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亡之际,昔日横扫六国的秦朝主力军究竟在何方,或真为项羽所破
迪丽瓦拉
2025-06-07 10:03:28
0

《竹枝歌》:“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讙呼。”

大秦帝国,因其强盛与短暂而被历史铭记。从感情色彩来看,秦朝无疑是慷慨激昂与凄美哀婉的统一。围绕秦朝,我们总会提及中国历史上首次统一全国的秦始皇、秦灭六国的军事历史传奇,以及绵延千里的长城和千人千面的兵马俑,并为之震撼。令人惋惜的是,这个曾经无比强盛的帝国,仅仅存于二世就流失于历史洪波之中。

关于秦朝的灭亡,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特别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等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预言,使得秦朝的覆灭原因更加扑朔迷离。相信不少人在初识项羽灭秦之时,心中难免疑惑,曾经如此强大的秦军为何如此轻易被击溃?项羽所破之秦军,真的是当时的秦军主力吗?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呢?

横扫六国,亡于三户

战国末期之时,秦国的秦孝公即位后,得助于商鞅之法,"移风易俗",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颁布一系列改革法令,最终逐步使得秦国强盛起来。在秦国逐渐强大的这个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国的国土范围不断扩增,从商鞅取固阳之地,到夺取魏国的河西上郡地区等以后的一系列土地扩张进程,秦国一步步对外扩张。其后,秦惠文王继续推行此前的强国之策,领土扩张至西北以及中原诸多地区。这为秦始皇横扫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秦国扩张领土以及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力量源泉,除了秦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增强,更重要的是秦国实行有效的军事制度,打造出具有帝国气魄的秦军。

秦军横扫六国的气势有多么磅礴,现今也只能从历史户籍的只言片语中感受一二。《东周列国志》曾描述秦军进攻赵国城池之时,"鼓噪勒兵,声如震霆,阏与城中,屋瓦皆为振动",可见秦军的势不可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秦国从最初的边陲小国成长为历史上的第一帝国,以破竹之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却在短短十五年之内走向覆灭。秦末农民起义不断,楚国项氏一族却集合诸国余力,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为大秦帝国敲响了丧钟。一朝帝国,亡于二世,令人唏嘘不已。

帝国陨落,迷雾重重

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人们有诸多看法。无论是秦朝大兴徭役、实施暴政、法律制度严苛、内部纷争、统治者昏庸腐败,这些说法对秦朝的灭亡都存在一定合理性。受历史文献记载的影响,人们对秦朝的印象几乎是"暴政"的代表,而宣称"伐无道,诛暴秦"的起义者皆是正义的化身,自然秦朝的迅速覆灭也"合乎情理"。

实际上,秦朝走向终结的这个过程,仍然有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从历史文献对秦末战争的记述来看,秦国在巨鹿之战之前,仍旧是胜多负少,尤其是大秦帝国的名将章邯带领的军队,可以说是当时帝国军队的主力之一,屡战屡胜,令对手闻声胆寒。秦帝国有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从巨鹿之战开始,迅速陨落呢?

抛开秦国内部始皇大兴土木,以及胡亥继位后,宦官赵高乱政等因素不说,大秦帝国军队之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其他诸国残余势力面前。拥有如此强大的帝国军队,秦朝却没能守住王朝的大门,或者说,没能缓解外部势力对秦朝的侵袭,覆灭之速度超出一个强大帝国该有的气势。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大秦帝国主力军的分散。换句话来说,很可能项楚所破之秦军,并非真正的秦军主力,而之所以能快速取胜破强秦,是有秦军分散势弱之因。

秦军无北上,难见阿房墟

秦国地处边陲,西北是戎狄,东边为六国。秦朝兼并六国以后,并没有彻底解决西北部戎狄的威胁。秦朝刚刚统一天下,实行一系列统治策略和政治制度,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而此时,西北部戎狄却逐渐强盛起来,成为秦始皇不得不重视的国家危机。此时,塞外的胡戎发展迅速,一度达到"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粟以万钟计"的繁盛。《晋书》也曾记载:"嬴刘之际,匈奴最强",说的正是秦朝至西汉初期,戎狄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秦始皇在疆土西北境修筑长城,亦是为了防御西北部戎狄,甚至一度派遣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人。至秦末,胡亥即位,西北戎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即使秦朝内部混乱,农民起义不断,六国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更有楚军的袭击,秦朝统治者不得不派军北上,抵御戎狄。特别是在项楚攻秦之际,章邯部军作为秦朝王师之军,与王离部军皆将大部分兵卒派往北部,一起抵御戎狄的侵袭。如此,在面对楚军之时,秦军很难再集合从前强大的军队,巨鹿之战时,秦军实际军队人数亦远不如从前,最终一朝被破。

历史的迷人之处,大概就在于它有诸多遗憾与谜题,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却又让人无能为力。至今,我们对秦朝覆灭的原因也只能根据史籍做出分析,具体当时情况如何,已经不得而知。而导致秦亡的原因不可能只有一个,一定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从秦末之际,秦朝面对内患而终不忘御外,正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所在。

参考资料:

《史记》

《晋书》

《东周列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谈起中国近代史,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绝对绕不开的重要转折点,这场历时两年的战略大转移是世界历史上前...
原创 周... 每逢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庆招待会上欢聚一堂,共庆国庆佳节的到来。而从新中国...
原创 史... 对许多人而言,《山海经》或许只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古籍,类似于四书五经那样充满了古老言辞的历史书籍。但是...
封建王朝最牛的皇帝:出身草根,... 汉高祖刘邦,此人一生可谓是精彩纷呈,民间人物评价有好有坏,史学家们也对其褒贬不一。他的个人品德,一言...
原创 红... 1927年,为了保留革命星火,反抗反对派的迫害,我党在多地筹划武装起义,最著名的当属三大起义,但无论...
七十年代宣传画:展现老百姓日常...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组宣传画。这是一组表现老百...
原创 4... #深度好文计划#历史长河,英才辈出,军事家们因德才兼备而名垂青史。他们不仅战功赫赫,更以高尚品德、精...
原创 心... 汉光武帝刘秀杀大儒欧阳歙的事情,还真是让人挺意外的,毕竟他平时可是宅心仁厚的好君王啊。 可到了东汉建...
原创 东... “明章之治”指的是,东汉光武中兴之后,由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的“大治”景象。 今天我们来说说明章之...
原创 孙... 引言 公元200年,孙策在丹徒遇刺,身受重伤。作为东吴基业的奠基人,孙策明知大限将至,却没有将大权...
一个镂空的罐子里,升起山西特有...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 文物, 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 各博...
原创 三... 标题:三国中,真正称得上军师的都有谁?郭嘉在其列而诸葛亮却不在其中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谋士如云。...
原创 许... 传奇将军许世友:战场之外的爱情与遗憾在中国革命史上,许世友将军的名字如同星辰,璀璨夺目。然而,除了战...
叶利钦为何非要搞垮苏联,当苏联...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这不仅意味着冷战的结束,更预示着全球力量对比的重大转折。 在分析...
原创 四... 1948年4月8日,延安的机场周边一派热闹的景象。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在等待一架航班的到来,因为航...
原创 不... 清朝时期的北京,是一座充满历史沉淀和文化遗迹的古都。在那个时代的北京城中,充斥着独特的景观和日常生活...
原创 “... 提起“黄埔三杰”,大家都知道是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三人,还有一句流传广泛的顺口溜,叫“蒋先云的笔,贺...
原创 谜... 薄薄几本史书,背负着几千年的光阴故事,能记下多少人、多少事?答案显然是有限的。 能被史书提笔记录的,...
原创 史... 他是一个悲壮的人物,一个神话中的传奇,一位打破了常规的英雄。他是华夏历史上最英勇的武将之一。在他的时...
原创 太... 太平天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将领之一就是翼王石达开。然而,在1863年6月25日,经历大渡河战败的石达开...