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三国演义是完全为刘皇叔进行歌功颂德的,因此大家对此也并不是十分在意,因为我们大家都能够看到,只有曹操才是当时最具有雄才伟略的政治人物,这从他身边的诸多良臣猛将就可以看到了,毕竟那些可以算得上当时的精英们,可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的。
在这些良臣猛将中,最受我们关注的无疑就是郭嘉和荀彧两个人。这郭嘉我们知道他的能力是曹操那些谋士里面最突出的一个,也是屡屡为他献出很多的绝计妙策,但是他英年早逝,没有能力再为曹操出谋划策。荀彧也就成为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因为他不光一直在曹操身边辅佐,还毫不藏私地为他送上了许多谋臣,比如早期的戏志才,后来的郭嘉,以及荀攸等等。
虽然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哭泣着想念郭嘉,并说如果奉孝能活到现在的话,我也许就不会经历这么惨重的失败了。但事实上荀彧在此前就向曹操讲过自己对于这次战争的看法,并且为他制定了相应的进攻路线图,这些在赤壁大战之前也完全得到了验证是正确的。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次战争曹操没有带上荀彧,人们不禁会想,如果他在的话,会有怎样的三国故事呢?
另外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荀彧起到了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作用,特别重要的有两次,第一次是早期的时候曹操与吕布混战,没料到那个吕布虽然有勇无谋,但那次却鬼使神差地偷袭曹操的老巢,这个时候多亏荀彧为他镇守大本营,才使他避免了无家可归的局面;第二件就是决定北方霸主的官渡一战,曹操一度都没有了信心想要逃跑,还是荀彧死死地拖住他,最后帮他打赢了这场看似不能打赢的战争。
而使荀彧与曹操有了间隙的,还是曹操对于汉室态度的变化。早期的时候曹操为了积攒实力,而一直拥戴汉献帝;而当他兵强马壮、羽翼丰满的时候,就想着要称王称霸,这与荀彧毕生奋斗的理想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因为他认为无论曹操实力有多大,自己始终是汉室的臣子,始终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就已经把他看作是阻碍称王的绊脚石了。
在最终摊牌的时刻,曹操并没有直接去动手结束荀彧的生命,而是给他送了一个装饰十分精美的食盒,但是在打开外面一层又一层的盒子以后,最里面却只有一个空碗。荀彧明白这是曹操在以一种对待文人的态度告诉自己:你对我已经没有用了。这时的荀彧只能是以一死来效忠汉室。
荀彧的死在当时的一干谋士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很多人都是怀着匡扶汉室的理想才投到曹操的手下的,特别是有很多人就是荀彧亲自推荐给曹操的,看到他如此下场,很多人都感到心灰意冷。
而他的第六个儿子荀顗却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默默地等待着机会。终于他等到了隐忍不发的司马懿最终拔剑而出的那一刻,并成为他的心腹,为司马家族出谋划策,最终夺得了曹魏的天下。死去的曹操如果能看到这一切,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