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蜀汉的章武元年,蜀汉皇帝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义,举全国之力,发动了伐吴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一年之久,最后以蜀汉大军的全线溃败而告终,这场战争彻底葬送了蜀汉的国运,是蜀汉的掘墓之站。
在这场战役爆发之前,由于孙权违背了“孙刘联盟”的约定,联合曹操,夹攻荆州地区的关羽,不仅俘杀了关羽等将领,而且还占据了刘备原有的荆州地盘,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刘备,于是刘备不顾群臣的劝阻,执意发动全国兵力,顺江东下伐吴,由于战争主要发生地区位于夷陵,因此也被称为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持续一年之久,战争之初,刘备顺江东下,屡屡获胜,兵锋直指夷陵,后陆逊坚守夷陵,两军进入相持阶段。时值酷暑,蜀汉大军进入林中避暑,被东吴军队火攻,火烧连营
使得蜀汉大军全线溃退,刘备仓皇逃至白帝城,结束了了这场并不顺利的伐吴战争。
夷陵之战的溃败彻底葬送了蜀汉的国运,开国皇帝刘备在次年郁郁而终,年幼的太子刘禅即位,更为恶劣的是夷陵之战葬送了蜀汉大部分的精锐兵力,战败也让并不臣服的地区蠢蠢欲动,开始反叛,这场战争将蜀汉开国的积蓄挥霍一空,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灭亡已经成为时间早晚的问题。
刘备伐吴的战争,直接成为了蜀汉国运的掘墓之战,经过这次战败,蜀汉再也无力争夺天下,而本已残破的政权在一代名臣诸葛亮的苦心经营下,才得以苟延残喘,但蜀汉灭亡已成为历史之趋势,而其灭亡的决定性战役便是这场并不理智的伐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