了犹太人的家园...
原创 湖... 2015年,湖南省新化县武装部内收到了一封十分特殊的信,当武装部的负责人打开信以后发现这封信是一位名...
原创 历... 大明朝是汉族的最后一个执政朝代,历经了将近三百年的风雨,唯一一个家族贯穿始终的朝代。而且朱家的这些主...
原创 中... 我国历史上猛将如云,然而能称得上悍将中的悍将的人物,堪称凤毛麟角,而项羽和李存孝是实至名归。可以说这...
原创 爱... 日本爱子公主在东京,与家人一起参加传统的新年仪式,这是她成年后首次正式参与皇室活动。 一个初长成的...
原创 直... 图: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清朝的奠基者,后金的皇帝,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
原创 晚... 晚清罕见老照片:慈禧帝威十足,满族少女美貌,官员生活恣意 晚清时期成都坐轿子的富人和轿夫,路经玉米...
原创 明... 明太祖朱元璋通过北伐开国,使元朝全国性政权成为北元的割据性政权。太祖开国后八次北伐又使北元割据性政权...
原创 毛... 在众多开国少将中,不少人已经渐渐逝去。但也有极少数如今还在世,其中最长寿当属现年109岁的张力雄,他...
原创 秋...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位于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家市村人民路34号,第一...
原创 唯...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猖狂的日本鬼子在太平洋横冲直撞,畅通无阻,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正在这时,喜欢冒险的美...
原创 最... 历史上最牛地主之家,十大将就占了两位,陈家的少爷当了大将,姑爷也当了大将,甚至连陈家的两个牧童长工也...
原创 清... 清朝的缠足陋习可怕,其实有人必须裹脚,而有人没资格裹脚。大清时期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
原创 日... 日本皇室间的内斗向来十分精彩,就连日本百姓都时刻关注皇室的恩怨情仇,在日本进入令和时代后,新天皇上任...
原创 康... 历朝历代的皇子,为了继承皇位都发生过激烈斗争,清朝也不例外。 清朝争夺皇位的重头戏,当属康熙时期的“...
原创 战... 在河南的一个村子里,深夜的一声巨响打破了村庄的平静。天亮之后村民们发现村外的土坡上多了很多深不见底的...
原创 诸... 刘禅是有争议的,近年来大量的人物,有人认为他仍然稳坐国诸葛亮去世后的30年,这是他的能力表现,但也反...
原创 太... 太平天国:16岁的少年石达开,为什么会被洪秀全冯云山看重 说起石达开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在中...
原创 长... 常言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关于长津湖,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招招决策准确无误;电影的胜利,离不开一众...
原创 诸... 简而言之,就是这三人把刘禅给惹急眼了。 提到后主刘禅,对他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个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