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质朴、理性、高雅、清淡:聊程朱理学下,保守端庄的宋朝女子衣冠
迪丽瓦拉
2025-06-05 11:33:04
0

宋代女子的衣冠虽然没有了唐代时期的女子衣冠所展现出来的旷达华贵恢弘大气的特点,有人认为其造型封闭、颜色过于严肃和单一。但是我们也都不能否认其的设计和传统的融合做得更好、更自然。在宋朝女性的衣冠崇尚衣冠修长合身,大致都以裙装为主,由罗纱制作;颜色纯正鲜艳;而从纹样上来看,宋朝着衣多采用各种间色,其的织锦纹样尤以宝相花和牡丹花为主。所以,虽然宋朝女子的衣冠趋势渐渐走向保守端庄,但是其也有着自己的美丽使得其在时光的长河中仍旧摇曳生姿。

一.保守端庄下的摇曳生姿

1. 宋女子衣冠为何要保守端庄

我们都很熟悉在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而到了公元1127年的时候,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抓住了当时北宋的内部危机时机,趁此机会攻入了汴京,甚至掳走了当时宋王朝的两位皇帝,并夺取政权建立了金王朝。而钦宗的弟弟当时的康王赵构向南穿越了长江,在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重新建立了南宋王朝。

这所有的不幸的发生都是因为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害怕还会有像自己一样的大将军重蹈覆辙推翻自己辛苦建立的王朝,于是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来夺走了当时各个兵将手中的兵权。这虽然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的王朝被本朝的将军推翻统治,但是也无力抵抗外族的来袭。

当辽、金、西夏这些游牧民族通过武力向中原入侵的时候,北宋王朝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通过大量地攫取民间的财物讨好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才得以换得短暂的安宁,直至被赶到南方。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宋王朝的统治者不仅没有采取相关地对于军力和兵力的建设,而是对思想控制的力度更加大,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来进一步从思想上奴化自己的百姓。

于是,程朱理学等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思想横空出世,这导致宋朝的整个社会文化都呈现出保守的取向,而相应的,人们的美学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整个社会舆论主张的服饰都不是过分华丽的,是崇尚简朴的样式。在其中尤以妇女的服饰为首,宋代的女性衣冠也就呈现出质朴、理性、高雅以及清淡的美好。

2. 样式下的摇曳生姿

一个时代的服饰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观念密不可分。我们前面提及了宋代的社会背景,所以其的总趋势和唐朝已经大为不同。虽然宋代贵族女性的礼服大致还是沿袭了唐朝时期的旧制度,但是女子的便装在宋时却流行瘦、细以及长。

宋朝女子的衣冠以窄为美,也就是说窄袖衣是宋朝流行的女性衣冠。在宋词中对于女性的描写都表现出了这种宋代女性能够以瘦为美的审美取向,比如说“墨绿衫儿窄窄裁”以及“轻怯瘦腰身”等。

而在宋朝的女性衣冠大致可以分成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样式都有着自己的特征。比如说襦裙,“襦”是指短小、不过膝的上衣。宋朝时期的“襦”是大襟窄袖的样式,“裙”的种类有单丝花笼裙、石榴裙、翠霞裙、隐花裙、白鸟翎裙、双碟裙、郁金裙、凤尾裙、旋裙、晕裙等,而这种“裙”的形制都是六副、八副、十二副。“襦”和“裙”是搭配在一起,用腰带实现连接的,在这同时“襦”的外面配有腰带,使得其表现出一种修长之美。

褙子是宋代时期女子衣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褙子在那个时期也没有任何的等级的区分,这也就意味着每个阶层的女子都是可以穿着褙子的。而其的样式多为对襟样式。在前面也提及过,宋时期的女性追求以瘦为美,而褙子是穿在襦裙和衫上的一件外衣。

而在古代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立体剪裁,都是直身剪裁,所以在那个时期的褙子的设计制作都是从腋下开叉的,这不仅可以体现出女子姣好的身材,也不会因为里面的衣服不够贴身而又臃肿之态。而构成褙子的三个重要元素就是袖长要盖过里面所穿着的衣物;而袖口不仅要窄也要完全包住穿着者的手腕;腋下也要开一条长叉,领口也要平行不可以相连。但是不同身份的女子在那时候也会对着褙子有着不同的诠释。

比如杂剧艺人穿着的褙子的长度到了膝盖,腰间系上了围腰,这样的穿着会有利于其的表演,样式也很好看;而上层贵族女性穿着的褙子也过膝但是腰间没有系上围腰,腰间也没有任何的装饰,这使得其的样子很婀娜多姿。

从这些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熟悉的围腰在宋朝时期也是存在的,其是围在腰部、腹部的一块布,也可以认为是裙和裤之间的一个补充物。围腰大一点也就变成了围裙,因为其穿着起来很方便,也可以对里面包括的衣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遮挡使得其不容易弄脏,所以围腰和围裙通常是底层女性的衣物。

而同时与之相对的蔽膝也是指衣服前面的大巾,和围裙(围腰)差不多的是其也是从腰部到膝盖,但是到了宋代的时候其由遮羞物变成了贵族礼服上的一种装饰物,系在大带上面而不能直接系在自己的腰部,是上层女性的一种特有的服饰。

宋代的女性流行裤装一般都是开裆裤、和裆裤以及大口裙裤。开裆裤是宋时的女子穿在裙子里面的,因此比较贴身,一般都是上层的女性会穿用的一种裤子。而和裆裤的形制就比较宽松了,其的上下是一样的宽度,腰间采用纵式折合,裆部是缝合的,而腰部一遍系带。这样的裤子一般都是底层的劳动女性穿着的。大口裙裤形如其名,有点像裙子又有着裤子的形态,这样的服饰设计简单和方便,也能满足宋时女子对于裙装的热爱。

在宋代的时候女性的袄是用棉花和动物的皮毛制作而成的,和现在的棉袄一样其的作用也是御寒保暖。而其的形制是连形制,也就是连袖肩,对襟,开叉摆,而其的对襟部分用扣绊进行连接。而和其有着一样主要元素的是衫,上层的女性穿着罗衫,而底层女性穿着布衫。其的长为二尺八寸,袖长是一尺二,而其到了冬天也就使用貂狐等保暖的材料来制作。

3. 花纹色彩的摇曳生姿

我国古代的服装图案经历前朝的慢慢积淀,到了宋代的时候其的女性服装上的图案组成部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运用了刺绣的方式来绘制图案,而第二个部分是运用织机来织造图案。在宋朝时期的图案一般的主题都是飞禽走兽和花草鱼虫,生动活泼的图案加上宋朝高超的刺绣和织造技法,使得宋朝时期女子衣冠上的图案栩栩如生。

据相关文献显示,我们在江西德安周氏墓就发现了那个时期的一些花卉图案,比如有折枝花纹、折枝梅花纹、杂宝折枝纹、牡丹纹、牡丹芙蓉纹、折枝花卉纹、折枝梅兰如意纹、松竹梅纹、璎珞纹等等。而我们通过这些都可以看出在宋时期的女性衣冠的图案元素的主要构成元素都是以花的枝干、梅竹、璎珞、芙蓉、牡丹等。

牡丹在中国古代是很受拥戴的,其代表着雍容华贵,是一种富贵的美丽。而在宋朝时期以牡丹构成的大缠枝牡丹纹图就寓意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富贵绵长的美丽;而芙蓉花也和牡丹一样代表着一种雍容富贵的美丽,其和牡丹组合在一起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而梅花作为四君子之一,有着极强的、令人敬佩的生命力与只相对的竹也质朴而醇厚,这两者都可以体现出宋代女子在衣冠中对于恬静、典雅、文静和朴素的美丽;而宋代女子的一些图案,不仅仅有着花卉的图案,鸟也是其图案的主题之一,鸟和花卉也常常一起出现在其的衣冠上。比如在宋时期的“仙鹤牡丹纹”就寓意着延年益寿和荣华富贵。

而我们从宋时期女子的衣冠上的图案都是一些有着美好寓意,表达着那个时期的女子对于生活的热爱,对生命不息的敬重可以看出那个时期虽然没有唐时期的华贵,但是宋时期的女子衣冠也同样不改其美好。而这些装饰图案色彩淡雅柔和,图案的纹样也渐渐呈现出写实的风格,而在众多的图案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折枝花图案。

宋时期的女子服饰颜色是对唐代崇尚黄、红两色的一个继承。宋女会根据自己的一些条件来选择服饰的颜色,而在黄、红两色中,当时的女子最爱的就是黄色,我们从当时的一些宋词的描绘中就可以发现,比如“春衫是柳黄”、“衣染莺黄”等等。

二.端庄保守下的审美取向

从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发现宋时期的女性衣冠因为受到时代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趋于一种拘谨保守的风格,而隐含在其衣冠背后的审美趋向仍然和当时的男子隐秘的审美趋向息息相关。

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再次证明了“女为悦己者容”的观点,我们再次把目光投放到那个时候的时代背景,其实在宋朝时期国力渐渐衰落,而统治者采取的程朱理学来实现对于百姓的思想统治,而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弥漫于上层阶级的审美趣味和美学思想也慢慢染上了一层伤感和忧郁的情感。宋朝初期仍然弥漫着唐时期的浮华、奢华的风气,这在当时逐渐因为程朱理学的影响而慢慢受到了人们的不认同。

这种“不认同感”使得之前唐时期的风格渐渐被老成持重的顾虑所取代,而之前的那种能动的对于外在的世界的探索使得其慢慢变成其对于内在的精神的一种感受和思考。而这也就使得当时男性的审美中的那种大刀阔斧的阳刚之气渐渐被一种有着阴柔病态的审美所取代。这也就对当时的女性着装有着相应的影响。

三.宋女子服饰怎样在后世摇曳生姿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宋朝相比于其的前朝是一个足够“理性”的时代,而虽然起得服装在总体上是比不上唐朝时期的华贵雍容,但是其也可以是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服饰文化从雍容华贵走向一种朴实端庄的美的一道分水岭。而我们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而言,程朱理学存在着一种浓厚的道德主义倾向,而这种倾向特别是其在成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之后,以程朱理学为核心思想的服饰审美文化和服饰美学思想观,而这对那些凭借着服饰制度和服饰审美准则来维系封建统治和伦理纲常的后世封建统治阶级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女子社会地位的转变也和服饰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宋朝之后的王朝元朝也曾经努力地想要吸收汉族社会的先进的文明成果,在坚持着元本族的一些特色的同时,其也规定了服饰严格的等级。在唐、宋时期的官服式样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概相似的服装继承,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服饰体制。而单凭整体的审美风格而说,从宋朝时期之后的各个朝代都是对于宋的美学特点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然这些都不仅仅表现在宋时期的女子衣冠上,还反应在陶瓷和家具等其他的一些艺术领域。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到了宋时期的女子的服装已经不再像唐朝时期那样华丽轻薄,但是宋时女子的衣冠仍然是我国古代服装的一大重要的瑰宝。

而唐宋时期的女子服装的不同是因为宋的统治者着重程朱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导致当时的女子的服饰的审美渐渐开始走向一种婉约的简朴的淡雅的美丽,有着带有自身特点的样式、图案、颜色等风格,而这种美丽仍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摇曳生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后世的各个朝代的审美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四史之称,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被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原创 1... 1947年伟人发出一封绝密电报,刘邓看后冷汗直流,发生了什么事? 1947年,鲁西南战役中,邓小平和...
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 霍去病,西汉名将,军事天才,虽然年仅24岁便因病逝世,可他的身后却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他17岁首战封...
原创 “... 释迦摩尼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时期的古印度创造了佛教。随着教徒的增多,佛教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现如...
原创 第... 文·姜昊骞 匈牙利裔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以拍摄“决定性瞬间”闻名。他参加...
原创 刘... 他曾是刘备最信任喜爱的儿子,也曾是刘备最骁勇的镇守统帅,正当他以为自己的地位无可取代时,刘备的命他自...
原创 三... 因为三国时期处在战乱之中,所以也涌现了很多的英雄豪杰,在后世人心目当中,这也各阶段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原创 清... 晚清时期还有《官场现形记》《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这样的谴责小说,现在这样好的土壤,随处可见的好素材,...
原创 康... 提起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最精彩的内容莫过于九龙夺嫡。其中八贤王八阿哥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么假如九龙...
兴文化工程|翁铁军:打造“殷商...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
原创 清... #头条创作挑战赛# 清朝轿子 在封建王朝的建国初期,如何安置皇室宗亲、子嗣,既让他们有能力能够拱卫...
朱橞:朱元璋19子,打开城门主... 朱橞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九子,作为皇室成员,他原本享有尊贵的身份和地位。然而,明初权力斗争的复杂局势...
原创 盘... 图: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道光的第六子,咸丰的同父异母...
【蓝鲸巡游】携手共筑防线 “护... 0 关羽右臂中毒箭,毒入骨髓。华佗前来医治,提议刮骨去毒,关羽坦然应允。 有将士担心将军受苦,奉上“...
原创 明...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一期的司马说史。众所周知,中国人历来对起名很是讲究,因为名字毕竟是伴随人一生的,而...
原创 项... 在他分封的诸侯中,英布可能是项羽最信任的一个了。 不过,项羽虽信任英布,却并不了解英布,最后,英布还...
原创 北... 引言 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研究来说,古墓的出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古墓内部蕴藏的一些历史文物,我...
海昏侯墓研究最新发现:中国蒸馏... 海昏侯墓研究又有新发现。28日,记者从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科研团队首次对海昏...
原创 大... 西安是一个古都,这里汇聚了六朝变迁,这里的历史遗迹遍布各地,每一次施工都能给考古学家带来惊喜。但是很...
朱元璋有26子,为何没人敢跟朱...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这位从贫农出身一步步走到皇帝宝座的传奇人物,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甜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